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县位于福建省东部,北纬25°47′—26°37′,东经118°51′—119°25′。面积2133平方千米,辖9镇、7乡。人口60.52万人,旅外华侨、华裔、港澳同胞约10万人,通行闽东方言福州话。
汉建安元年(196)置侯官县,属会稽郡南部都尉。晋太康三年(282)侯官析置原丰、温麻县,三县同属晋安郡。南朝梁天监中年间(502-519)侯官、原丰合并为东侯官。隋开皇九年(589)复名原丰。十二年(592)改名闽县,属建安郡。唐武德六年(623)闽县析置侯官、长溪、新宁(长乐)、温麻(连江)县。五代闽龙启元年(933)闽县改名长乐县,侯官县改名闽兴县。永和元年(935)复原名,属长乐府。宋太平兴国六年(981)闽县析置怀安县,三县同属福州。元属福州路。明万历八年(1580)怀安县并入侯官县,属福州府。1913年闽县、侯官县并为闽侯县,属东路道(闽海道)。1944年改名林森县。1949年8月16日解放,1950年复名闽侯县,属闽侯专区。1956年3月直属省辖,8月改属福州市。1959年复属闽侯专区。1971年划属莆田地区。1973年归福州市。县治先后设于福州西涧、义序、尚干、螺洲,1970年迁甘蔗。
闽侯县地势从西南、北部向东南倾斜。南部属福州盆地,尚干、南屿、上街、甘来蔗、白沙为冲积—海积平原,盆地边缘山地,在闽江两岸由丘陵、低山到中山作明显的层状分布,断层地貌普遍而显著;北部中低山地为鹫峰山脉东南延伸部分,以中山为主,全县最高峰牛母山(山东梯岭)海拔1403.4米,闽江自流经境内100.4千米,至南台岛分北港(白龙江)、南港(乌龙江),支流有源里溪、大目溪、上寨溪、小目溪、旗山港、荆江、大樟溪、青龙江、淘江。人工湖有三溪口、磅上水库。年平均气温19.4℃;1月平均气温10℃,7月平均气温28.6℃;极端最高气温39.4℃,极端最低气温-2.4℃;≥10℃积温6414℃。百年降水量1433毫米,无霜期330天。
境内耕地2.29万公顷,有林地11.72万公顷,林木蓄积量301.8万立方米,毛竹2012.5万根,森林覆盖率62.2%。可利用草山5327公顷。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1.16万千瓦,可开发9.82万千瓦,矿藏有明矾、钨、钼、硫磺、叶蜡石、石灰石、铁、铜、高岭土,南屿龙泉、白沙汤院、洋里坪坡、荆溪光明有温泉。
闽侯为省柑橘、橄榄、茉莉花生产基地之一。农副产品还有稻米、甘薯、小麦、大豆、蔬菜、油菜籽、茶叶、花生、甘蔗、芝麻、蘑菇、油茶籽、油桐籽、山苍子、棕片,橄榄(檀香、惠园橄榄驰名)、龙眼、荔枝、香蕉、枇杷、柑橘(福橘、雪柑著名)、荸荠、梨、李、柿、白枣、蜜桃、西瓜、蜂蜜、兔毛、蚕茧,药材枳壳,特产尚干淡水蛏、新岐银鱼、侯官鳗、峡南凤尾鱼。禽畜良种番鸭、福州黑猪。工业有轻工、重工、化工、食品、纺织、建材、电子、塑料、造纸、工艺美术等门类,脱胎漆器、木画、木雕、石刻、竹草编、珍珠饰品著名,传统名产南屿笋丝、桐口米粉干。
外福铁路跨境45千米,设4站,白沙、杜坞为省重要货物转运站。福泉高速公路和国道316、324线,省道101、102、103、104、307线为主干的公路通车744.7千米。乌龙江特大桥、乌龙江大桥、洪塘大桥、南港大桥为重要公路桥。内河航道通轮船260千米,通木船308千米。甘蔗上行通闽清、南平、顺昌,下行达马尾港。
主要城镇——甘蔗:县人民政府驻地,曾名榕洲、瀛洲。白沙:新兴工商集镇,水陆交通枢纽。尚干:凤港为民国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故里。南屿:闽江南港工商业区。荆溪:古山洲为乳牛生产基地。上街:侨乡集镇,侯官为唐代侯官县治。
祥谦镇枕峰山有“二七”烈士林祥谦陵园,青口青圃有我国报界先驱林白水纪念馆。城东南郊昙石山是我国东南沿海原始社会晚期人类活动的著名遗址。竹岐榕岸庄边山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战国墓葬。大湖雪峰崇圣寺为清末福州五大禅林之一,枯木庵有全国惟一的唐刻树腹碑,还有抗日阵亡将士墓、石牛山瀑布、五县寨遗迹。荆溪有南宋名相李纲墓。五虎山(方山)山势峻峭奇秀,有名刹五灵岩。尚干建于南朝的闽江安塔为福建最古的石佛塔。南屿龙泉村大樟溪畔有数十棵千年古榕,祭上村有古道、瀑布。南通十八重溪、竹岐金水湖、荆溪荔园为新辟旅游景点。
(摘自:1999年10月第1版《福建省普通地图集》,地图审图号:闽S(1999)0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