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闽都文化 > 话说闽都
联话扈屿
2020-12-0216:35:17来源:“闽都文化研究会”微信公众号

作者:林山

有个村子,名字很特别,叫村里村。村里村原来是闽侯县祥谦公社扈屿大队村里联队。更早,它是指一个村落的里边,一个毫无特征的地名。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祥谦公社更名为祥谦镇,而从祥谦公社中分出一部分,设置为青口镇。扈屿大队归青口镇,扈屿大队的村里联队,分出来作为一个村,指地为名,就叫村里村。跟村里村同属扈屿大队的邻村则定名沪屿村,那里原是扈屿大队队部所在地。

村里和村外,统称扈屿,多为叶姓人家。走进这里的扈屿玉山叶氏宗祠,让人目不暇接的是那些黑漆描金的楹联。联中蕴含着村里村外历史,承载着叶氏家族人文底蕴:

肇南阳徙固始移甘洲源远流长发祥万代;

宗富沙住还珠衍玉屿觅仁择处更益三迁。

读懂这副楹联,就能了解村里村叶姓家族的迁徙历史和线路图。

1.jpg

闽侯扈屿玉山叶氏宗祠

从五六千年前开始,福建先民在东海海滨和闽江河口地区,聚族而居,农耕渔樵,自给自足,称为闽族。战国中期,越族南下,与闽族融合为闽越族。秦在这里设置闽中郡,汉代设立闽越国。

西晋时,爆发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中原民众饱尝战争之苦,加上天灾,痛苦不堪,流离失所。而皇室、世族则纷纷迁往江南。当时中原一些大姓入闽后先在闽北及福州定居,而后渐向闽东和闽南沿海扩散。

据《扈屿叶氏族谱志》记载:“叶氏之先由晋永嘉入闽。”按照这楹联表述的脉络,入闽前,叶族从河南南阳迁到固始,再移居金陵,然后入闽,迁到建宁富沙。“自唐处士赠太中大夫”由富沙迁到闽江下游,“家于侯官之甘洲”。甘洲,过去是闽江中的一个冲积洲,现在是闽侯县政府所在的甘蔗街道。叶氏定居石门乡九功上里,到唐太中大夫的第五代孙叶克承,娶了林家姑娘。后汉高祖元年(947)叶克承去世,那时其妻已怀孕 3 个月。就在这一年,经常发洪水的闽江,又暴发大洪水,房屋倒塌,家具水上漂。叶家媳妇侥幸搭在一个大木柜上,被洪水裹挟,一路上激流汹涌,命悬一线,唯有求老天保佑。好在漂到下游一个叫扈屿的地方,木柜搁浅泊岸,方才得救。

这个扈屿,历史上属闽县内七里的还珠里。在宋代,闽县在此设 14 里,分为内外七里。以还珠、永庆、灵岫、清廉、西集、方岳、积善为内七里。

当怀有身孕的林氏被洪水漂流到这里,就在当地居民的关心帮助下,留在扈屿居住。几个月后,林氏生下儿子,取名叶延,希望能够延续叶家香火。从此,叶延就成为扈屿叶族的始祖,其子孙后裔枝繁叶茂。《扈屿叶氏世谱族系》记载了这个“水流婆”甘洲林氏的传奇故事。《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就是说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这副楹联用“孟母三迁”的典故来歌颂林氏这位伟大的母亲。

2.jpg

穆岭亭

无独有偶,约 400 年后,扈屿又出现一个“水流”的传奇:又是一场大洪水过后,泊靠扈屿道的渔民发现有个木偶搁岸,就推它顺着退潮流入大海。第二天,木偶却随着涨潮又漂了回来。大家感到很奇怪,就把木偶放在坂尾洲岸边。当天晚上,有的渔民做了个梦,梦见木偶为“水流王”伍子胥。于是人们供起木偶,烧香磕头,祈求保佑。接着就建起取名“水鉴殿”、祀“水流王”伍子胥的庙宇。

苦读勤耕精文尚武见吾族千般事业 ;

履仁行义入孝出悌具人间一等家风 。

有宋以来,村里村外曾经出现好多家不同形式的书院,如供奉魁星的奎星阁、纪念朱熹的朱子楼,还有旧隐堂、福雅斋、培桂轩、文峰楼、青云斋、石林精舍等。据有关家谱记载,元朝的时候,叶仝不乐仕进,居旧隐堂,聚徒授业讲学,从游者达 200 多人;石林精舍则是明翰林院编修陈仲完“于所居偏辟一室为修读所”(《石林精舍记》)。

村里村属扈屿。《尔雅》解释“山卑而大曰扈”。后来有人因为“扈”难写,就用“沪”字代替,而此人又是经常要填写上报表格和报告的文书,于是自上而下认可了“沪屿”。而“扈屿”只保留在族谱和村民的记忆中了。地名是一个地方的“出生证”,系人文历史基因所承载,随意改变,会让人“找不着北”。

“南去郡城八十里,有扈屿山中,其地平壤善稼,有丘焉隆起,俗名后山。濑江西来,迆其背,东为淘江,出西峡以达于海”(明林志《后山亭记》)。如此山水佳地,有史以来,扈屿当仁不让成为闽侯七里的中心,人文鼎盛,文化底蕴深厚。

明永乐年间,扈屿的叶光在后山建后山亭,经常呼朋唤友来此雅集。他与同乡陈叔刚御史、尚干著名文人林枝、闽中十子高士漫等名士硕彦交友唱和,饮酒作诗,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明朝中期,扈屿举人叶宗周和大义陈达进士、尚干林世调进士等姻亲好友组织诗社,每月一会,相约泛舟濑江,曲曲水路蜿蜒,一路按韵作诗,当场吟对,足显名士风流。当年的诗文还结集出版,陈、林、叶三家各有保存。但明朝叶氏老族谱曾遭火,厚厚的诗文卷烧毁殆尽,仅存《秋江夜泛集》序言一篇和部分遗存诗句。据说,在宁波天一阁还能查阅到《秋江夜泛集》。

村里村外到处古厝新居。颇有意思的是,叶氏一房原先三大厝分别叫草堂厅、柴阶座和旗杆里,亦雅亦俗,或显或隐。其名所来,应该有故事。据说,明中期,叶茂实在玉山建宅,取名“山中草堂”,后遭回禄,遗留廊石台阶。

濑水含珠代出俊贤光海宇;

虎峰蕴玉恪守俭德振明时。

濑水,又称濑江、淘江,是扈屿的母亲河,过去也承载着交通运输的主要功能。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里的亭,在村里人来说,自然就是附近的穆岭亭。这古道,也就是穆岭亭所在的穆岭古道。它是古代经典的评话序头有《进京路引》,唱的是古代莆田经福州进京的驿道:“……琯口大义隔蜀瞑,青圃兰圃慢慢走。乌龙过江三角埕,城门黄山乡下路,后坂直拔白湖亭。下屿红墙十锦祠,梅坞过岭仓前桥……”这一段说的就是从福清琯口,经闽侯青口,过乌龙江,进福州城的古驿道。

唐代起,村里村附近就有省际驿道穿越。宋时,形成了以今福州为中心的“南出莆田,北抵永嘉(浙江温州),西达南平”的 3 条主干道。明万历四十年(1612),为避免从峡兜渡乌龙江的风险,改由侯官县白鹭铺西行。就是由阳岐渡江到闽县的蒙山(南通文山),过扈屿达大田驿与原路相接。

濑水与古驿道盘活了扈屿商贾与外界的联系。南下莆仙、闽南,北往永嘉(温州),西行建州(南平、建阳),扈屿确立了与省城、周边地区物资集散和商贸交易要地中心的地位。

扈屿道岸边货栈旅社很多,连接著名的扈屿街,是个远近闻名的商贸重镇。《闽县乡土志》载:“扈屿居七里之要冲,贸易之利甲诸村。”

微信图片_20201202163930.jpg

穆岭古道

据扈屿人回忆,扈屿街上有店铺、货摊几十家,比如布店有永昌隆、丽新、中文,京果店有品中有、厚昌,京果店有永源茂,米厂有便农、协余,酱琦厂有万元库、公大和,药店有寿山、益龄、大森,还有 5 家打铁店,以及饼店、当铺、竹器店、木器店等。

受海潮影响,淘江每天涨落两次,为鱼类带来丰富食物,河中盛产虾、蚬子、白刀鱼、半边鱼、鳗鱼等,尤其是单脚蛏名闻遐迩。清林履端说:“江之中多鱼虾,次则刘蜞,产于洲渚草间。又次则独脚蛏者颇多。余若鳗蟹、田蛙、螺蛳之属率皆肥脆甘美,可为下酒之资。”

省都三山吾境并称三山独厚神工人杰地灵世裔俊 ;

国柱将相本宗历显将相巍然耸立物华天宝民族林 。

上联开头说的是一个奇特的地理现象——城乡两“三山”。

历史上,福州民间流传着“三山现、三山藏,三山看不见”的民谣。其中“三山现”指呈三足鼎峙之势的屏山、于山与乌山。“藏”与“看不见”的,都是三山的支脉。随着历代道路的拓宽与民宅建筑的稠密,这些小山或被削平,或被遮挡。按照三山地脉之走向,就是:屏山现,芝山藏,龙山看不见;乌山现,玉尺山藏,钟山看不见;于山现,罗山藏,丁戊山看不见。

谁能想到,远离省会的扈屿,也有“三山现、三山藏、三山看不见”的民谚历代流传?“现”的是玉山、壶山、庄山;“藏”的是阜山、榄下山、庭头山;“看不见”的是花猫山、根兜山、龟山。也许,在扈屿人的心里,自然风水和人文生态与省城一脉相承。

这副楹联没有说到的,还有一个特别的情况——城乡两“扈屿道”。

淘江的支流有个荷莲浦,那里的坂尾洲是个天然的港湾。坂尾洲早年有一个大码头,俗称“扈屿道”。从省城福州往返扈屿一带、福清方向的大货船大多在此停靠,货物上岸,转走陆路。

微信图片_20201202163934.jpg

扈屿线面

扈屿的大米,以“扈屿尖”享誉三山。因为水土的关系,米质好,很受周边地区百姓喜欢,特别是福州城区居民也爱吃,当年村里村外单单加工扈屿大米的碾米厂就有 6 家。因为扈屿大米“扈屿尖”大量供应省城,以至于福州台江码头苍霞那边有个专门停泊运送扈屿大米船只的码头,叫“扈屿道”,有“省垣第一道”之称。现在那里还有一个“美打道”(谐音“米达”道)的地名。

当然,有趣的事情接二连三——城乡两“线面”。那就是著名的“扈屿线面”和“后屿线面”。

扈屿的手工线面,既柔嫩又富有弹性,堪称一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由什么人创意,反正现在村里村外随处可见正在拉面、晒面的人们。比较出名的有:过去鼓楼“布司埕”是福州线面重要产地,留下“鼓楼前布司埕线面”的说法;晋安“后屿线面”远近闻名;而扈屿的特产线面也是鼎鼎有名,组建了线面合作社,产品可以供应半个福州城。

勤劳智慧的扈屿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搞发展,还喜欢盘活各种资源创新创业创出品牌。除了闻名遐迩的“扈屿线面”外,“扈屿席”也是鼎鼎有名。

《闽县乡土志》是这么说的:“其男子多习线面,妇女多习织席,即此二宗,岁入数千千。”扈屿的草席,冬暖、夏凉、透气、散热的特点,深受人们欢迎。扈屿席的编织技艺历史有 600 多年。扈屿席制作以家庭手工作坊为主,是农忙之外的家庭副业。扈屿不产席草,原材料都来自闽江口盆地咸淡水滋养的咸草、淡草、灯芯草和岩草,还有黄麻。收割后经劈割、洗涤,晾晒后通过工具打席架、梭针竹竿、紧簕木托等编织而成,之后还要经过拉推缩紧、剪边、晒干、整形等工序。扈屿席年出口量最多曾达到 50 万张。

读了这些楹联,感叹扈屿这村里村外的文化深厚。走出祠堂,那匾额上的“俭德堂”就印在脑海中了。

《闽都文化》(2020年第一期)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