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闽都文化 > 闽都人杰
抗战中挥戈上阵的郑家八兄弟
2020-08-2310:02:14来源:福州晚报

  原标题:仓山高湖郑氏全家抗日,一人牺牲,可惜没有留下兄弟合影照 八兄弟将在福州抗日志士墙“团圆”


15981452422303.jpg

1954年,郑震亚与妻子黄碧华、母亲杨妹仔抗、儿子杨巧宁和杨东来在南京合影。


20200823_A03_02_35.jpg

郑翊汉


  昨天,随着仓山高湖郑震亚抗日事迹挖掘工作的完成,抗战中挥戈上阵的郑家八兄弟将在福州抗日志士纪念墙上聚首,弥补八兄弟未曾合影留念的遗憾,并创下“兄弟共登抗日志士墙之最”。此前,福清陈振亮与两位哥哥两位姐姐同登抗日志士墙。

  五哥:武汉保卫战中牺牲

  五哥郑翊汉(1895—1938),谱名震刚,1911年夏考入船政后学堂驾驶班,1915年转入烟台海军学校第十二届驾驶班。1920年毕业后,郑翊汉曾在多艘舰艇上任职。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全面抗战打响。时任“海筹”舰副舰长的郑翊汉,与舰长一起率“海筹”舰参加对日作战。10月25日,“海筹”舰奉命自沉于江阴阻塞线,以阻挡日军沿水路进犯南京。

  1938年2月,海军武汉区炮队成立,郑翊汉任少校队附,率部参加武汉保卫战。3月,郑翊汉出任葛店炮台第一总台副总台长,与总台长方莹一起组织官兵阻击水上来敌。10月25日,日军三面合围葛店炮台,驻守官兵战至深夜,奉命将炮闩拆下,整队后撤。当时汉口已落入敌手,后路断绝致后撤员兵多有散失,郑翊汉殉国。

  1984年,国家民政部追认郑震刚(郑翊汉)为革命烈士。

  六哥:多年浴血战日寇

  六哥郑震谦(1899—1983),1911夏考入船政后学堂驾驶班,1915年转入烟台海军学校第十二届驾驶班。

  1939年12月,海军长江中游布雷游击总队成立,郑震谦任第三大队大队长,他冒着生命危险,率部布雷,屡战日舰,战绩突出。在安徽铜陵一带执行布雷任务时,郑震谦多次与新四军并肩作战。1944年,他调任海军第三布雷总队中校总队长。

  抗战胜利后,郑震谦调往海军总司令部。之后,他曾任海军法制委员会上校委员。1948年,郑震谦反对内战,称病辞职,转往航运界工作,并在海军界秘密进行反蒋活动。

  上海解放后,郑震谦参加人民海军,曾任华东军区海军扫雷第四大队大队长、人民海军研究委员会委员。1964年增补为福建省政协第三届委员。

  八哥、九哥、十哥:组织高湖抗敌后援会

  1937年7月19日,福州各界成立“福建抗敌后援会”。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九哥郑震岑带头,八哥郑震腾、十哥郑震寰、十三哥郑震霆等郑家兄弟携手共进,相继成立了高湖抗敌后援会、挑挽工(搬运工)工会,不仅使村民有了副业收入,还从搬运费中抽出20%给中共地下党组织作经费,开展抗日宣传活动。

  1938年10月,郑翊汉在武汉保卫战中牺牲后,国民政府送来抚恤金,郑震腾、郑震岑、郑震寰、郑震霆将抚恤金全部捐出,在郑氏祠堂开办抗日救亡夜校和茭湖小学,动员百姓起来抗日。郑家兄弟还在在祠堂内组织抗日后援会。

  郑家大院和郑震刚妻子所开酒厂库房,当时是中共福建省委、福州市委重要交通点,郑震腾夫妇曾被称作“后勤部长”“招待所所长”,他们宁可自己吃糠咽菜,也要让住在这里的同志吃饱穿暖。

  十三哥:宣传抗日组建抗日武装

  十三哥郑震霆(1911—1991),1927年自福州青年会中学毕业后,与同学何友恭一起进北京、赴上海、到江西、下广州寻找革命真理,回福州后相继组织现代学术研究社、大众社等,开展革命宣传。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郑震霆等人发起组织“福州青年抗敌宣传工作团”,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活动。1938年初,郑震霆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先后发展了十多位党员。

  1938年6月,郑震霆受中共党组织之命,与何友恭等到南屿组建中共“二南”区委,在闽侯南通、南屿组建抗日武装和建设抗战基地,他将南屿国民兵团建设成为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

  解放战争期间,郑震霆先后以国民党军队团长等多种职业做掩护,从事密战工作。解放后,郑震霆曾任福州市外贸局副局长,还曾翻译苏联小说《库尔地之光》等。

  十七哥:老河口激战日军

  十七哥郑震邦(1918—2009),本是高材生,全面抗战爆发后,他毅然弃笔,考入黄埔军校第17期通讯科,专攻无线电。1941年毕业后,郑震邦走上抗日战场,历经血战。

  晚年,郑震邦对儿子说得最多的就是老河口战役。他的儿子说:“小时候,我常听父亲提起在湖北老河口与日本鬼子打仗的故事,仗打得很激烈,很多人都战死了,活下来是幸运的。”

  1945年3月,日军调动3万多兵力和100多辆坦克,发动老河口战役。当时,郑震邦在军中担任通讯官,随部与日军作战。血战13天,中国军队毙伤日军1600余人。日军攻占老河口后,对未逃走的市民进行了血腥的屠杀和报复。

  解放战争期间,郑震邦在陆军通讯学校当教官。福州解放后,他长期在福州工作。

  小弟:冒着炮火前线测绘

  郑震亚(1924—1980),排行十八,郑家兄弟中最小的一个,抗战时投笔从戎,1943年2月毕业于中央陆地测量学校地形测量科。毕业后,郑震亚走上抗日前线,主要为陆军测量地形、绘制作战地图、沙盘等,曾冒着炮火,在前线观察地形。

  1949年8月,郑震亚随部起义,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福建军区司令部测量队队员、华东军区司令部测量队军官、中央军委总参谋部测绘总局军官。

  福州解放前夕,郑震亚不但拒赴台湾,还将当年测绘的福建全省军事地图及部分仪器秘密转移到安全之地。福州解放后,他将上述物品全部捐给解放军,为厦门解放作出特殊贡献。

  郑震亚后转业至北京建设工程设计院工作,后南调福州,曾在市建设局、市自来水公司工作。

  

15981452472135.jpg

  1952年,在华东军区工作的郑震亚与妻子黄碧华、儿子郑巧宁在南京留影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