昨天上午,在马尾福州保税区福州宏东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库容万吨的冷库前,库门一开,里面冒出阵阵水汽。接着,叉车铲出两条均重100多公斤的旗鱼,这些都是捕自遥远的西非毛里塔尼亚海域的纯天然深海鱼。
在这里,记者还看到从毛里塔尼亚捕捞加工回来的章鱼、鱿鱼、墨鱼等。“毛里塔尼亚海域是世界三大章鱼产地之一。那里的软体鱼比东海捕捞的要好吃,墨鱼煮不脆,鱿鱼肉质特脆、味道清甜。”宏东渔业公司总经理林世平说,公司目前远洋捕捞回来的深海水产品有100多种,90%运回国内。
福州宏东远洋渔业公司成立于1999年,拥有远洋船舶70多艘,这些船舶常年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公海、西非毛里塔尼亚和东南亚印尼海域捕捞、运输。去年,宏东渔业公司在毛里塔尼亚投资1亿美元,建设占地9万平方米的综合渔业基地,建有7000吨的冷库,还有加工厂、鱼粉厂、码头、船舶维修厂等,现已基本建成。
林世平说,2010年公司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纯天然远洋捕捞产品标识使用单位”。本月13日至16日召开的渔博会期间,宏东渔业公司将上台签约两个项目,一是在福州保税区内研发软骨素生物保健品项目,二是在连江工业园区建设综合渔业基地。
宏东渔业公司是我省远洋渔业的龙头老大,它的发展是福州、福建远洋渔业发展的缩影。
我市是中国远洋渔业的发源地之一。早在1985年3月,中国第一支远洋渔业船队从福州马尾港启航赴西非海域生产,我市组织了省海洋渔业公司4艘远洋渔船随队前往。据市海洋与渔业局统计,我市远洋渔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现有远洋渔业企业15家;外派远洋渔船288艘(其中辅助船10艘),作业海域分别是太平洋公海、印度洋公海、大西洋公海、印尼海域、缅甸海域、印度海域、毛里塔尼亚海域;已建成正准备启航的远洋渔船34艘;在建和拟建的渔船121艘(其中在建96艘);已建立境外远洋渔业基地6个(其中印尼4个、缅甸1个、毛里塔尼亚1个);拟建的境外远洋渔业基地2个(印尼和几内亚比绍各1个)。足迹遍及世界三大洋及20多个国家专属经济区,为国内提供数量可观、丰富优质的纯天然远洋捕捞水产品。去年全市远洋渔业产量21.16万吨、产值20.68亿元、运回自捕鱼14.43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5.0%、17.7%和19.4%。今年上半年全市远洋渔业产量11.21万吨、产值10.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67%和21.37%。
马尾远洋渔业码头是全国首个远洋渔业专用码头。2012年,中国远洋渔业协会授予福州市“中国纯天然远洋捕捞产品产销基地”。
去年以来,我市把发展远洋渔业作为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海上福州”的战略部署来抓,积极引导和鼓励我市有实力的企业和养殖大户走出国门,开发境外养殖生产基地,目前已建有印尼瑟兰岛对虾养殖基地、印尼阿丰那海域网箱养殖基地、新加朗岛网箱养殖基地。今年8月,福州开发区安达水产有限公司与缅甸仰光渔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共同开发缅甸伊洛瓦底省维桑海域800公顷的海水网箱养殖基地项目。
目前,我市正在积极筹建远洋渔业产业园,推动远洋渔业发展。
(本文来源:福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