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榕城 > 文化遗产
非遗|福州高楼米线
2020-08-1612:52:07来源:学习强国

挑选饱满通透的大米,用米糊头尾拼接,制作出凉亭、牛羊、水果……这是长乐古槐镇高楼村流传上百年的民间技艺,这项技艺曾消失了70年。4年前,村里的年轻人陈国锐意外得知家乡有这“绝活”,便潜心钻研,随着一件件作品面世,“高楼米线”也成了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还被授予闽台优秀匠人。

一次聊天,意外得知家乡“绝活”

“‘高楼米线’起源可追溯至清朝同治年间,民国时期最为盛行,每年正月用于祭祖,一到正月,村里三百多户人家,每户都出一个作品,放祠堂里展示。”高楼村老人陈振利说,那是村里最热闹的时候,很多人从福清、闽侯等地赶来观赏。而到了战争年代,祠堂改作他用,渐渐地没人再制作“米线”。

1987年出生的陈国锐是村里年轻一代,并不知祖上有这“绝学”,直到2015年,一位80多岁的老华侨回乡,与陈国锐的父亲聊天时谈到了“米线”。陈国锐儿时就喜欢美术,又毕业于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他便从老华侨口中,了解到这段历史,当时,“米线”已消失70年,老人希望他能找回来。

“只有一些简单的文字材料,连一张模糊的照片也没有。”陈国锐说,他虽然很有兴趣,但当时心里没底,便没有答应。不过回到家,他就找来米,偷偷研究起来。刚开始,米糊成一团、拼接得歪歪扭扭,成品丑得拿不出手……他请教老华侨,原来自己用的米就错了。

他说,以前用的是长乐泮野村生长的稻谷,如今那一片都是房子了,为此,陈国锐找了近20种米,糯米、汕米、粳米、泰国珍珠米、印度长粒米……最后,他锁定泰国茉莉香米,因为这种米平均长度超过了7毫米,而且色泽好,均匀饱满、通透性强。粘米的胶也选了很多,白乳胶有颜色、AB胶会腐蚀、502太容易干……最后,陈国锐还是选择了老祖宗用的米糊。

过了一年时间,陈国锐的两件作品问世,村里的老人看到后欣喜不已,没想到还能看到儿时的“米线”。之后,陈国锐进一步提升改造,制作出栩栩如生的凉亭、牛羊、水果等。

仅他一人会做,传承从小学生开始

在陈国锐家中,他的工具是五把镊子,一些细小的刀片,还有自家熬煮的米糊。陈国锐精心挑出最合适的米粒,再把米糊挑一点放指甲盖上,镊子夹住一粒米,蘸点米糊,倾斜粘住底座,约一分钟后,再粘第二粒、第三粒,制成立体三角形……

“一只小小的米牛要用三百粒米,但前后要用近一个月时间。”陈国锐说,两年前的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上,展出了他制作的雄鸡,这只“米鸡”长约20厘米,宽约30厘米,用了上万粒米,至今仍在福州群众艺术馆展示。

陈国锐说,米无法长期保存,不作处理只能保存三个月,他曾用玻璃罩和干燥剂来保存成品,但保存的时间也不长,后来,他涂上环氧树脂,可以使作品长久保存。

在他多年努力下,“高楼米线”不仅重新面世,也得到官方认可,2018年已被列入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会做的只有陈国锐一人,如何传承下去是个问题。

“没有一定美术功底也不好学,何况做这个枯燥乏味。”陈国锐说,他毕业后在福州软件园一家企业上班,后来就辞职开办美术设计培训班等。在培训班,如果有孩子愿意学,他会免费教,但无法系统性学习,效果不好。

经多方牵线,长乐古槐中心小学成立培训班,有30多名学生报名,每周上一节课。曾经,这项技艺只有高楼村有,族人是不让外传的,因此村民对此有微词,但陈国锐认为,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能顺利传承才最重要。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