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七路,福州市区的南北向主干道之一,被看作是福州传统的城市中轴线。
这条浓缩着岁月沧桑的街道,也见证着福州迎来黎明与解放的历史性时刻。
1949年8月17日,人民解放军从这条路进入福州。福州由此掀开新的一页。
1949年6月,随着南京、杭州、上海等重要城市相继获得解放,中央军委命令第三野战军派精锐部队入闽。
7月上旬,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在司令员叶飞、政治委员韦国清的率领下,开赴福建。
在福州市晋安区北岭头乡,这座海拔仅500多米的山峰,因形似猪蹄,被称为“猪蹄峰”。
1949年8月15日黄昏,第十兵团向驻守在这里的国民党守军发起攻击,打响了解放福州的第一枪。
今天,矗立在山峰之上的纪念碑,永久缅怀着那些为福州解放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
1949年8月17日清晨,福州宣告解放!
一年之后,为纪念福州“八一七”解放一周年,福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将解放军开赴福州市区所走过的沿线道路合并命名为“八一七路”,将万寿桥更名为“解放大桥”。
这些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福州解放后,国民党残部固守漳州、厦门,而叶飞、韦国清则指挥第十兵团乘势南下,发起漳厦战役。
漳厦战役一直持续到1949年10月17日,以厦门岛的解放而胜利告终。
这张保存了70年的奖状,签发日期为1949年9月15日。
奖状的主人吴潮勇,家住漳州市云霄县云陵镇。当年,他的父亲吴平和应征入伍,参加了漳厦战役,因作战英勇,被评定为三等人民功臣。
退役后,吴平和一直工作、生活在云霄县,2008年去世,享年81岁。
经过人民解放军的浴血奋战,福建回到了人民手中,八闽大地就此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来源: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