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榕城 > 地名文化
福州冶山街巷掌故
2020-05-0913:38:56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林恩燕 林久渝

冶山路

  

冶山古迹石刻(来源:《冶山史话》)


  冶山路,位于鼓楼区鼓屏路北段东侧,东至五四路,西通鼓屏路,南接冶山北麓,北临华林路和诸古岭(俗称“猪姆岭”)。

  冶山路,因“治山”而得名。冶山,又称泉山、将军山。据传,冶山北麓的欧冶池为春秋时欧冶子铸剑处。据《吴越春秋》载:“越王允常聘欧冶子作名剑五枚,传数世无疆,国灭于楚,乃徙闽……或冶剑于山,淬剑于池,故皆以冶名。”这就是冶山的由来。古时冶山为屏山前冲积地貌,地表高于福州南部的濒江水域,冶山地理优势具备了汉代福州的建城条件。刘邦因无诸“击楚助汉”有功,复封无诸为闽越王。后据《史记·东越列传》载:“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由此可知,远在西汉初期,闽越王无诸在今鼓楼区北部、冶山一带建筑都城。据历史文献记载,冶城东至观风亭,西至乾元废寺,南至冶山南麓(今湖东路),北至诸古岭(今华林路)。今城直街21号、22号旁有“冶山古迹”石刻。自1990年以来,鼓屏路一带陆续发现汉代文化堆积层,以及瓦当、瓦筒等遗物,可以作为实证。福州正式成为闽越诸侯国的都城,无诸选择冶山北麓一带为行政管理中心,在福州的建城史上称之为“冶城”。这是福州历史上最早建立的一座城池,但面积窄小,“周约2.5公里”。

  北宋熙宁二年(1069)光禄卿程师孟任福州知府时,为欧冶池盖了一座“欧冶亭”,并亲自写了一篇《欧冶亭记》,记录了欧冶池的水光山色。据载:“余至州之明年,新子城。城之东北隅,灌木阴翳,因为开通,始问此水。或对曰:欧冶池。予窃嘉其迹最古,且爱其开阔清冽。又池之南,陇草盘纡、乔林古木、沧洲野色郁然城堞之下。于是亭阁其上,而浮以画舫,可燕可游。亭之北跨濠而梁,以通新道。既而州人士女来游不绝,遂为胜概。”短短一百多字的碑记,记录了北宋时欧冶池的风光与盛况。另据梁克家《三山志》记载:“今将军山之地,昔冶山之麓也,亦名东冶,俗呼欧冶。”并云:“唐元和中(806—820)僧惟干浚之,得铜刀、剑环数枚,犹有冶灶在竹林间。”

  据现保留在欧冶池附近、元泰定五年(1328)的《三皇庙、五龙堂、欧冶池官地》碑刻记载,元时,这里尚有三皇庙、五龙堂、凌云台等胜迹。

  明王应山《闽都记》记载,唐元和中,这里还盖个寺院,称为“剑池院”。

  清林枫《榕城考古略》记载,据说当时池的范围非常大,周围达数里场地,由于受自然界风雨烟波等破坏,逐渐变小,加上民居侵占,至清时,仅剩半亩面积的一口长方形池塘。

  由于历史的变迁,这些建筑均受到不同的损坏而消失。为了唤起社会对欧冶池历史的关注,清光绪十八年(1892)选择在端午节,立了一块“欧冶子铸剑古迹”石碑。20世纪70年代,有关部门对欧冶池进行整治,修建了池畔的石舫、剑光亭等景观。如今的欧冶池周围困在机关宿舍的楼房之中。欧冶池现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冶山古迹则被列入鼓楼区文物保护单位。


鼓楼前


鼓楼前公园


  宣政街,又称鼓楼前,位于鼓屏路鼓西路口附近,唐宋时因其在州衙之前,又有“衙前街”之称。明称“宣政街”,东属闽县,西属侯官。

  因福州有“鼓楼”,故有“鼓楼前”的地名。

  “鼓楼”为唐、宋福州“七重楼”之一(古代七重楼从北往南依次为都督府门、威武军门、南虎节门、还珠门、南利涉门、宁越门、沙合门),历来是闽都古城的时代标志。明王应山《闽都记》把福州鼓楼称作“全闽第一楼”。鼓楼北枕屏山,南对五虎(方山),始建于唐元和十年(815),是唐代福州府治的门户,称“州门”。唐乾宁三年(896),福州升为威武军,改为“威武军门”。五代,闽王王审知在此置“漏水奁具”,用以计时,并用“挝鼓吹角,铜钲报时”,鼓楼成为一座报时的谯楼。后唐天成四年(929),鼓楼曾进行过一次大修,竣工后被称为“鼓角楼”。北宋嘉祐八年(1063),郡守元绛进行扩建,把单门改为双门,上建楼阁9间。北宋熙宁二年(1069),光禄卿程师孟知福州,始创“铜壶滴漏”计时,采用“鼓角更点”(报时),被正式定名为“鼓楼”。

  从宋至清,鼓楼曾发生过五次重大火灾。鼓楼多次被火焚毁而又多次重建,它以木构为主,因而施工时经常留下大量木屑(福州方言“柴配”),附近居民小孩前来捡拾回去引火。《闽都别记》记载,有两个在鼓楼前药铺的小伙计,一个是连江人徐得兴,另一个是罗源人俞百均,常一起在鼓楼前拾“柴配”烧饭熬药,互相帮助,结为生死之交。福州人称“鼓楼前拾柴配”的朋友,即指“总角之交”,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明代,又遭一次特大风灾。因是省会的重要建筑,每次灾后都在官府的主持下得以重建。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布政使陈大宾对鼓楼进行改建,仍然采用“铜壶滴漏”计时,并在南面楼前高悬“海国先声”巨大匾额。清代,改用挂“十二时辰水牌”报时,从中产生出福州民间对一些无所事事人的比喻,方言叫“鼓楼前挂时辰牌——挨时度日”。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鼓楼火灾,藩司徐继畲重修,改用西洋大自鸣钟报时,高一丈,广六尺,声闻数里,每月一次,时辰牌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1847年,又毁于火,总督刘韵珂重建。南面正额有“雄镇全闽”四个大字,左额“海天”,右额“鳌柱”。凡官府重要的政令、文告和福州贡院录取举人的榜文均张贴在鼓楼前。清咸丰年间,台湾彰化举子陈肇兴《第一楼观榜》,有“姓氏高悬第一楼”之名句。1949年8月福州临解放,海军宿将萨镇冰等知名人士为迎接解放军进城,联名起草了《告福州市民书》,就张贴在鼓楼前最醒目的地方。1952年,因修建鼓屏路,鼓楼被拆除。鼓楼前的三只石狮被移放在南门兜。但鼓楼前的地名早已深深地烙印在老福州人的心中。

  今天的鼓楼前已成为宽敞的交通要道,展现出都市的繁华。2001年,鼓楼遗址在地下考古中被发现。2009年,鼓楼区政府为保护历史文化,对地下遗址进行科学的保护,辟为公园,向世人展示。


布司埕

  布司埕又名云步山、云瑞巷、瑞麟里,位于鼓屏路与湖东路交叉口东北侧,今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一带。巷长不过100米,在福州历史上可是一处非常重要的地方。它是古时福建全省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地。

  晋太康三年(282)福州称“晋安郡”,取“晋朝安定”的意思,郡治的衙署就在这里。唐时,晋安郡改名“都督府”,衙门还是在这里。后来,都督府改为“福建观察使”,不久升为“威武军节度使”,这个地方依然是这些衙署的所在地。五代后梁,王审知被封为闽王,成为一代诸侯,他并没有以“王者”自居,仍用节度使的身份治理福建,也利用此地做了些改动,称“大都督府”。王审知逝世后,其子王延翰袭位,就开始当起了皇帝。他设六部,封百官,大兴土木,选这一带建皇宫,向周边扩大 ,建起了宫殿,先后建有大酺殿、文德殿、文明殿、明威殿以及大明宫、长春宫、紫辰宫、启圣宫、应天宫、紫薇宫、东华宫、宝皇宫、跃龙宫等。后因王氏兄弟间争权夺利,自相残杀,加上部下兵变等内乱,五易其主,至后晋开运二年(945)为南唐及吴越所灭。这些宫殿也在内乱中遭到致命的破坏,仅存的一些建筑也在宋初被废除。据载,仅保留明威殿一两处建筑。宋末,益王赵昰在陈宜中、陆秀夫、张世杰等大臣的拥立下,即位福州,庙号“端宗”,年号“景炎”。他们把旧明威殿稍加修饬,改称“垂拱殿”。这里就成了宋末帝王行宫。

  元代,福建最高行政机构“行中书省”设在这里,后改为宣慰使衙门。明代,设左右布政使掌管全省的组织和财政大权。明洪武初,“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司”,又称“藩司”)布政使的衙署就设在此,称“政本堂”。清代沿袭明制,不过,布政使的权力没那么大,此处仍然是布政司衙署。雍正、道光两朝遭到火灾,虽有重建,规模却不如前。

  民国废除清制,由于政局不稳,内乱不断,这个地方日渐颓败,留下一些低矮的民房和一片空地,于是人们就直接称之为“布司埕”(埕,福州方言指空旷的场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有几家制作福州传统食品“索面”(线面)的作坊,利用土埕排木架晾晒“索面”,因制出的“索面”质量较好,被冠以“布司埕索面”而成为地方品牌。如今,此地已是高楼林立,只能从有关的文字中去寻访当年的“索面架”了。


中山路


中山堂


  中山路,原名贡院前,位于丽文坊巷之东,因明代福州贡院设此而得名。

  贡院,又称“试院”,明清时全省及台湾士子考取举人的地方。早期福州贡院在福州文庙北的学院前(今延安中学)。明成化七年(1471)搬到此地。初建时,设通道于西侧的丽文坊巷。到了正德十一年(1516),时任巡按御史的胡文静,认为丽文坊巷太窄,且偏西,必须有一条直通大门的通道,于是购买南侧左右民居拓为马路,东西两侧各扩八丈,南面拓宽三十二丈,修成一条贡院南大门通道。人们习惯称之为“贡院前”。

  福州书院多,且居全省各府县之首。贡院是录取才子的地方,又是全省及台湾士子科举的考场,贡院的交通和环境自然是当时福州官府必须考虑的问题。明万历六年(1578),在重建贡院时,对整体布局进行了认真设计。南大门并排建三座牌坊,中为“天开文运”坊,东为“明经取士”坊,西为“为国求贤”坊。进入大门内,东边为三司公署,西边为外供给所。过“登瀛”桥,为贡院通衢,分别称“天衢”“云路”“龙门”。至公堂(今孙中山纪念堂)前为东西文场,中建“明远楼”,西为“瞭望楼”。东列四所:对读、受卷、弥封、内供给,西设二所:誊录、巡绰。

  清初,贡院在历届福建学使和巡抚的重视下,设施日臻完善,得到朝廷的嘉奖。清乾隆九年(1744),乾隆帝御赐“旁求俊义”匾,并赐“立政持英才,慎乃攸司,知人则哲;与贤共天位,勖哉多士,观国之光”楹联,悬挂在至公堂。

  之后,考场为适应考生日益增多的需要,清道光年间又进行重修扩大,仅单号考房就有千余间之多,规模宏大。福州贡院录取了不少历史名人,如李光地、陈若霖、梁章钜、林则徐等。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兴办新学。贡院也因此而被废除,改为福建谘议局。1912年4月,孙中山莅闽,在此接见福建政要人物,并在至公堂发表演讲。1932年,福建省政府将至公堂改名“中山堂”。改南大门的天衢坊和贡院前大街为“中山路”。至今,大门外的民国建筑“东厢”“西厢”犹在。出大门上百米,东侧的左营司是“林则徐出生地”,现已成为中山路的一处旅游胜地。


左营司巷

  左营司巷的“左营司”明时称“坐营司”,位于中山路中段,原是贡院前街通往赛月亭巷的一条小弄,南北走向。

  左营司的地名来自明代军事组织名称“坐营司”。据清《榕城考古略》载:“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总兵戚继光建牙(衙)于此,委巷内建坐营司。”清时,这里出了一位大名人林则徐。清乾隆五十年(1785)八月三十日,林则徐就出生在左营司的罗氏试馆。据说,林则徐快出生时,他父亲林宾日正在家门口烧香化纸钱,祈求孩子早点顺利出生。刚好闽浙总督徐嗣曾的轿子从门前经过,轿夫停轿换肩时,林家的人出来报喜说孩子出生了。徐嗣曾在轿内听到后,就说了一句“此子将来名位,当在吾上,吾适来候其生也”。果然被徐嗣曾说中了,林则徐后来官至钦差大臣一品大员,“为官十四省,统兵四十万”。林则徐的名字也因徐嗣曾的到来而得。现在左营司巷已经被拆除,林则徐的出生地“罗氏试馆”和“林氏支祠”于上世纪90年代重建,辟为禁毒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原左营司巷尚有一座晚清时期的“节烈坊”,牌楼式仿木结构,雕刻精美,现保存在中山小学内。原坊额正中有一面用青石雕刻的“圣旨”牌;中部石横匾,书“节烈”二字;下部镶嵌浮雕烈马与人物。可惜的是,“圣旨”牌和下部的浮雕图案及顶部小石塔于上世纪90年代被盗。现存的“节烈坊”高4.6米,宽2.8米,刻有一副对联:“绝粒殉所夫,十载恩情并入枯肠和泪尽;建坊欣得地,千秋义烈长留芳碣与人看。”边款刻“光绪戊子冬(1888)男家义领建”。

  这节坊有何来历?据住在附近的一位退休教师说,这座“节烈坊”有一百多年历史了,是曾经住在这里的林姓秀才,为他未过门的儿媳立的。林秀才的未婚儿媳姓朱。朱家也是读书人,住在左营司巷尾部。朱家和林家算是乡邻,定的是娃娃亲。林家的男孩三岁那年得了小儿麻痹症,长大后连个人生活都无法自理。到了朱家的女儿十八岁时,林家男孩却离开了人世。按理说,这是件好事,本来可以解除这段不幸的婚姻。可是,朱家和林家的父母却作出一个荒唐的决定,不是叫女孩“过门守节”,而是要女孩随夫殉节,并请求官府向朝廷申请褒奖。他们拟在“双门前”(今东街口北)搭建高台,到时在福州各官的跪拜下,女孩登台上吊,日子选定在农历十二月初七日。女孩得知这个消息后,欲哭无泪,绝食自尽。这一天正好是农历十二月初七日,双门前“殉节台”人山人海。知县派轿子到左营司巷朱家接人。朱父见女儿已死,总不能把死人再抬到台上,于是朱林两家和知县商量后,将“搭台死节”改为“绝粒殉夫”。这样也免于承担“谎报欺君”之罪。不久,他们接到礼部颁发的“圣旨”和钦赐的“节烈”文书。后来,林家出资立了这座“杀人不见血”的牌坊。


城隍巷

  城隍巷,位于鼓楼区冶山西南麓,巷长200米,宽3米至5米,东西走向。城隍巷之名,缘于城隍庙。清林枫《榕城考古略》记载:“庙之南为城隍街,折而东通贡院前街。左一径称城隍崎,下亦通督中协署……今称藩司公廨内。”

  清代的藩司公廨,即福建布政使司衙门。督中协署,即今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院址。福建都城隍庙的现址,在福州冶山西南麓的城隍街云步山巷8号。城隍崎今已成为城隍街东南段的一部分。上述地段,皆属于俗称为“布司埕”的范围。在今城隍街西口,与街的中段,各立一块“城隍庙官地碑”,是城隍显著的地标。其西口,现通鼓屏路。

  城隍庙始建于西晋太康三年(282),为国内尚存年代最早的城隍庙之一,仅次于安徽芜湖城隍庙。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郡守沈调增创堂宇。淳熙五年(1178),建更衣、肃仪两亭。元代,亭毁。明成化十八年(1482),知府唐珣重修。正德十年(1515),改外大门为华表。万历十年(1582)灾,随即重建。清代康熙二十年(1681)重修。自此以后相继修葺。

  自古城隍为城邑之保护神。此庙初奉汉御史周苛。周苛是汉高祖刘邦的御史大夫,坚守荥阳城。当项羽攻破城池时,周苛被俘,项羽欲封他为上将军,享万户侯。但周苛坚贞不降,并怒斥项羽,于是被活活烹煮而死,十分惨烈。福州人民奉祀他为城隍,带有鲜明的纪念意义。嗣后,庙所供奉陪祀之神,均为循吏良牧、名臣勇将:或有美政懿德,施惠泽于人民;或能御灾捍患,建功业于国家。如蔡襄之忠惠,汤和之勇武,卢珖之义烈,皆传于口碑载籍,故殁而敬之为神,奉以祀诸庙殿。千百年来,人世沧桑,庙宇迭经废兴。民国三十三年(1944)初秋,榕城居民相约抗日,梦神殿以为联络。1997年,闽台同胞共修古迹,面貌一新,香火鼎盛。每逢农历十月初一“迎城隍日”前后数日,朝拜者络绎不绝,烧香膜拜,搭台演戏,热闹非凡。

  说到这个都城隍庙,背后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全国仅有4座加“都”字的城隍庙,按冠名时间先后依次为:西安、南京、北京、福建。清初,康熙皇帝统一了台湾之后,就下旨加一级“都”字给福建城隍庙。所以,在福建都城隍庙大殿内,东西两旁的墙壁上,“临摹清道光文物古迹,十二州府城隍壁画”中就有台湾府的记载,这十二州府为福州府、漳州府、延平府、邵武府、福宁府、龙岩府、兴化府、泉州府、建宁府、汀州府、台湾府、永春州。福建都城隍庙始创于晋,为省垣最古老的坛庙。福州地区各种道场,右边为祖先宗祠,左边则是城隍。连佛寺有做道场,旁边也有城隍。康熙年间,敕封城隍爷为护国威灵公。我省沿海地区及台湾的各县,乃至东南亚,凡有城墙的城镇,供奉的城隍皆是从福建都城隍庙分香请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每年农历九月廿六日都城隍出巡各县州府,至十月初二日迎神回銮。各县朝拜时,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官员偕夫人来烧香、抽签,主要敬奉城隍夫人,誓言当好贤内助,劝夫为官清廉,为夫求得好官运。旧时代,该庙由有钱有势的人来看管,老百姓不能随便进入烧香。

  20世纪90年代,因旧城改造,城隍庙向西移位重建,迁址云瑞巷。


丽文坊巷

  丽文坊巷的“丽文坊”宋代时称“丽景坊”,位于今湖东路中段北侧,为福州城内“六十一坊”之一。

  湖东路北面为汉代“冶城”故地。旧时,这里曾是驻兵营地,称“广节营”。宋代“夹城”康泰门设此,建有城楼,城门谯楼面对东山,称“东山楼”,又因站在谯楼可眺望城东的田野风光和河流景色,而取名“丽景坊”。明成化七年(1471),布政使朱英选定附近泉山的东南麓,作为福州贡院新址,把原在福州文庙北(今延安中学)的“贡院”迁到这里来。为求文运昌盛,就将“丽景坊”改了一个字,即“景”改“文”,称“丽文坊”,并把贡院围墙延伸至丽文坊尾部,之后还在贡院大门的西南侧修了一条路,接通丽文坊。后来,这条路成为科举士子前往贡院的主要通道,有“贡院通衢”之称。

  上世纪80年代初,丽文坊巷还在,巷内还有些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古民居。


北院后

  北院后,曾用名北院巷,位于今冶山路中段南侧,南北走向,全长260米。

  清《榕城考古略》记载,北院后为唐末五代“罗城”的延远门地。内有里社称延远境。因背负屏山的“文笔书院”,而称“北院后”。文笔书院的前身为“怀北社学”故址。据说,书院内有一块天然岩石形似一支笔,擎天而立,故取名文笔书院。清时,书院内有朱子祠、六子祠、文昌祠等建筑。


能补天巷

  能补天巷,曾用名有“人胜天”“能补天”,古称“广丰境”,位于湖东路北侧城隍街东侧。

  据传,旧时闽北浦城县有一位穷秀才名叫邝继聪。有一年,他来福州科考,因为手头拮据,就在贡院西侧的一条小巷找了一家最便宜的小客栈住下。离考试的时间还有几天,邝继聪就在小客栈房间内温习功课。突然下起瓢泼大雨,不一会儿街头巷尾“水漫金山”。他在门口发现有一群蚂蚁随着水流漂浮挣扎,就动了恻隐之心,捡了一根树枝放在蚂蚁集中的地方。很快,蚂蚁纷纷爬上树枝,向高处逃生。考试结束后,考官阅卷时发现邝继聪文章写得很好,再仔细一看,其试卷中有一个“天”字,上面少了一笔,结果变成“大”字。按规定,再好的文章,尤其是试卷,如果有一个错字,一律不能录取。考官只好把邝继聪这篇文章列为废卷,搁置一边。

  晚饭后,考官觉得邝继聪字也写得很好,又把他的试卷拿出来看。原先试卷上的那个“大”字居然没了,就是好好的一个“天”字。难道是白天自己看花了眼?考官再认真一看,原来是一群小蚂蚁在“大”字上面排成一行,把蚂蚁抹去,仍然还是个“大”字。第二天清晨,考官发现蚂蚁又把“大”字补成“天”字。

  考官心想蚂蚁为何偏在这里补“天”字呢?于是,考官派人把邝继聪叫来询问。邝继聪这才想起救蚁之事,如实禀报。考官听后认为邝继聪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心地也善良,既然蚂蚁已经替他补“天”了,那就不作错字处理,录取邝继聪为举人之首。

  第二年,邝继聪进京会试,中了进士,后来回到福建做官。路过福州,他想起蚂蚁补天之事,就到小客栈看蚂蚁,找来找去,找不到一只蚂蚁,于是就先住了下来。闽县知县知道后马上禀报上级。福州知府叫闽县知县去请邝继聪。知县找了半天才找到,见面就说:“大人,此店太小,请到衙门稍住。”邝继聪心想,当初若没有这个小店,哪有我的今天?于是,他说:“贵县‘灯笼虽大无斤两,秤锤虽小压千斤,大小岂能定功过,须知此地能补天’。不必了,我就住在这里。”

  知县只好告辞回禀知府,知府问知县,“邝继聪住在什么地方,你请不动,我去请。”知县也不知道那条巷子叫什么,只记得邝继聪说的最后那句话,就顺口答道:“邝大人住在能补天。”知府听后说:“好,带路,到能补天。”至今这条巷还在,只不过在“能补天”后加一个字,叫“能补天巷”。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