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闽都文化 > 话说闽都
古厝祠堂 穿越时空话“官厅”
2020-06-1710:23:39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林依光

20200617_A14_01_31.jpg

东台村后厝“官厅”

  早年福州评话有一段“路引”序头唱曲:“安民桥走进尤𣗬街,相思岭走下五埕埔,七星坠地叶相墓,后厝建官厅接待官员。”评话“路引”说明了闽县内七里的方岳里(今青口镇)东台村后厝有一栋古民居“官厅”,在榕城一带知名度很高。当年“官厅”不仅供家人居住,还接待南来北往的官员和社会名流,既是封建社会官员到民间巡视、察访、公干驻留的场所,又是官员办案审理的临时地方“法庭”。

  “官厅”位于福州南郊,距福厦公路33公里,福莆古驿道桐洋(铺)东侧进深约1公里;坐北朝南,带有典型的清代江南建筑风格,是一栋有富庶之家气派的高宅深院,总占地面积5240平方米。建筑风格古朴,气势壮观。其中,正面主建筑分列为两幢,毗连并肩。一、二进有近百间家宅厢房,建筑占地面积约2200平方米;厝厅进大门前是大埕,面积786平方米;三进为后花园,占地1408平方米;紧挨主座大厝东侧附设晒谷埕,面积826平方米。

  乡村古民居多按家族聚居来修建建筑物。走进东台村“官厅”古宅,这里记录了双江陈氏家族的乡愁记忆。据《闽都文化》2018年第三期中黄文山先生的《东台的记忆》一文记载,东台村是双江陈氏的聚居地。陈氏原籍河南固始县,是唐末跟随王审知入闽的十八姓之一。陈氏最初居长乐鹤上,清康熙年间,由于人口增长,开基始祖陈兴开率一支族人从鹤上迁来东台村落脚。经二十余年勤劳创业,东台村五业兴旺,成为农商并举的富裕村落。乾隆年间是东台村的经济繁盛期,一大片建筑群拔地而起,其中就有第四世族人陈永皇建造的大厝。据陈永皇后裔陈可敬、陈德建介绍,当年先祖在闽县及周边侯官、福清、长乐、永泰、闽清等地“银粮跨五县、租头万三三(即一年收租粮一万三千三百担)”,攒下了筹建“官厅”所需的财力。

  “官厅”内外装饰富有特色。正面高大的墙体使用空斗红砖墙,与闽南厝风格相似,能有效减轻重量。建筑平面呈田字形,四座连体厝,三级台阶进院落,建筑规模宏大。“三三”福州话谐音“生生”,象征家族“生生不息”,后人有“田可种玉”的吉祥意蕴。进厅前两侧上角原悬挂有钟和鼓,可惜1958年“公社化”时遗失。

  院内设计精巧,廊道四通八达,上盖遮雨顶。一、二进中间设天井,采光通透,后花园还有人造假山、金鱼池,旁挖一口泉水井,可见当年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及主人优越的生活环境。

  大厅堂金碧辉煌,敞开式的厅堂宽达10米,为闽侯境内传统民居厅堂少见的。当年厅堂会晤宾客,其摆设相当气派。据居住在“官厅”的陈氏后人与东台村乡贤介绍,这里的厅堂与一般民居有所不同,它是婚丧嫁娶的活动场所,又是接待达官鸿儒的场所。置身其中,不禁想起“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情景。“官厅”除供达官贵人休憩外,还是审案的场所。厅堂地面有一块面积近9平方米、呈长方形的“斗灯”大理石,是传统节日叩拜孝敬长辈之处,称“拜石”,亦称“宽心石”。此石通常只在宗祠或寺庙可见,说明了“官厅”的独特之处。家族中个别少年子女有顽皮不轨行为,家法有立约,让其站在“宽心石”内反省忏悔。这也显示了陈氏家族重家风家教,关注下一代品德教育的风范。厅堂顶部是三根上乘的杉木大杠梁,这种结构在福州民间也十分稀有,是闽侯县不可多得的传统建筑精华。

  后花园东边角种有一棵百余年树龄的龙眼树。据房东介绍,这棵龙眼结出的果实核小、肉厚、皮薄,至今依然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摘果期偏迟,俗称“九月黑”。

  “文革”期间,“官厅”也难逃厄运,院内石柱、木梁雕刻受到破坏,因主人仗义才被制止。院内石级登阶两边原安放一对寓意出行步步平安的石花瓶,厅大门口入内廊前原摆有一对雕刻精美、重达280斤的青石鼓,不幸先后遭窃。

  现“官厅”内还留有许多文化内涵丰富的楹联,如“颍川宏开世胄,岳里长衍名家”“派衍双江源远流长累代冠裳绵世泽,堂依五岫地灵人杰盈庭诗礼振家声”,提升了其文化品位和历史积淀,体现了中华民族倡导弘扬仁、义、忠、孝、诚修身养性的道德文化灵魂根基。另有“太史占祥”“珠联璧合”“星曾聚五”“英才应诏”“袍青紫绶”“俊必列三”等牌匾。这些楹联和牌匾说明了“官厅”双江陈氏的历史溯源。“官厅”大堂还有三副柱联引自明末画家王叶敏(1592-1680年)的名言:“德从宽处积,福向俭中求”;“勤以雇营可以立身,俭以善施可以济人”;“书作良田百世耕之不尽,勤为至宝一生用则有余”,寓意深远,读罢令人回味。

  “官厅”的陈氏族人不仅打下了雄厚的经济基础,而且重教兴学,在宅院办书斋,聘资深塾师教学。家族数代子弟受到良好的教育,人才辈出。清中叶末期,双江陈氏由“官厅”走出三位知府官员。第七世进士陈为团受封直隶州文轩,任浙江巡抚。第九世陈怀影中过秀才。第九世陈怀惊(1900-1985年),排行老四,仕名陈煌琳。毕业于省国民法政学院,民国时期任将乐县县长。到任后整顿县城治安,惩治黑恶邪帮势力,政绩显著,口碑甚佳,擢升闽浙监察使,后调任省政府民政厅委员。

  陈煌琳一生为政清廉,热心替七里乡亲除邪恶,匡扶正义。他在大义乡平息了匪患,至今仍留下他亲民的口碑。据陈可敬、陈德建介绍,“官厅”一进左侧为陈煌琳寓居之所。当年福州籍民国海军界名人萨镇冰、陈绍宽、李世甲,和福州鼓山涌泉寺方丈均是陈煌琳挚友。“官厅”曾经留下许多陈煌琳款待宾客的足迹,成为乡村受邀或四方贵客畅叙情谊的场所。涌泉寺方丈还为《东台双江陈氏族谱》撰联:“方雅通望宏济登庸敦品笃学光裕启宗,英豪奇秀纯正明良修仁师古鸣盛飞扬。”

  “官厅”还流传着一首感人至深的文明赞歌。故事要从陈家始祖兴开说起:他在当地劳动实践中,结识了附近塘下、坑边自然村的王世盛和刘友道。三人志同道合,遂结拜为谊兄弟,相濡以沫,携手共建美好家园。从此誓定打破三村地界,同耕一片地,共饮一源水,唇齿相依,一家有难齐心帮,守望相助,实现共同富裕。百年传承保持亲如一家的友好关系,和睦绵长。作古之后,三人合葬相思岭矮头山,在东台村世传为一段文明佳话。

  东台“官厅”是一处建筑艺术风格与乡土优秀文化交融于一体的古建文物遗址,2016年春被辟为地方道德讲堂。2018年5月,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陈木霖大师走进“官厅”,也对这座古建筑赞叹不已。

  (来源:《福州晚报》2020年6月17日 A14版 闽海神州)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