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榕城 > 福州概貌 > 历史沿革
​建置沿革
2016-08-1115:54:18来源: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福州新石器时代晚期为闽族聚居地。青铜器时代,隶属于商周;战国为闽越诸侯国封地;秦为闽中郡;汉为闽越国都城,后立为冶县;三国属吴;晋为晋安郡;五代十国为闽国都城;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益王赵昰登基于福州,定为行都。元设路,明改路为府。明末,朱聿键即帝位,定都福州。清为府,民国为省会所在地。1933年,十九路军发动“闽变”,于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1946年10月,正式设立福州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立福州市人民政府。


福州历代建置沿革暨领辖县份简示

朝 代

纪 年

建置名称

隶  属

领 辖 县 份

秦始皇三十三年

(前214年)

闽中郡


  辖地相当于今福建全省,浙江省温州、台州、丽水,江西省铅山县和广东省潮、梅一带的部分地。

西汉

汉高祖五年 

(前202年)

闽越王国 

(王都)


  闽越国辖地,除今福建全省外还包括浙、赣、粤的部分地。

汉昭帝始元二年

(前85年)

冶 县

会稽郡东部都尉

  辖地相当于今福建省和江西省铅山县。

东汉

建武二年

(26年)

冶 县

会稽郡东部侯官都尉


建安元年

(196年)

侯官县

会稽郡南部都尉


三国

吴永安三年

(260年)

侯官县

建安郡


西晋

太康三年 

(282年)

晋安郡

初隶扬州,元康元年

(291年)改隶江州。

  原丰、侯官、新罗、宛平、同安、罗江、晋安、温麻8县。

南朝

泰始四年

(468年)

晋安郡改名晋平郡。

不久,复名晋安郡。

江 州

  原丰、侯官、晋安、罗江、温麻5县。


晋安郡

江 州

  原丰、侯官、晋安、罗江、温麻5县。

天监元年

(502年)

晋安郡

初属江州,普通六年

(525年)改属东扬州。

  原丰、侯官、罗江、温麻4县。

永定元年

(557年)

闽 州


  原丰、侯官、罗江、温麻4县。

天嘉六年

(565年)

晋安郡

东扬州

  原丰、侯官、罗江、温麻4县。

光大二年

(568年)

丰 州


  原丰、侯官、罗江、温麻4县。

开皇九年

(589年)

泉 州


  原丰(开皇十二年改名闽县)、建安、南安、龙溪4县。

大业二年

(606年)

闽 州


  闽县、建安、南安、龙溪4县。

大业三年

(607年)

建安郡


  闽县、建安、南安、龙溪4县。

武德元年

(618年)

建 州



武德六年

(623年)

泉 州

贞观初,隶岭南道

  闽县、侯官、连江、长乐、长溪5县。圣历二年(699年),从长乐析出万安,合计6县。

景云二年

(711年)

闽 州


  闽县、侯官、连江、长乐、长溪、万安6县。

开元十三年

(725年)

福 州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置福建经略使,驻福州,属江南东道。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增辖古田、尤溪,计辖8县(是年万安县改名福唐)。

天宝元年

(742年)

长乐郡

江南东道


乾元元年

(758年)

福 州


  福州辖闽县、侯官、连江、长乐、长溪、福唐、古田、尤溪8县[永泰二年(766年),划侯官、尤溪部分地设永泰县,辖9县]。

五代

后梁


福 州


  闽县、侯官、连江、长乐、长溪、福唐、古田、尤溪、永泰、闽清[乾化元年(911年)置闽清县]10县。

后唐

长兴四年

长乐府
(闽国国都)


  闽县、侯官、连江、长乐、长溪、福清(原福唐)古田、尤溪、永泰、闽清、永贞、宁德、德化、顺昌14县。

后晋

开运二年

闽以福州为东都


  闽县、侯官、连江、长乐、长溪、福清、古田、尤溪、永泰、闽清、永贞、宁德、德化,辖13县。

后汉

乾祐元年

(948年)

福 州

吴 越

  闽县、侯官、连江、长乐、长溪、福清、古田、永泰、闽清、永贞、宁德,辖11县。

后周


福 州

吴 越

  闽县、侯官、连江、长乐、长溪、福清、古田、永泰、闽清、永贞、宁德,辖11县。

北宋

太平兴国三年

(978年)

福 州

初属两浙西南路,雍熙二年(985年),置福建路,乃隶福建路。

  闽县、侯官、连江、长乐、长溪、福清、古田、永泰、闽清、永贞、宁德,计11县[乾兴元年(1022年),永贞改名罗源。崇宁元年(1102年),永泰改名永福]。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从闽县中析出怀安,辖12县。

南宋


福 州

福建路

  闽县、侯官、连江、长乐、长溪、福清、古田、永福、闽清、罗源、宁德、怀安、福安,辖13县。

景炎元年

(1276年)

福安府(行都)


至元十五年

(1278年)

福州路

初隶福建行省,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

后,隶江浙行省。

  元初,辖13县,同上。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后,辖福清、福宁2州和闽县、侯官、连江、长乐、古田、永福、闽清、罗源、怀安9县。


福州府

初属福建行省,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省为布政使司,乃属福建布政使司。

  辖闽县、侯官、连江、长乐、古田、永福、闽清、罗源、怀安、福清、福宁、福安、宁德13县。成化九年(1473年),减福宁、福安、宁德3县,辖10县。万历八年(1580年),怀安县并入侯官县,福州府辖9县。

南明隆武元年

(1645年)

福京、天兴府(行都)

顺治三年

(1646年)

福州府

福建行省

  清朝建立后,沿袭明朝,辖闽县、侯官、连江、长乐、古田、永福、闽清、罗源、福清9县。雍正十二年(1734年),增辖屏南县。嘉庆三年(1798年),增设平潭厅。 

  福州府计辖10县1厅。

中华民国

民国2年

(1913年)

闽侯县(废福州府,

闽县、侯官先合并为闽侯府,又改为闽侯县,为福建省会。)

东路道(翌年改称闽海道)。民国14年,直属省辖。

  民国元年10月,平潭厅改为平潭县。

民国22年11月至

23年1月

“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首都——福州特别市



民国23年

闽侯县

福建省第一行

政督察区


民国32年

林森县

福建省第一行

政督察区


民国35年

福州市(省会)

福建省

  鼓楼、大根、小桥、台江、仓山5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

福州市(省会)

福建省

  1949年,福州市人民政府成立,辖鼓楼、大根、小桥、台江、仓山5区。年底增辖鼓山、洪山2区。此后,领辖范围经多次变动,不断扩大。1983年,计辖鼓楼、台江、仓山、马尾、郊区5区和闽侯、连江、长乐、福清、永泰、闽清、罗源、平潭8县。20世纪90年代,福清、长乐先后改为县级市,福州现辖5区8县(市)。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