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党史纵横 > 史海钩沉
红色故事 | 少年李林的爱国情怀
2020-10-2910:19:59来源:学习强国

作者:陈坤山

抗日女英雄李林,是位传奇式民族女英雄、归国华侨的楷模、中国妇女的旗帜,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的贞德”,是“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人物”。少年李林将爱国情怀根植在精神骨髓,笃定报国志向。

9706607837045125.jpg

李林(来源:漳州市委党史方志室)

李林生事坎坷,刚出生40天就被印尼爪哇侨商李瑞奇、陈茶夫妇收养。小名翠英,因养父仰慕太平天国将领忠王李秀成,遂改为秀若。幼年时,便随其养父母侨居南洋印尼爪哇。

童年时代的李林,目睹侵略者的种种暴行,在她幼小的心灵里逐渐萌生出反抗的精神和浓厚的民族意识。当时印尼爪哇的殖民者千方百计推行奴化教育,规定学校只准教荷兰文,不准学印尼及其他国家的文化。但爱国的华侨教师还是偷偷给学生讲述中国的壮丽河山和悠久历史,介绍中国的灿烂文化,以培养侨生的爱国情怀。有一天,老师正讲述中国山河时,荷兰学监猛然踹门而入,蛮横地喝道:“要讲就讲荷兰的文明!”老师辩解几句,竟遭到飞扬跋扈的荷兰佬更凶狠的训斥。亲眼目睹这一切的小李林愤然站起驳斥:“中国的文明比你们悠久,中国比你们荷兰大20倍!”恼羞成怒的荷兰佬甩长鞭抽破中国地图,然后狂笑着扬长而去。殖民者的凶恶嘴脸和对中国人的污辱,激起了小李林和其他侨生的极大义愤。临毕业时,李林热切地怀念祖国,一再央求养母陈茶送其回国求学。

1930年,14岁的李林终于如愿归国。回到家乡不久,就考进厦门集美女中就读。九一八事变后,集美学校的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李林加入了学校组织的“抗日义勇队”,积极捐款支援东北抗日义勇军,并在学校第一次学生代表大会上担任大会记录,后被选为学生会文书股长。从此,李林开始投身到抗日御侮大潮中。在集美三年,是李林爱国思想日趋成熟、逐步升华的重要时期。

1934年春,李林北上就读上海爱国女中。爱国女中位于虹口附近,虹口设有日本军营。李林目睹日军荷枪实弹、耀武扬威的样子,义愤填膺,常常怒形于色。有一天,日军在学校附近进行军事演习,炮声打断了老师正在讲述的《木兰辞》。李林气愤之极,当场挥笔疾书,一口气写下了《读“木兰辞”有感》,“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慷慨激昂地抒发了她要效法花木兰从军杀敌的爱国之志。国文老师李天行先生见后认为是校园少有的好文章,竟打破惯例给该文评了105分,一时传为佳话。人民的痛苦、社会的不平、民族的屈辱,每时每刻都在刺痛着李林的心。这时,从外地转来了上海共产党外围组织“社联”的成员胡文新同学。很快胡文新成为李林等一批不满现状、要求进步同学的带路人。《世界知识》《妇女生活》《社会发展史》《中国怎样降到半殖民地》等书取代了李林曾倾倒沉迷的《罗亭》《贵族之家》之类的外国小说。

1936年,李林参加了上海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抗日救亡青年团”。在筹备一次学生请愿大游行时,学校训育主任出来制止,并威胁说:“你们不能参加游行,那是共产党的阴谋,出了问题学校不负责任……”李林挺身而出,怒不可遏地当众质问道:“难道参加抗日游行,表达我们的爱国之心,就是共产党的阴谋吗?”训育主任无言以对,学生按计划参加了这次大游行。由于李林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使得执行蒋介石不抵抗主义的学校当局无法容忍,扬言要开除李林。李林不得不离开上海到北平去。临行前,李林把她的名字李秀若改为李林(列宁的中文谐音),表示要追随列宁,努力争取做一名无产阶级先锋战士。到北平后,李林在共产党员吕光的帮助下,一方面如饥似渴地阅读马列著作,一方面走向社会,深入到市民、士兵、农民中进行抗日宣传。1936年底,李林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她的殷切愿望,也为她报效祖国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