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闽都文化 > 闽都人杰
许如琛
2020-07-1914:41:20来源:福州晚报

1595140931123016.jpg

  60岁时的许如琛

  在80多年前的清华校园,许如琛的名字广为人知,有“清华女神”之誉。

  出身著名海军世家

  1917年,许如琛生于福州著名海军世家——长乐琴江村帅正街许家。

  许家本是辽东人,祖上跟随努尔哈赤起兵,被编入“老四旗”。皇太极时,“老四旗”中的汉人被编成“汉八旗”。许家后人许义起随顺治进关,南征北战,最后驻扎北京。康熙十三年(1674年),福建耿精忠起兵叛乱。康熙十五年(1676年),许义起随清军入闽平乱,后定居福州。

  雍正六年(1728年),清朝在长乐琴江建立了南方第一个水师旗营——三江口水师旗营,许如琛祖辈由此从福州城内移居琴江,家族连续八代皆出海军精英,参加了1874年赴台驱日、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1900年抗击八国联军海战和抗日战争。

  抗日学生运动骨干

  许如琛自幼聪颖过人,学业优良。1934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她是学习尖子,又能歌善舞,被公认为清华才女,不少清华学子将她称为“清华女神”。

  许如琛还先后担任学生会游艺委员、主席。当时国难深重,许如琛投身抗日活动,并成为“一二·九”学生运动骨干。

  “一·二九”学生运动,又称“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许如琛参与发动并组织清华学生参加抗日示威游行。12月12日,她又参与组织北平学生举行第五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绥远抗战”“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许如琛还带着同学参加了1935年“一二·一六”和1936年“三·三一”“六·三一”“一二·一二”等北平学生爱国救亡运动示威游行,不避危险,号召大家起来抗日。

  抗日话剧女主角

  1936年4月,清华大学海燕歌咏团成立,许如琛成为歌咏团的骨干,用抗日歌曲鼓舞军民奋勇抗战,并和同学们一起将《义勇军进行曲》等歌曲印在明信片上,向国内外传播20多万张。

  她还担任清华大学抗日话剧《回春之曲》女主角,剧中演唱的歌曲《再会吧南洋》《梅娘曲》《慰劳伤兵歌》等,感染了许多人,激励了许多人走上抗日前线。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清华大学南迁,先后并入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合大学,许如琛在随校迁徙中完成了大学学业。毕业后,她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在四川成都等地为抗战服务。

  率留美科学家回国

  抗日战争胜利后,许如琛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攻读生物学,获硕士学位。许如琛是中国在美留学生中的活跃分子,她积极组织活动,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成为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明社”的骨干。

  她还参与发起中国留美科技工作者协会,并在1949年9月30日中国留美科技工作者协会成立大会上,与华罗庚、侯祥麟、冯平贯、孙绍谦、张文裕、丁儆、余国栋等共同当选为理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如琛积极奔走,动员、组织留学生归国效力,参与促成新中国第一个“海归潮”的形成,为新中国建设作出贡献。

  1950年9月,许如琛率领第三批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回国参加祖国建设,她自己也进入南京大学生物系,担任教授、生理教研室副主任。她在植物病理学、真菌学、基础微生物学的科研方面贡献很大,为中国农业、渔业发展解决了不少难题。

  许如琛曾任全国青联代表、第三届全国妇联代表、江苏省第二届至四届政协委员、南京市第二届至第四届人大代表、江苏省九三学社妇女工作委员会委员等。

  1978年7月,南京大学专门安排许如琛到位于无锡的江苏省高干疗养院休养。8月下旬,许如琛突患病毒性脑膜炎,于8月25日病逝,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姚依林等赠送花圈。

  (摘自:《福州晚报》2020年7月19日 A5版)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