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闽都文化 > 寿山石文化
中国美术馆 见证新“石”代
2019-05-0712:30:48来源:福州明珠-福州广播电视台

9163d579734f223792707932ba14a4e0.jpeg

寿石呈瑞

对寿山石的利用,早在南北朝时代就已开始,在闽地传说中,寿山石为上古女娲补天所遗五彩灵石,被称为“天遣瑰宝”。闽人开采寿山石,并以之制器的历史长达千年,寿山石的魅力也倾倒了古今无数文人墨客,寿山石雕作为寿山石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其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给后世留下了无数的艺术珍品。石雕艺术与诗书画印交相融合,丰富发展了寿山石的文化内涵,形成独具魅力的文化体系。

天工意匠

明清两代,皇室内府、文人墨客多雅好玩赏寿山石,闽地也由此发展出寿山石独有的“因材施艺、因色取巧”雕刻体系。晚清至民国时期,闽地本土涌现出了两个雕刻流派,一为“东门派”,一为“西门派”,前者主攻人物圆雕,后者主攻印章纽饰,两派的传人们在百余年间流传下许多巧夺天工的经典之作。新中国成立初期,民间艺人积极投身创作,以“红色题材”为主题,工艺上承上启下,并开启寿山石雕刻艺术新的一页。

焕彩争辉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特别是2001年,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寿山石文化大观》作序发表后,寿山石雕刻经历了飞速的发展时代,涌现出许多寿山石雕的杰出从艺者。在这一过程,寿山石雕刻者们广纳博采,融合了中国画和各种民间的雕刻技艺与艺术精华,吸收西方艺术之长,不但技法更为多样,也呈现了不同的雕刻风格的融合发展,使这一艺术体系越发成熟的同时也驰名中外。

金石传情

作为印石名种之一,寿山石见证了明清两朝篆刻艺术的迭起奇峰与发展历程。明清时代,文人随着在篆刻上“金石言志”的过程,开始玩赏寿山石雕刻,对寿山石雕刻艺术的鉴赏、创作水平都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以至于“名流学士,怀瑾握瑜,穷日达旦,讲论辨识”,风雅相尚,成为一时之流行。 

守正创新

当下的寿山石雕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了一大批青年寿山石雕刻从艺者们,他们以新时代开阔的眼界,汲古出新,以美石为素材,创作出了题材多样、雅俗共赏的寿山石雕。这些石雕作品,渗透了多样的艺术门类,形成了带有时代特色的新风格,丰富了寿山石雕的传统内涵,更新了这一古老传承的风致与面貌。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