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榕城 > 地名文化
福州含“猪”地名谈趣
2019-02-2013:35:37来源:《福州晚报》

  转眼又到岁末年关,农历己亥猪年即将来临。笔者试将乌猪山、乌猪洲等介绍给读者,交流有趣的福州含“猪”字的地名文化。

乌猪山


20190211_007_01_41.jpg

乌猪岩——远近高低不相同


  乌猪山在马尾区闽安村的后山,山上有巨岩酷似长着黑色皮毛的猪,故称“乌猪山”,其岩石亦称“乌猪岩”或“乌猪石”。

  《海滨大事记》记载:“嘉靖三十六年(1557),倭寇自闽县琯头登岸,就据为巢,沿途焚掠,犯闽安镇,迫省城。直到戚继光前来后五年,在此垒石筑寨。倭患遂绝。”

  闽安镇筑有四座城寨,分别是乌猪寨、高山寨、登高寨和松门水寨。值得一提的是乌猪寨,雄奇险峻,为花岗岩结构。寨墙高25米,厚11米,方围18500平方米,设东、西、南、北四扇拱门,气势雄伟,因附近有岩石似乌猪,故称“乌猪寨”。

  清光绪十年(1884),中法马江海战时,闽安镇的陈明良率领数百名乡亲,先是隐蔽在“乌猪寨”里,后见法国兵在村里横行霸道,忍无可忍,纷纷冲出寨墙,将敌兵杀得人仰马翻。

乌猪洲

  乌猪洲又称“乌猪行”,因洲形像“猪”,故称。它位于闽江口五虎门内,琅岐岛东北面,壶江村西北面。古时,设有码头,称“乌猪码头”。

  相传,元时,“乌猪”未成洲。某日,福州发生地震,长乐梅花海面上有一个叫“日庄”的岛屿沉到海里去,而在梅花北面的闽江口“海门”之内,却慢慢浮起一个岛屿。这个岛屿就是现在的“壶江”,所以“壶江”俗称“浮江”,至今还流传有“沉日庄,浮壶江”的民谚。据说,“乌猪洲”是当年与“壶江”一起浮起来的。

  民间传说,明初开国皇帝朱元璋挥师南下,过五虎门,入闽江口,忽然头疼难当。他见前面有洲横江,问:“这是什么地方?”部下答曰:“刚过五虎门,前面是乌猪洲。”原来,朱元璋是“猪精”转世。猪最怕老虎,因此过五虎门时,就头疼起来。好在前面就是“乌猪洲”,他连忙喝道:“不怕不怕!既是乌猪洲,便是朕的家山。速速靠泊!”于是,一个庞大的船队,便泊在乌猪洲上休息。不久,月亮升起,船队正要起航。部下来报:“前面有南北龟,昼分夜合。”朱元璋提剑喝道:“朕到福建替天行道,如何阻止?速速南龟归南,北龟归北!”遂立皇帝的金牌。果然,南龟、北龟自此不敢“苟合”。南龟、北龟就是现在的“南龟屿”和“北龟屿”。“金牌”就是现在琅岐岛凤窝村的金牌山。

  其实,朱元璋没有到过福州。当时挥师南下的是朱元璋手下的大将,叫汤和。汤和不走“北港”。北港的江面窄,暗礁遍布,易守难攻。所以,他走的是“南港”,“拿公拿婆”指引,把“不留一人”改为“不杀一人”,顺风顺水到了现在台江区的“洪武道”上岸,攻取福州城。又传,明代倭乱有敌情时,乌猪与附近的白犬皆狂吠报警,“功德无量”。

  闽江下游自西峡江东折至琅岐岛,被辟为南北二港。北港者便是“乌猪航道”,经壶江、川石至闽江口的“五虎门”入海,即所谓“海门”也。

20190211_007_01_40.jpg

乌猪寺,因寺后巨石状如猪而得名。


“母猪护崽”

  “母猪护崽”在仓山区城门镇城门山的鳌顶峰,由一块大石头和几块小石头组成,呈蘑菇状,据说从天上飞来,又称“飞来石”。有趣的是,只要用力推大石头,它便会晃动,亦称“风动石”。

  更有趣的是,那会晃动的大石头像一只大母猪,几块小石头垫在它的下面,像是一群小猪崽,因此有了“母猪护崽”的奇特景观。其中一只小猪崽正面高80厘米、宽130厘米,刻有摩崖造像,分别是地藏王菩萨、泗洲文佛等,两侧分别刻“绍兴壬午梁泉造”“元丰五年夏月初十日”,1986年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闽县乡土志》载:“山巅有飞来石,大数丈,高数尺,离地数寸,数小石若卵支其下,默推则动;或预语往推,虽百数十人,其力弗动。”

猪蹄亭

  猪蹄亭在北峰长箕岭萌鹅厝(今晋安寿山乡岭头村),为宋代福州西驿路必经之地。

  《榕城考古略》记载:“(聚齐亭)俗呼猪蹄亭,为大湖县丞所辖,诸乡入省总路。春夏之交,笋市最盛。”笋市繁荣时期,各乡贩笋客商皆聚齐于亭,然后下山口,防止土匪或野兽的侵袭,故称“聚齐亭”。后因谐音,改称“猪蹄亭”,其山也称“猪蹄峰”。猪蹄亭已圮,唯留“猪蹄峰”。

豪猪弄

  豪猪弄又称“何猪弄”等,在鼓楼区安泰街道羊肉弄之南,这里是回族聚居的地方。回民不吃猪肉,所以“弄”里只卖羊肉,称“羊肉弄”。

  但是,“豪猪”不是“猪”。从体型的大小到毛色的差异,以及生活习性等,一点都不像“猪”,所以不列入回民“禁食”之列。因此,可以摆摊设铺,集中在这里买卖豪猪,故称“豪猪弄”。以后,经“雅化”,改为“学士弄”。

宰猪弄与猪牙弄

  宰猪弄在今台江区后田街和新闽街中间。宰猪弄,东西走向,曾称“学军一弄”,地近洪武道,通闽江,便于洗涤和运输。当地过去有宰猪的作坊,因此称“宰猪弄”。

  猪牙弄,也在台江区,在田埂下与桐街之间,南北走向,接玉环路。猪牙弄也曾称“新光三弄”。“牙”者,市场也,又称“牙行”,以批发商品为主。它不同于作坊,主要批发猪崽,因此称“猪牙弄”。(林国清 林荫侬)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