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榕城 > 文化遗产
省级文保|陈宝琛故居(陈氏五楼)
2020-05-2815:58:51来源: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1-1.png

陈宝琛故居

陈氏五楼位于店前村。始建于清光绪年间,至民国初全面竣工,占地面积4113平方米,系末代帝师陈宝琛被黜回乡后所建。1983年,陈氏五楼被列为福州市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列为“福州市名人故居”。2006年起,由仓山区政府牵头陈氏五楼开始全面修复工程,恢复古典园林与藏书楼的面貌。2009年,陈氏五楼被列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氏五楼内有庭院花园、鱼池、凉亭等,兼具江南私家园林与北方庭院风格特色,是中西合璧的建筑,也是福州著名的古典园林建筑和最大的私人藏书楼。五楼按建筑时间依次为“赐书楼”“还读楼”“沧趣楼”“北望楼”“晞楼”。

2-1.png

赐书楼

“赐书楼”原名“赐书轩”,是福建省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据陈宝璐《艺兰室文存》记载,陈若霖居敬堂的赐书轩,原在江乾埕天后宫东侧,有当时著名书法家翁方纲所题“赐书轩”匾额一方。陈宝琛建造新楼后,将“赐书轩”藏书及匾额移今址,改名为“赐书楼”。“赐书楼”坐北朝南,为两层三进的木构建筑,正面为六柱三开间,中间是宽敞的前厅,两侧厢房分别连接着双列廊房。楼前两旁有陈宝琛手书的木刻楹联“赐书夸公老,听履上星辰”。楼下大厅前亦有陈宝琛手书楹联“先知稼穑艰难,聪听祖考遗训”,陈设典雅、环境清幽。

“赐书楼”中存放的御书,部分系陈宝琛曾祖(陈若霖)遗留,其余是陈宝琛任帝师时溥仪赠送的图书、字画等。这些御书钤有“三山陈氏居堂图书”“陈氏赐书楼珍藏印”“闽县陈氏御书楼藏善本图书”朱文方印。按《闽县螺江陈氏赐书楼书目》记载,仅赐书楼存书就有一万五千多册。该楼收藏各种古籍善本、珍本颇多,保护甚严,一般人不得入内。

3-1.png

还读楼

“还读楼”在“赐书楼”后侧,与“晞楼”相邻,面阔四间、进深五间,为单檐悬山顶的两层木构楼房。楼边原有一株高10米玉兰树,今已不存。“还读楼”楼名取意于陶渊明《读山海经》中的诗句“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楼前有光绪帝师翁同龢题书楹联“江天留客榻,湖海读书楼”及陈宝琛所书“至乐无声惟孝悌,大羹有味是诗书”。因螺洲地势低洼,每年都有洪水。“还读楼”建有架空层,底下用石柱加高,以利于通风、防潮,更好地保护书籍。“还读楼”是当时福州地区最大的私人图书馆。

4-1.png

沧趣楼正面

“沧趣楼”在赐书楼左后侧,系陈宝琛珍藏金石书画之所。“沧趣”二字有归隐、娱乐之寓意。楼为双层土木结构,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楼有走廊,明间为大厅,左右各一间厢房。楼前为假山、鱼池、亭榭、古树、陨石,环境清幽。楼下走廊中央立一凸形石,庭前有口小池,周围列十二块山石作十二生肖状。池边傍墙有一块数吨重的铁石,刻有“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客朝看麋鹿游”。楼前假山旁的围墙上原嵌有五方唐北望楼代墓志,“文化大革命”中散失。

5-1.png

北望楼

“北望楼”在沧趣楼左前侧,为清帝逊位后所建。“北望楼”坐南朝北,分前后二楼,中间隔一天井,双层,单檐歇山顶。前楼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后楼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建筑精巧,俗称“小姐楼”。陈宝琛在楼中悬挂着溥仪盛装临朝的巨幅照片,以表明自己“丹心朝北阙”的“思君恋阙”思想。“北望楼”藏书仅有数千卷。

晞楼.jpg

晞楼

“晞楼”建楼时间较晚,为西式建筑,位于“还读楼”和“北望楼”之间。此楼向东以迎朝晖,是五座楼中唯一的坐西向东建筑。楼为木构,双层,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单檐歇山顶。

现在,陈氏五楼已成为螺洲古镇最重要的一处旅游景点,也是螺江耀世陈家的象征。

(来源:《螺洲镇志》)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