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榕城 > 文化遗产
省级文保|古田会馆:福建省民国时期会馆建筑的珍贵实物
2020-12-2817:24:18来源:“台江史志”微信公众号

古田会馆地处福州市台江区白马路和同德路交界处,东接上下杭、西连洪武道、南通三捷桥、北倚白马桥,水陆交通方便。

1.jpg

(摄影:叶诚)

古田会馆由古田商帮集资建造,是福州保存最为完整的会馆之一,馆舍占地面积约690平方米,坐北朝南,为抬梁穿斗式,重檐歇山顶结构。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东侧为主落,内有戏台、两侧谯楼(含钟、鼓楼)、拜亭、正殿;西侧落由两进院落组成,主要用作客房。

2.jpg

(摄影:叶诚)

馆门额有石碑两方,上直下横,下横书“古田会馆”,上直书“天后宫”,原来这座会馆兼做天后宫主祀海神妈祖。

3.jpg

(摄影:叶诚)

穿过走廊,便来到规模宏伟的大殿,大殿是举行祭祀庙宇主神的场所,在北侧神台上方挂有一幅数十米长的朱红漆画,上面绘有“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的上下杭盛景。

4.jpg

(摄影:叶诚)

会馆里的戏台正对着大殿正厅,两侧连接东西抚廊,是旧时观众看戏的地方。

5.jpg

(摄影:叶诚)

6.jpg

(摄影:叶诚)

石碑见证会馆建成不易

在大殿西侧直立镶嵌着一方青石碑,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红字,石碑分为三块,从右到左依次为筹建者魏明然所篆《记碑》、光绪二十四年起至民国三年止收入列项碑和开支列项碑(以下简称《收入碑》《开支碑》)。

7.jpg

(摄影:叶诚)

《收入碑》列明了从光绪二十四年至民国三年间谷黄米帮、红粬帮、茶帮、焯帮和都县米帮五大商帮的捐银情况,其中谷黄米帮捐资近万两,占总收入的半数,红粬帮捐资五千余两,次之。从中也可以推测出当时古田商帮各行业在清末民初的经营态势。

谷黄米帮在会馆建设中始终居主导地位,显示出较为丰厚的财力,这与当时福州城“产米极少,向资溪海转运”的粮食背景密切相关。

谷黄米帮具体指的是古田县南部的黄田、谷口一带的商人。这一带是古田的产米要区,粮食输出量约为全县的三分之一。加之其临近闽江,为上游米船的必经之地,兼具产地和交通优势,生意尤为兴盛。故谷黄米帮的经济实力在古田商帮中尤为雄厚。

而红粬作为古田地方特产,是该县的大宗出口产品,在福州乃至全国都有相当的市场。红粬帮经营态势良好,仅次于谷黄米帮。

8.jpg

(摄影:叶诚)

《开支碑》详细记载了会馆建造期间历年建设费用,将砖瓦、土木钉、石料、木料等建筑材料费用,工匠工钱,祭祀,购置器具等费用巨细无遗地列支公开,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可谓是“锱铢必较”的民国“会计报表”。

彼时各地同乡商会为了彰显自身雄厚的实力,多会斥重金打造会馆,其中室内装饰艺术则是最易被直观感受到的部分。古田会馆建造共耗银近两万两,其中室内装饰部分占总造价的近一半,髹漆与贴金的合计费用就占到总造价的八分之一,可见当时古田商帮的物阜银丰和对会馆建造的重视程度。

9.jpg

(摄影:叶诚)

10.jpg

(摄影:叶诚)

设计建造体现工艺精湛

古田会馆建筑平面布局及结构很典型,尤其是装饰部分,如木藻井檐部的如意斗拱、木卷棚、木雀替、挂落式大式浮雕花板等艺术零部件保留较完好,且大多还有鎏金,非常精美。

11.jpg

(摄影:叶诚)

12.jpg

(摄影:叶诚)

13.jpg

(摄影:叶诚)

其他如石雕与灰塑工艺也非常精湛,其建筑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文物价值,是台江区目前唯一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会馆,是研究福建省民国时期会馆建筑的珍贵实物。

14.jpg

(摄影:叶诚)

(摄影:叶诚)

楹联彰显客籍商人义举

会馆,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晚期同乡商会在客地设立的一种民间性团体组织,始于明初,在清中期达到顶峰。

16.jpg

(摄影:叶诚)

古田会馆自建成起便为旅居榕城的古田人提供了“敦桑梓、联声气”的社交场所,在大殿中的六副石楹联亦有所体现:

“接二百七里风光,宫殿辉煌宏壮制;开四十八都盛会,衣冠沧济透神庥。”楹联中的“二百七里”代指明清时期古田县幅员,“四十八都”即指当时古田县共分为四十八个“都”级地域单元;

“大地仗神威,过眼波涛澄碧海;异乡敷恺谊,回头风景忆蓝田。”体现出当时古田商人主要通过航运与福州地区开展贸易,后半句则将朱熹旧时讲学之所的蓝田书院作为地方文化象征,彰显了古田商帮为回报桑梓,将会馆部分场地提供给古田来榕考生落脚的义举;

“宴饮一堂,客地有缘逢旧雨;馨香万代,灵宫镇日捧慈云。”则描绘出当时古田会馆内香火旺盛、酬神演戏、祭祀宴饮的盛景……

17.jpg

(摄影:叶诚)

保护利用发挥历史价值

1996年,古田会馆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可是,由于周边大建高楼和马路,会馆地基遭到严重破坏:地面严重下沉,四周砖墙多处严重倾斜,上部木构架整体歪斜。东侧主落部分围墙坍塌。正落门墙石构件保留基本完好,但墙头艺术灰塑残缺较为严重。主落除戏台基本被毁外,其余建筑较完整保留。西侧落大部分建筑被改建,留有少部分遗存。

2007年,在市、区两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台江区拆迁安置了馆内原有6户住家,并对古田会馆进行整体修缮。

会馆修缮完毕后,免费对外开放。戏台作为民间、民俗活动场所,定期上演闽剧、伬唱等传统戏曲节目。

(摄影:叶诚)

(摄影:叶诚)

如今的古田会馆,融合了会馆文化、家规家训、闽都文化等元素,成为了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清风书场”和“道德讲坛”。

20.jpg

(摄影:叶诚)

悠悠古厝,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这不仅是历史建筑昔日辉煌的延续,更是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历史坐标。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