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榕城 > 文化遗产
非遗|绿茶制作技艺(七镜茶制作技艺)
2020-06-2910:36:58来源:“福州市群众艺术馆”微信公众号

  2017年,绿茶制作技艺(七境茶制作技艺)被列入福建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类别:传统技艺

  传承人:黄月萍(省四批)

  七境茶,史称“罗源尖子”,又名“元明绿”。据《罗源县志》记载,唐建宗三年(公元782年)已有榷茶,历史上对其“香高、口爽、色翠、耐泡”四绝有过详细记载。明崇祯时期,“七境茶”被列为贡茶,享誉津京。此后,七境茶还被列入《中国名茶录》。七境茶属炒青绿茶,香气鲜嫩持久,汤色似绿豆汤,具有“香高、口爽、色翠、耐泡”四绝。七境茶的传统制作工艺,源于两宋,盛于明清,是罗源县茶区民间代代相传的一项制茶工艺。主要经过摊凉、杀青、揉捻、烘干四道主要工序。其传统制茶工艺由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西兰乡郑厝坪村姓林的一户人家传至飞竹镇马洋村的王长青,后传至王长青的第10代子孙王盛旺,后继续将这项工艺传承给王盛旺儿媳妇黄月萍。黄月萍接过传承传统制茶工艺的重担后,于2003年成立了“福建七境茶业有限公司”,并在飞竹镇发展优质茶园一千多亩,精心制作罗川七境茶。2014年7月28日,农业部正式批准对“七境茶”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7年1月,绿茶制作技艺(七境茶制作技艺)被列入福建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七境茶因产于七境堂而得名。七境堂指环绕西兰太尉宫的7个境,即程洋境(程洋、刘坑村)、张弯境(郑厝坪、郑墩里、后弯里3村)、施浿境(石牌头、西浿村)、西竹境(塘下村)、廷洋境(廷洋、许洋、塔后垅、杞下等村)、寿桥境(洋头厝、何坑、刘下厝、后洋、炉坪等村)和显洋境。该地处半山区,山势低缓,受海风影响春夏多晓雾,早晚凉爽,雨量充沛,土壤湿润,极宜茶树生长,所产茶叶品质特别优良。

  七境茶属炒青绿茶,系用当地良种茶鲜叶为原料,经过凉青、杀青、手揉、明火初焙、毛炒、筛簸、定炒等道工序(传统为手工制作,1981年改由机械加工)制成条索紧结、细短、稍弯曲的毛茶,形如鞭炮引心;色绿中透黄、微带灰色、有光泽和明显爆点。七境茶具有香高、味爽、色翠、耐泡4大特点。明代即享有盛名,远销京津。清光绪年间,年产1万公斤,每50公斤值白银70两,比其他绿茶价高15%。民国时期茶业中落,七境茶也失去国内许多重要市场。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重视茶叶生产,七境茶种植得到恢复。1976年,重新进入北京、天津、青岛、兰州等地市场,部分运销国外。1979年种植981亩,产量9150公斤。1981年获福建省名茶优质奖,1982年又获省一类名茶优质奖,1983年被选送参加在杭州举行的全国十大名茶评比。1990年种植面积增至2118亩,产量7.29万公斤,占全县茶叶总产9.78%。现有茶园2万余亩,年总产量70多吨,产品除部分内销外,主要由外贸出口,饮誉非洲。

image.png

  (来源:福州市群众艺术馆”微信公众号、《福州市名产志》)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