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闽都文化 > 话说闽都
壳丘头、昙石山遗址与闽台史前文化
2019-08-1214:58:18来源:福建日报

本报记者:黄河鸣

开栏的话  台湾自古以来便与福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两地同宗同祖,血浓于水,涉台文物便是闽台人民长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最好见证,它直接反映了两岸之间地理、经济、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密切关系,印证了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仅具有历史、科学、艺术的价值,更保留和传递着两岸人民共同的记忆、情感、经验和智慧,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

为进一步推动涉台文物保护,展示和宣传涉台文物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增进两岸同胞相互了解,深化闽台文化交流与合作,福建日报携手台湾媒体开辟《闽台物语》栏目,以详实生动的文字辅以精彩的图片,全面反映遍布福建各地的涉台保护文物诞生的历史背景、蕴藏的文化内涵、迁徙转移的过程、保护修缮的情况、当前的面貌处境以及与文物相关的种种人文故事,揭示闽台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

平潭壳丘头遗址于1958年被发现,1984年定名为“南垄新石器时代遗址”,1989年1月更名为“壳丘山遗址”,再经著名考古学家安志敏考察后,正式定名为“壳丘头文化”。闽侯昙石山遗址于1954年调查发现,其后从1959年至2004年先后进行了九次面积不等的考古发掘,确定的自早而晚的一期(下层)、二期(中层)、三期(上层下)、四期(上层上)的四个文化层的过程,众多的遗迹和遗物反映了该遗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地域海洋性文化特色,正式定名为“昙石山文化”。

“壳丘头文化”和“昙石山文化”区域特征明显,文化传承清晰,反映了距今6500年至4300年间福建先民从新石器进入青铜时代的历史进程。但是,作为文物小省,壳丘头和昙石山文化尚不能与半坡、良渚、河姆渡、红山等文化遗址等量齐观,直到著名华裔学者张光直教授介入之后,确认这两个文化遗址与台湾史前文化的关系,并很有可能是南岛语族的源头。此后,福建沿海的史前文化与太平洋地区史前文化的关系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壳丘头文化”和“昙石山文化”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这对于探索海峡两岸人文血脉关系、人类向海洋的拓展、远古航海技术的起源等等,有着极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中国史前史研究中成为显学。

1964-1965年,在当时执教于美国耶鲁大学的张光直先生的主持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与耶鲁大学人类学系联合对台北的大坌坑、圆山和高雄的凤鼻头等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这一研究首次确立了距今6500-2000年台湾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序列,即:粗绳纹陶文化(大坌坑文化)- 细绳纹陶文化(圆山文化,凤鼻头文化或牛稠子文化)。

距今6000年左右“大坌坑文化”的突然出现,标志着台湾的史前文化发生重大变化,表现在陶器的出现、磨制石锛、石镞和网坠的制作。考古学界一致认为, “大坌坑文化”与此前台湾发现的“长滨文化”(旧石器时代)差异巨大, 二者之间没有传承关系。由于在“大坌坑文化”之后发展出的区域文化是后来台湾原住民文化的基础,所以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大坌坑文化”是台湾目前已知的南岛语族最早的祖先文化。

“大坌坑文化”的起源与大陆东南沿海的史前文化是分不开的。大多数学者认为,“大坌坑文化”的特征与同时期的福建和广东沿海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非常相似,表明台湾的这一史前文化变革应是在大陆东南沿海的不断影响下产生的,而大陆向台湾的移民可能是最主要的因素。张光直先生是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他认为“大坌坑文化”的发源地应该是大陆东南沿海一带。由于台湾岛和澎湖群岛上所有的“大坌坑文化”的遗址的校正年代都在距今5000-4000年之间,明显晚于壳丘头遗址(距今6500-5500年),与“大坌坑文化”年代最接近的是“昙石山下层文化”和“昙石山文化”,因此他推定“壳丘头文化”是“大坌坑文化”的源头或源头之一,而关系最密切的应当是“昙石山下层文化”和“昙石山文化”,并进一步推导出南岛语族最初的起源地是在大陆东南沿海,目前张光直先生的这一观点已被国际学术界所认同。

所谓南岛语族起源,乃是历史语言学对南岛语系起源的研究。目前语言学界所广泛接受的观点是——将台湾原住民的语言作为原南岛语系的第一层次的分支,原南岛语最先分裂为泰雅语群、邹语群、排湾语群、马来亚、玻利尼西亚语群。根据语言学的规则,这种分支模式意味着台湾是南岛语系的发源地,或至少是发源地的一部分。由于历史的原因,尤其是语言的同化和替代,大陆东南沿海、澎湖和台湾的大部分沿海地带现已不见说南岛语的族群。不过,越来越多的语言学者认为,原南岛语系的一支最初也应该分布在大陆东南沿海一带。而考古人类学的发现也支持这一观点,南岛语族在人种上同属蒙古人种南亚种。

张光直先生的贡献在于,他以国际学术视野将中华文明,特别是东南沿海史前文化纳入太平洋民族史和文明史研究的范畴,标志着中国东南地区是太平洋海上文明之路的开端。

说到福州人类文明史的肇始地,就不得不提到平潭的壳丘头文化遗址。因为那里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福州先民聚居、栖息的地方,距今近7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遗址。

壳丘头文化遗址,位于平潭县平原镇南垄村东北壳丘头处。坐西北朝东南,是三面临山的小丘坡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该遗址上还留有两块刻有“壳丘头遗址”和“壳丘头遗址1988成为第一批平潭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

壳丘头文化遗址是1958年全省普查时发现的,1985年9月,福建博物馆考古队进行发掘,1989年1月更名为“壳丘山遗址”。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安志敏考察“壳丘山遗址”后,建议定名为“壳丘头文化”。

1991年3月26日,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了解,1985年进行发掘时,共清理新石器时代贝壳堆积坑21个和残墓葬1座,出土一批石器、骨器、玉器、贝器、陶器等文化遗物,石器中打制和磨制兼而有之,打制的为砍砸和刮削之器。磨制石器以小型梯形锛为主,还有福建地区过去未曾发现的穿孔石斧,穿孔的石刀和石杵、石臼等。陶器较为完整的主要是纺轮和形态各异的支脚,为福建境内其他贝丘遗址所未见。

生活用的陶器种类较简单,主要有釜、罐、盘、碗、壶、豆等。用具、器皿中有的是福建境内过去未见过的或首次发现的。由此可见,早在7000多年前,平潭的先民们就在这方热土从事渔猎等生产活动,即以捞鱼,采贝,狩猎鹿、猪为主的原始经济生活。

据平潭县科技文化体育局副局长赖民介绍,壳丘头文化遗址为福州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与台湾大岔坑遗址、金门富国墩遗址等早期石器遗址,属同一文化类型,即“大岔坑文化”类型。“但其文化内涵比台湾‘大岔坑文化遗址’更丰富、更先进,且风格独特,代表着台湾海峡两岸原始社会文化。”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