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榕城 > 地名文化
地名中的福州老井
2021-01-1511:08:10来源:《福州史志》(2020年第4期)

作者:杨济亮 

古代的城市生活对人们来说,可能最重要的就是市场和水井了,市场自不用说,人来人往,就如今天的超市,熙熙攘攘,城市里的人们渐渐摆脱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衣食住行,商品交换,日常生活多得靠它。而水井,提供了人们生活所必须的水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只有家乡的井水是最甜的。对乡村生活而言,井水,那就是家乡,离开了那家乡的水,就从此要在异乡流浪,水井对乡村生活的重要性自不待言。所以,在古人的城市生活中,井是不可或缺的公共设施。当然,大富之家如三坊七巷许多私家老宅里也都有水井,有的甚至不只一口。

image.png

甘液井

在福州的大大小小折街巷里,藏着一眼又一眼水井,甘甜的井水浸润了福州的文化。因此,保护古井,就是保护福州的文化。尽管旧城改造后许多旧地名消失了,但福州至今还有许多带“井”的地名布满城乡。如井大路、井直街、丰井营、石井巷、汤井巷、观音井、三角井、桂香井、孩井弄、井后、纱帽井、旗下井、汤丸井、大井兜、窑花井、安南井、井下洋、七星井、八角井、井边亭、夏体井、井关外、刘井下、井仔、三眼井等等,至于义井和大大小小的无名公井就更多了。在福州民间,皇帝井、黄瓜井、钓龙井、枯木井、金鸡井、龙腰井、七星井等的故事,人们至今传诵不衰。在福州,大桥没栏井没盖、井水不犯河水、饮水莫忘掘井人、井底蛤蟆不见天、井水不吊不出城、井水拭席凉冰冰等与水井有关联的俗语,常常挂在人们嘴边,说明福州人对水井的关系十分密切。

现存的涉井地名:

1、鼓楼区的鼓东街道,有个七星井的地名,现今还有个七星新村。经考,此名称有悖史实。七星井应在鼓楼前至东街口这一段路上,这些古井乃宋苏舜元所凿,六口在宣政街(即鼓楼前至东街口),另一口在还珠门(过去称双门前)。《八闽通志》云:“由台门至虎节门,其井有六,两两相对。台门第一井以铜为底,其水用之漏壶(鼓楼顶报时的器具),轻重适宜,明时改称七福井。”

image.png

南营古井

这里的井原称七穿井。《三山志》载:“临江楼门内,有井曰七穿孔井”。读过《三山志》的人都知道,临江楼即井楼门,之所以把“七穿井”误为“七星井”,是后人以讹传讹渐渐把它传错了,时至今日,成了事实上的张冠李戴。七穿井并非摆成斗形的七眼井,而是井面覆盖四条大条石,在井口上穿凿七个汲水孔,因七口共汲一泉遂名。井身呈圆形。

此前从井底考古挖掘出一组八层相叠的陶井圈,由此确认该井始建于唐末五代。相传陈靖姑斩白蛇就将蛇尾镇在井底,井边上立有两座五代时期的石塔刹。

其实在福州的西禅寺、下渡十境祠附近、农大旁的劳光村、瓦埕村甚至宦贵巷黄家宅院高湖村曹尚书宅等处都有七星井。传统星宿五行说认为北方玄武七星宿五行主水,因此,古人按北斗七星方位开挖井泉,以象七星,可以北水压制丙丁之火。

2、石井巷,石井巷巷以古井为名。井为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福建提刑苏舜元所凿的十二口水井之一。井在巷南,大旱不涸。古井斜对面为两广会馆,清嘉庆末年,名医陈念祖(字修园)曾在这里讲学。巷旁有石井新村、鼓楼区第二中心小学等单位。

image.png

乌山白水井

3、乌山白水井,在道山路和灵响路的交会处。1911年3月19日,私立福建法政学堂正式获准设立,校址择定在福州乌石山麓的白水井,以刘崇佑所捐献的先世家业刘氏颐园及原学堂为主体,同时租借毗连的文昌宫、周子祠、李氏家庙、王氏宗祠、林氏宗祠及元明境等建筑加以修葺而成。可惜的是,在文革期间有人跳井自杀了,从此这个地名也就慢慢地消失了。

乌山四眼硋井,俗称孩儿井,在道山路的澳门路口至水玉巷之间,其底皆潭石,井壁用硋石砌成,形如甑,后改用石砌。

4、北大路三角井。三角井之前在北大路与西湖宾馆之间的路口有一口古井,井成三眼式,往来车辆分左右各行其道,以井为界。现在随着道路的拓宽,井已经被填平了。柴井基督医院曾建于此附近,是市第一医院的前身。

5、井边亭,现在省职业病防治院前有一口古井,石栏镌“谢泉”二字,井畔有一亭,今此地即称“井边亭”。谢泉井乃双湖居士谢廷柱所凿,谢廷柱是明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授大理寺评事,历湖广按察佥事,退隐后在西湖构草堂,今西湖儿童乐园所在的谢坪屿地名即源于此。

6、纱帽井巷南北走向,位于五一路中侧,南北走向,长100多米,宽3米。昔时,巷内有一口古井,井水清甜,水源充足,因井圈和井面极像纱帽,故名。今古井已不存。

7、台江区上杭路三眼井弄,龙岭顶上有口井,井上有三个井眼,这叫三穿井,在龙岭顶,这样的水井据说有三口,山顶的一口,还有一口是在邓柳总政庙内。也有说至少是六口。

8、仓山观井路源于观音井,《藤山志》中关于观音井则溯源到了清朝。据记载,这里在古代多是渡船停泊的江岸,清康熙年间才有民居,渐成市集。清道光、咸丰以后,海禁大开,才成了商埠。当年这里有观音亭,亭前的古井因而得名观音井,在民间,还流传着观音井的一个有趣典故――拆观音堂盖五帝庙,暗喻“把善的赶走,反祀恶的”,寓意着欺善怕恶。观音井路,与中洲岛隔江而望,是福州的繁华商业街,两边洋行林立,商铺成行,还有不少酒楼食肆,特别是有家鱼丸店,更是名震福州,许多家住鼓楼的人都爱跑来吃。

9、窑花井位于仓山区窑花弄,弄东西走向,长约80米左右,昔时弄中有一古井,周边有市二医院(旧塔亭医院)、太平巷、广东会馆、民居。古代这里有东窑瓷厂,窑厂生产时需要大量井水,故名。这里地段属临江社区。

10、五凤山脚义井村的登山公园北泉庵井,原井深6米,由于多年没有清掏,现井深3.8米,水深3.2米,井身为圆形,石砌,直径80厘米。4块石板拼成90×90厘米的方形井圈,井圈高50厘米。井圈西内侧刻有4个阴文楷书大字,其中3个字大部分被凿平,仅存右下角繁体“东”字清晰可见。目前,北泉庵不复存在,而在那里盖起工业小区,该井因工厂影响不可饮用,仅可供盥洗。附近有井街、义井公园、义井佳园等地名。

此外,井弄位于鼓楼区鼓西路中段,东西走向,东起弄内民居,西通鼓西路,因巷内有一古井,井水清甜,弄内居民饮用井中之水,故名。2000年起,这里建起锦绣华庭高层楼房,古巷从此消失。

(来源:《福州史志》2020年第4期)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