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榕城 > 福州概貌 > 大事记
中共福州地方史大事记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年8月—1956年9月)

2021-04-1815:41:49来源: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0

一、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1949年8月—1956年9月)

1949年

8月17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解放福建省会福州市。

8月22日 解放福州战役胜利结束。该战役从8月11日开始,共歼灭国民党军队53000余人,俘国民党军将级以上军官17名,缴获各种枪炮8600支(门)。毗邻福州的罗源、永泰、连江、闽清、长乐、福清,林森(今闽侯)等县城及近郊马尾也先后解放。

8月23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以下简称福州市军管会)。第十兵团政治委员韦国清任主任,副政治委员刘培善任副主任;司令员叶飞及方毅,梁国斌、朱绍清,陈美藻为委员。

8月24日 福建省人民政府在福州成立。张鼎丞任主席,方毅、叶飞任副主席。

同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军区成立。叶飞任司令员,张鼎丞为政治委员,韦国清为副政治委员,刘培善为政治部主任,陈铁群为副参谋长。

同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警备司令部成立。朱绍清、朱耀华为正副司令员,陈美藻、丁士采为正副政治委员。同日,发布警字第一号布告,对收容国民党军溃散官兵作出九条规定。

8月25日 《福建日报》在福州创刊。

同日 福州市军管会发出布告:“人民币为唯一合法货币,严禁伪币、金银流通”,并公布当日牌价为:“银元1元兑人民币2000元”(旧人民币,下同至1955年3月1日发行新人民币止)。“银元辅币券一角兑换人民币200元。”

8月26日 福州市人民政府成立。韦国清为市长,许亚任副市长。下辖鼓楼、大根、小桥、台江、仓山、鼓山、洪山7个区公所。

同日 福州市军管会设立内部办事机构。各部负责人分别是:秘书长张文彤,军事部长朱耀华,政策研究室主任陈超凡、财经部长石英,文教部长陈辛仁、公安部长梁国斌,政务部长许亚、卫生处长左英、房产管理处长吴永培。同日接管旧政府机关。

8月28日 福建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开始播音。同日,福州人民广播电台成立,9月3日开始播音。

同日 福州市职工总会筹备处成立。林修德任主任;何萍、陈林少为副主任。

8月29日 福州市学生联合会筹备处成立。赵宗信为主任。

8月31日 福州市军管会自即日起陆续开始接管全市公私立大、中、小学校,文艺团体,研究院和医疗机构。同时宣布全市各校管理的三项规定。

9月3日 福州市公安局成立。福州市军管会公安部副部长陆政兼任局长。鼓楼、大根、台江、小桥、仓山等5个区公安分局同时成立。鼓楼区分局局长张泉仁,大根区分局局长邵佐,台江区分局局长田舍,小桥区分局局长李华民,仓山区分局局长孙立保。

同日 福州市军管会、中共福州市委分别于今日和11月16日举办两期中共闽浙赣区委城市工作部人员训练班。第一期10月18日结束,学员89人,其中已认定的党员83人。第二期于1950年3月19日结束,学员122人,其中已认定的党员115人。办班的目的是进一步了解城工部组织情况,弄清人员的政治面貌,分别对待使用。

9月6日 福州市职工总会筹备处召开第一次全市各业职工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电力、铁工、轮船、汽车、邮电、码头和人力车等行业的50多个单位职工代表1300多人。省人民政府主席张鼎丞到会讲话,号召工人组织起来,领导各阶层群众,克服困难,建设新福州。市军管会主任韦国清等在会上讲话,9位工人代表在会上发言。

9月7日 福州市军管会文教部、市人民政府教育处召开大会,宣布接管市内各公立小学,宣布教育方针,取消国民党训导等制度及反动课程。9日,文教部又召集9个专科以上学校领导人会议,由韦国清宣布教育工作接管办法。张鼎丞出席大会。

9月10日 福州市军管会发出第一号布告,宣布:原国民党三青团、青年党、民社党、国防部二厅等10个社团为反革命组织,即日起停止一切活动。所有档案文件、武器、物资、电台、密码等呈交公安部。

同日 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全省划分为8个行政区,福州为省辖市。林森、闽清、永泰、长乐、福清、连江、平潭、罗源等福州邻近的8个县属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

9月12日 福州市警备部队、公安机关对国民党军溃散官兵登记收容工作结束。从8月下旬以来共收容国民党军散兵5655名(内有军官1183名,其中校级军官50名)及部分枪枝、弹药、军用品。

9月15日 中国共产党福州市委员会成立(以下简称中共福州市委)。韦国清任书记,许家屯、林修德分别任第一、第二副书记。许亚、陈超凡、陆政、张文彤、王一平、丁士采等9人为委员。

9月18日 福州市军管会的接管工作告一段落。被接管的省、市各机关单位开始对外办公,工厂企业均已恢复生产。8000余名旧机构人员已妥善处理。其中留用4956人,集中学习另行分配1457人,自愿资遣回乡1867人。

同日 国民党军空军2架飞机袭击福州市区、台江第二码头,闽江江面民用船只遭扫射,死22人,伤31人。

9月20日 福州各行业工人掀起支前热潮,4万余名船工不分昼夜运送解放大军、马匹、弹药、军粮,渡过乌龙江渡口向厦门挺进。同时,福州机械筑路队交通大队、闽江轮船公司修造厂、福建平水轮船公司等工人积极分子亦投入交通支前及解放平潭岛战斗。

9月21日 华东随军南下服务团2500余人抵达福州。团长张鼎丞,副团长伍洪祥。24日,福州市各学校学生4000余人隆重举行欢迎大会。

9月25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军政干部学校(后称华东军政大学福建分校)、福建省警务干部学校,福建人民革命大学(简称革大)在福州招生,均于翌年4月结业(军大为预科结业)。

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成立。2日下午6时,福州市5万军民在公共体育场(今五一广场)举行庆祝大会,并向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出致敬电,表示要为解放全福建、建设新福建而奋斗。会后,举行盛大火炬游行。

10月13日 福州市工人以开展增产、节省原料及努力学习等实际行动,作为对新中国的献礼。福州造纸厂由日产纸170令增至210令,打破该厂创办以来的生产纪录。福州公营电力公司节电50万度,保证了政府实现将电费每度自1500元减到1000元计划的实施。建华火柴厂积极减少原料浪费。福州电信局收集现有器材,由20位职工携带出发,修建福州到漳州的线路。福州轮船修造厂工人每日加夜班3小时,赶制木炭机,首批28架在本月20日前装竣试航,第二批亦在赶造中。汽车工人恢复了大桥至三叉街的公共汽车线路。

10月18日 福州市军管会对国民党政府机关、军事机关,文化机关及公用事业的接收已经完毕。全市28所公立大中学校及43所公立小学被接收后已在上月先后复课。接管了国民党官僚资本的中国、中央、交通、农民四大银行在福州的分支机构及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央信托局等。对公私合股的福州市银行及林森县银行则接收其官股;私股部份,由全体董事签结后,由股东自行处理。企业及技术部门按原方针在接管后迅速恢复工作。省立、市立医院及伪卫生部东南鼠疫防治处均于军事代表到达后恢复医疗业务。对8000余名旧人员作妥善处理,发给所有旧职员每人维持费人民币10000元,大米150斤。对1867人自愿回乡人员分别发给路费。安排工作者4956人。集中学习另行分配工作者1457人。

10月20日—24日 福州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新中国成立后,自1949年10月至1951年3月,曾举行过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后经1951年3月22日至28日召开的第二届第一次各界人代会议决定,将以前四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均作为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各次会议)在吉祥山救火联合会召开。出席会议代表288人。韦国清作《福州市两个月来接管与施政方针任务》报告。与会代表讨论并一致通过了工作报告和中共福州市委提出的“全市人民团结起来,粉碎敌人的封锁,克服困难,建设人民的新福州”的施政方针和六大任务的总决议,将此作为今后全市人民的行动纲领与奋斗目标。大会共通过代表提案33件,并通电向毛泽东及第十兵团全体指战员致敬。

10月29日 国民党军飞机4架轮番窜入仓前一带投放燃烧弹数枚,并用机枪扫射停泊闽江中的民用船只,无辜市民死3人,伤数人。

同日 中共福州市委召开各区区长及工作人员会议,决定由大根、台江两区率先推行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通过的《发动农民进行减租》提案。30日,各区公所派出由学生、职员、干部组成的8个宣传小组开展宣传教育。

11月4日 福州市人民政府召开政务会议,研究市政建设工作,决定:一、修建光复路两桥楼及修补光复、下杭,万寿、中平、隆平等路面,并在全市整修马路阴沟盖子500个。二、整理全市电话线。三、在台江区设立卫生事务所一处,管理公共卫生,为贫苦市民诊治疾病,并有计划分区进行伤寒防治注射。四、有计划训练培养公共卫生人员及助产人员,开展社会卫生事业。五、成立整理摊贩委员会,保护摊贩利益,维护公共交通秩序。

11月5日 福州市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首次团员大会开幕。宣布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福建省工作委员会及福州市工作委员会,赵宗信任市工委书记。省,市领导张鼎丞、方毅、陈辛仁、韦国清、许家屯等到会祝贺。

11月6日 福州市生产救济委员会成立。许亚为主任委员,陈培锟、陈学文、郭鸿忠,刘栋业为副主任委员。下设秘书处和宣传、计划、劝募委员会,各自制定实施方案,开展宣传教育,进行劝募活动。至翌年1月8日止,全市共募集87万斤大米为基金,其中45%用于救济老弱残疾者;15%用于急救收容;12%用于扶助组织手工生产;8%用于资遣流落本市贫民回乡生产;5%用于举办小型以工代赈;3%用于垦荒种植;2%用于试办运输;10%作为机动金。

11月7日 中苏友好协会福州分会筹委会成立。推选张鼎丞为主任,萨镇冰、叶飞,方毅、韦国清、丁超五为副主任。

11月15日 福州市举办第一期行政干部训练班,学员131人,其中南下服务团和机关干部19名,其余112人均系各机关留用人员。

11月19日 福州市生产救济委员会根据福州市生产救济座谈会和第一、第二次执委会决议案,确定把过去消极的救济变成积极的生产自救的救济方针。劝募基金方式为:1、由劝募委员会向各区商家住户进行劝募,并由区分会及保甲小组协助。2、号召市民尽量节约,多则多捐,少则少捐。3、用各种方式扩大发动机关,团体、个人义演义卖。4、由机关、部队节食捐献。救济办法为:以失业工人及有生产体力者为主要救济对象。动员外省、外县者回乡生产;本市知识分子到农村工作;动员一切有劳力者在近郊垦荒。组织以工代赈、运输、打柴、捕鱼等生产,在可能范围内使已停工的手工业复工。

11月中旬 中共福州市委根据中共中央华东局颁布的《华东新区农村减租暂行条例》的基本方针,部署减租反霸斗争,至12月各区相继完成。计减租(谷)28.7万余斤;斗争了恶霸陈国衡、林昌根、刘友光、叶太茂、孙亨梧等。同时组织农民协会,发展会员万余人。但尚存在某些地主抽田及明减暗不减等现象。

11月27日—30日 福州市首届工人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的工人代表361人。省府主席张鼎丞,省总工会筹备处主任吴良杰,市委第一副书记许家屯,市委委员、副市长许亚出席大会并讲话,市委第二副书记、市总工会筹备处主任林修德在会上作了《四个月来工运工作总结及今后任务》的报告。大会分别给17个集体单位颁发“生产模范”“支前模范”“互助模范”“学习模范”“团结模范”奖旗。表决通过了市总工会筹委会委员名单,正式成立福州市总工会筹备委员会,林修德任筹委会主任,何萍任副主任。大会提出了今后工运工作的总方针:“进一步发动工人,组织工人,加强工人团结,开展文娱工作和福利事业,发挥恢复与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支援前线,解放台湾,粉碎敌人封锁和领导建设新福州而努力。”

本月 中共福州市鼓楼、大根、台江、小桥、仓山区工作委员会成立。张泉仁、陈高文、邵佐、李华民,李新华分别担任上述五区工委书记。

12月2日 中苏友好协会福州分会筹委会举行第一次常委会。决定征求会员,开办俄文班,出版《中苏友好》双周刊。设立秘书、研究、组织3个组,开展各项工作。

12月3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陈嘉庚偕同全国政协委员由明理抵达福州,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席张鼎丞,副主席叶飞,福州市委书记、市长、市军管会主任韦国清等赴台江码头欢迎。

12月9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海军司令部福州办事处首批录取登记的旧海军人员263人,于21日送往南京学习。省、市领导参加欢送会,海军耆宿萨镇冰鼓励海军子弟“决心改造思想,为人民服务”。

12月11日 福州市首批优秀青年工人195人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在台江戏院举行入团宣誓仪式,省人民政府主席张鼎丞、省青委书记伍洪祥、市青委书记赵宗信等到会勉励青年工人团员加倍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12月12日 福州市人民政府临时法庭成立,以审理急待处理之重大案件,张继中任审判长。28日,福州市人民法院正式成立,张继中任院长。

12月25日 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扩大福州市行政区域范围,即:东至鼓山,南至白湖亭,西至洪山桥,北至新店。由此,林森县将松鼓、双岳、西豹、净屏、江南、江北、双湖、白湖、开闽、平远等10个乡、157个保、1848个甲、39684户、167058人,面积189.11平方公里划归福州市管辖。福州市面积由原来的16.89平方公里,扩大到206平方公里。

本月 中共福州市鼓山区工作委员会成立,姜定任书记;洪山区工作委员会成立,于春荃任书记。1950年1月,两个区划由中共福州市郊工作委员会管辖。

1950年

1月1日 福州市人民政府对本市新旧行政区划进行调整。鼓楼区将洪山、凤凰、陆庄等3个保划归洪山区管辖,其余不变;原林森县三区的江北水上乡划入小桥区,其余不变;原林森县二区的江南水上乡划入台江区,其余不变;原林森县一区的白湖、双湖两个乡划入仓山区,其余不变;鼓山区由原林森县二区的松鼓、双岳两个乡组成;洪山区由原林森县的净屏、西豹、开闽、平远及原鼓楼的洪山三个保组成。

1月3日 福州市商业联合会筹备会成立。参加会议的有筹备委员70人。市委第一副书记许家屯,市委委员、副市长许亚等到会讲话。会议通过刘栋业、蔡友兰、丁日初等23人为常务委员,刘栋业为主任委员,蔡友兰、倪松茂、丁日初为副主任委员,并通过筹备会的组织与任务。组织方面:分为组织、财务、文教、指导、调解等五个委员会。任务是:一、接管旧福州市商会、旧省工业会及经政府指定的工商团体。二、整顿旧福州市各工商同业公会并予改组。三、筹备以民主方式产生福州市工商联合会。四、统一领导全市工商各业,反映各业实际情况,并协助政府推进各种政策法令。

1月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州市第一个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支部——福州师范专科学校团支部成立,23位同学宣誓入团。

同日 福州第一个少年儿童队在省立福州中学初中部成立,281位同学宣誓入队。

1月8日 全市人民响应中共福州市委生产救济的号召,共募大米近86万斤,完成勤募任务。为此,市人民政府召开各区区长,民政,建设,财政等局长会议,着重讨论今后如何进一步开展生产救济运动和加强组织等事宜。会上决定了全面开展生产自救运动的方向:一、冬种。二、纺织。三、急救收容。四、开展运输事业。五、垦荒。六、社会互济。

1月15日 中苏友协福州分会筹委会审批通过第二批申请入会会员660人,其中:工人56人,农民3人,解放军4人,机关干部职员221人,学生180人,学校教职员37人,文化工作者4人,其它职业155人。

1月19日 福州市军管会主任韦国清离任,刘培善继任主任,黄火星为副主任。

1月20日—24日 福州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在吉祥山救火会召开。出席会议的各界代表共349人。会议通过了许亚副市长代表市人民政府作的《关于过去三个月工作概况及今年三个月工作计划》的报告。通过了提交大会的20件提案和《关于三个月施政报告及今后工作计划的决议》以及《福州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法条例》《劳资关系暂行处理办法》《劳资会议解决程序暂行规定》等决议。选举福州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委员28人。

1月21日 福州市人民政府市长韦国清离任,副市长许亚任市长。

1月27日—31日 福州市首届学生代表大会在省青委礼堂开幕。出席大会的有55所学校学生代表共176人,省府副主席叶飞,省教育厅长陈辛仁,市委第一副书记许家屯,省青委书记伍洪祥、部长陈向明以及上海市学联主席张渝民等到会。大会由主席团代表阮采芹致开幕词,伍洪祥报告福建学生运动的方针任务,并确定大会主要任务为:总结解放后的学生运动,订出今后的具体方针与任务。大会选举产生了福州市学生联合会筹备会和执行委员会委员。协和大学、华大、福建师专、福建农学院、福建医学院、福建学院、福中、市中、福州女中、林森师范、省商、高工等17校当选为执行委员会委员。

本月 中共福州市郊工作委员会成立,书记刘明凡。

2月3日 福州市人民政府颁发《奖励举发侵占公有房地产沙田洲地及闽江公有水坞暂行办法》,规定凡确知有人侵占隐匿公产者,均应以书面向主管机关,区公所举发。凡举发属实,酌情提取罚款30%至50%为举发人之奖励金,并给以优先承租权,诬告者应受法律处分。

2月7日 国民党军空军2架飞机轰炸本市,在台江区一带投弹8枚,毁民房76座,死26人,伤43人,受灾106户。市政府积极安置灾民,并加强防空工作。

2月8日 福建省及福州市总工会筹委会发出通电,声援香港工人兄弟的斗争,抗议英美迫害工人暴行。

2月10日 福州召开归国华侨联谊会发起人会议。政府代表王汉杰、张兆汉希望归侨团结起来,协助政府克服困难,搞好建设。会议通过李述中、陈华宗等19位为筹备委员。

同日 福州市生产救济委员会举行第三次执委会。主任委员许亚报告收支情况及生产救济工作。会议还讨论推动社会互济问题。

2月11日 福州市人民政府实行全市经营财产总登记,以维护人民的正当权益。

2月12日 福州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举行第二次委员会议,许家屯主席报告委员会工作情况,张继中秘书长报告第二次各界代表议案整理经过和结果。会议研究了8项提案,通过了设防急救机构的决定。

2月19日 福州市各界人民举行庆祝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大会。

2月23日 福州市防空治安委员会成立。组织全市人民开展反轰炸运动。丁士采、李革、蔡友兰任正副主任委员。下设防空指导部,部长李革;消防部部长陈春弗,副部长戚示扬;收容救护部部长吴永培。各区设立区分会,由各警备教导员为主任,各区长为副主任。确定了当前关于防空治安的7项工作。

3月3日 福州市人民政府为欢迎本省出席华东军政委员会会议的张鼎丞、陈绍宽、丁超五三委员归来,特在吉祥山救火联合会大礼堂邀集本市各界人士代表300多人举行会议,请三委员作传达报告。市委委员、市长许亚致欢迎词;陈绍宽报告会议经过,并指出会议通过的方针及有关军事、土改、经济、政治、文教等各方面任务是符合华东人民切身要求的。

3月4日 国民党军空军飞机2架轰炸台江苍霞洲一带,投弹10余枚,烧毁民房1629间,当场死难17人,受伤12人,受灾823户,灾民3900余名无家可归,人民财产损失980亿元。政府立即开展善后救济事宜。

同日 福州市公安局捕获国民党“空军监察总台”及“保密局”潜伏特务叶心浩等2人,搜出秘密电台1部及密码本等。

3月8日—12日 福州市召开首届妇女代表会议。正式代表244人,列席40人。谢怀丹致开幕词,陈辉明报告筹备经过。张鼎丞、刘培善、许家屯、许亚到会讲话。叶飞在会上号召“福建妇女发扬优良传统,团结广大妇女,参加今后新民主主义各项建设工作”;陈冰致闭幕词。会议通过妇联组织章程及筹委人选。王于畊为主任,林八嫂、郑碧玉等46名当选为民主妇联筹委会委员。

3月16日 福州市军管会、市人民政府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召开各界代表临时会议。通过刘培善、许亚、许家屯、刘栋业、黄觉民等5人为会议主席团。许亚向大会报告了反轰炸与收容救济工作,号召全市人民团结起来,克服困难,生产救灾,支援前线,迎接胜利。大会通过了由15位代表组成的支前委员会名单。

3月21日 福建省人民政府将原“第一”至“第八”专署名称改为以各专署驻地的县份为名称,并自1950年4月1日起实行。如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为福建省闽侯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3月28日—4月3日 福建省各界青年第一次代表会议举行。省人民政府主席张鼎丞作《福建形势与青年任务》的报告。会议通过了《福建民主青联章程草案》及《福建省民主青年联合会成立决议案》。胡辛人当选为省青联主席。

4月2日 福州市人民政府召开反贪污斗争千人大会。宣布处理贪污渎职的留用人员王绍德、李裔昭、许康泰、姜英斌等5人。到会群众1000余人。大会由市法院院长张继中主持,市委委员、市长许亚作总结讲话。

4月5日 福州市属机关干部千余人,听取许亚市长以整编节约为中心的学习动员报告。会后,市学习委员会印发干部学习材料,供各单位学习讨论参考。

4月12日 福州市总工会筹委会召开第二次筹备委员会议。何萍报告筹委会成立以来的工作及今后工作方针,推选许家屯为市总工会筹委会主任。

4月25日 福州市召开各界青年第一次代表会议。商议如何完成省青代会下达的任务,选举产生福州市民主青年联合会,赵宗信为主席。省青联主席胡辛人以及庄炎林、许亚、刘明凡等到会指导。

4月 经中共中央华东局批准,中共福州市委常务委员会成立,许家屯、许亚、刘明凡为市委常委。

本月 福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强司法调解工作建立乡级调解委员会的指示》,即日起实行。

5月3日 福州市群众广泛开展保卫世界和平签名运动。到10月中旬,签名人数达41.5万余人,占全市总人口的90%以上。

5月9日 福州市民主青年联合会召开第一次委员会。选举产生赵宗信、朱莎里、程振、赵家欣、毕贞万11人为常务委员,推选赵宗信为主席,朱莎里、程振、赵家欣为副主席。

同日 国民党军空军飞机3架轰炸台江中亭街一带商业区,炸毁商店、民房175间,炸死居民97人,伤190人,受灾244户、1068人。市、区领导亲临现场指挥抢救和安排善后工作。

5月10日 福州市召开民主家庭妇女第一次代表会议。出席代表100余人,中共福建省委妇委苏华,市委第一副书记许家屯,市委常委、市长许亚,市妇联主任王于畊到会。会议通过成立家庭妇联筹委会。通过家庭妇女的当前任务,即:团结起来,克服困难,参加建设新福州。

5月11日 福州市民政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条例》,制定《福州市婚姻登记暂行办法草案》及有关结婚、离婚等项规定,即日正式公布实施。

5月13日—21日 福州市第三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出席代表382人,列席代表1088人。刘培善主任致开幕词,市委常委、市长许亚作《关于福州市今后工作任务》的报告,讨论如何执行政务院关于统一国家财经工作的决定,通过提案39起。并改选期满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委员。新选出的协商委员会委员35人,许家屯为主席。

6月14日 福州市劳资仲裁委员会成立。市人民政府聘请倪松茂、许季、何萍、陈秉熙、陈学文、马健中、冯世运等7人为委员,马健中任主席。

6月15日 福州市人民政府颂布《私营企业劳资协商会议组织通则》、《劳资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则》及《劳资双方订立临时协议暂行办法》,以改善劳资关系。

6月22日—23日 福州市手工业工会联合会成立。该会有制鞋、漆器、铁器、木器等23个行业、手工业工人4170余人。

6月24日 福州市遭受洪水灾害。市区除鼓楼、仓前山、吉祥山等地势较高地区未进水外,大部份地区水深达1米左右,义洲、帮洲、三保、茶亭等地低洼处水深达2米,冲毁民房5幢,淹亡10余人。

6月28日 福州市人民政府制定《关于改造基层政权,整顿户政工作计划》。同时成立福州市建政委员会,市委常委、市长许亚任主任委员,李革任副主任委员,张继中、马健中、孙异、陈高文、邵佐为委员。各区亦相应成立建政工作委员会。接着全市抽调机关干部、小学教师、青年学生1215人组成工作队,以大根区东街、石井、南营3个保划为一个居民区,开展废除保甲制度、整理户政工作、建立居民自治组织的试点,历时20天。7月18日,福州第一个居民委员会——大根区东街居民委员会宣告成立。

7月1日—7日福州市第二届工人代表大会召开。到会代表317人。会议总结半年来工运工作,确定今后方针任务,通过了救济失业工人,组织工人协助缉私,在私营企业中广泛成立劳资协商会议,以及总工会章程草案。正式成立福州市总工会,选举委员34人。7月29日举行第一次全体委员会,选出常委21人,吴良杰任总工会主席,何萍、陈水悌为副主席。市总工会机关设秘书处和组织、文教、生产工资、劳保青工、女工6个部、处。

7月8日 福州市3万余人举行示威游行。纪念抗日战争13周年,反对美帝武装侵略台湾。

7月10日 福州市人民政府颁布《福州市婚姻登记暂行办法》。全市各区即日开始办理婚姻登记工作。

7月19日 中国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福州分会成立。从本月23日起为反对美帝侵略宣传周。

7月24日 福州市人民政府颁布《福州市居民申报户口暂行规则》。8月间,全市普遍施行新户口制度,整编街道门牌。

7月30日 福州市人民政府发出指示,把改造基层政权、整理户政工作列为全市秋季中心任务。于8月14日向全市铺开,至9月15日全面完成。城区先后建立了50个居民委员会,1050个居民小组,选出居民委员586人,居民小组长2030人。郊区也先后废除了保甲制度,建立了29个乡,1001个行政村,264个居民小阻。

8月5日 福州市人民法庭判处市郊鼓山区大恶霸孙亨梧死刑。孙亨梧杀害人命9条,霸占洲田千亩,民愤极大。全部财产除工商业外一律没收,由当地农民组织的“果实处理委员会”处理,赔偿受害者。主要帮凶孙贞筹、陈剥浩等5人分别判处徒刑。市郊3000农民集会,热烈拥护人民政府这一判决。

8月10日 中共福州市委、市人民政府机关开始整风。要求所有党员干部,按照党纲党章检查自己的思想和作风,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总结福州解放以来的工作,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功臣思想、贪污腐化等不良倾向。整风委员会由许家屯、刘明凡、王一平、许亚、张继中等9人组成。于10月上旬结束。

8月15日 福州市人民政府各区公所,结合改造基层政权,对社会人民团体进行普查。据统计:全市社会人民团体共有532个,其中群众团体362个,社会公益团体64个,学术团体3个,文艺团体7个,宗教团体62个,其他30个。

8月20日 中共福州市委特邀民盟、民革、农工民主党等民主党派人士及农民代表座谈,欢庆福州解放一周年,并征求民主党派对党和政府干部工作作风及执行政策等方面的意见。

8月29日 福州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成立。许亚、马健中、王风先等19人为委员。会议确定“以工代赈”为主,结合生产自救、转业训练、还乡生产、发给救济金等为辅助办法。市人民政府拨给大米140万斤,各界捐大米14.5万斤,人民币1.52亿元作为救济基金。从此,失业工人救济归其处理。

9月1日 福州市军管会发出布告,解除宵禁戒严令。

9月6日—12日 福建省首届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在福州召开。会议选出沈小华、游德铭、曾亦成、王淑鸾、王兴禄5位代表出席全国工农兵劳模代表会议。

9月7日 福州市开展失业工人登记。至10月中旬,第一阶段登记工作结束,共登记失业工人1666人,审查合格1102人。按救济方式分类,属于以工代赈者300人,学习转业者354人,回乡生产者20人,生产自救者240人,到外埠工作者30人,愿脱离生产参加工作者109人,无劳力或生活特殊困难,单纯须领取救济金者49人。

10月5日 福州市人民政府转发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禁烟禁毒工作指示》,要求各级遵照执行。

10月10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11月,中共福州市委书记许家屯、市长许亚亲自抓镇反运动,各区成立镇反委员会。

10月17日 福州市失业工人救济处为解决失业工人生活困难,特在台江、小桥、仓山、大根、鼓楼5个区设立办事处,并发放凡满一年半工龄的失业工人救济金,第一批发放救济粮43004斤,被救济的工人及家属共2911人。第二批救济金即将发放。

10月19日 中共福州市委召开直属党委扩大会议。各支部书记40余人到会,研究如何进行党支部的公开工作及加强党的纪律检查工作问题,会议确定了公开党的组织步骤,方法和纪律检查工作的范围与重点。

10月20日 中共中央任命许家屯为中共福州市委书记。市委常委除许亚、刘明凡外,另增郑重、王一平,吴良杰,许振平。

11月1日—6日 福州市第四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举行。出席代表399人,列席代表100人,会议任务是研究如何巩固目前福州市经济情况的初步好转,争取进一步好转的问题。会议一致通过了市委常委、市长许亚关于《五个月政府工作总结》的报告及市人民政府《大力支援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和《福州市冬防实施方案》等决议。会议改选产生本界人代会协商委员会,许家屯、许亚分别当选为主席、副主席。

11月15日 福州市人民政府颁布《福州市区居民委员会暂行组织条例》。规定居民委员会应直接接受市人民政府及区公所的领导,协助政府办理6个方面的事项;居民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居委会下辖住户1500至2000户。还根据街巷里弄自然地形,每居委会划成17至25个居民小组,每组以50户至100户组成,每组设正副组长各1人。

11月16日 福州市第四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举行首次全体委员会议,出席委员30人。会议推举张继中委员继续兼任秘书长。并通过了调整工资米价、筑防洪堤岸、救火会经费来源等重要决议。

11月24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和华东军政委员会,福建省人民政府有关土改工作的部署,中共福州市委决定1950年冬至1951年春在全市郊区全面展开土改工作,颁布《福州市郊土地改革实施草案》,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郑重带领工作队驻郊区后屿乡开展试点。翌年1月,在试点基础上,郊区土改于1951年1月起全面铺开。

11月25日 福州市第二届学生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277人,列席代表15人。会议动员、组织全市学生投入抗美援朝运动,深入开展新民主主义学习。会议决定正式成立福州市学生联合会,赵宗信任主席。

11月26日 福州市第一届女工代表会议开幕。出席代表178人。会议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女工工作,确定今后工作方针任务,并讨论劳保福利事项,号召全市女工以实际行动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

12月8日 福州市冬防委员会成立。市委常委、市长许亚兼主任,李革、任超、蔡友兰为副主任。52个居民委员会建立了人民纠察队、防护队。

12月11日 福州市禁烟禁毒委员会成立。市委常委、市长许亚任主任委员,吴永培为副主任委员,吴敏等13人为委员。下设秘书、宣教,查禁,施戒4个组,统一领导福州市禁烟禁毒工作。

12月12日 福州5万余军民在市公共体育场举行庆祝平壤光复大会。会议由市委书记许家屯主持,陈绍宽、林植夫作了演讲。会后,举行示威游行。

12月14日 福州市军管会发布《反动党、团、特务人员申请登记办法》。至1951年1月5日,全市登记3303人,其中反动党团骨干分子2204人,特务分子1099人。登记中交出反动证件4043件,长短枪24支,子弹196发。

1951年

1月6日 福州市军管会发出布告,登记和管理美国在福州的财产。

1月8日 中国民主同盟福建省分会及福州市归侨联谊会联合写信慰问被迫返乡的马来西亚难侨并发表抗议书,抗议英国帝国主义暴行。

1月11日 福州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举行第五次全体委员会议。建议市府积极筹备市郊土改,广泛宣传土改政策。会议推举许家屯、刘通、陈水俤、倪松茂等11人负责筹备第五届人民代表会议具体事宜。

1月16日 福州市冬学工作在市冬学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全面展开。据统计,全市已设冬学320所,其中已开学的132所(鼓楼区5所、大根区11所、小桥区11所、台江区11所、仓山区9所、水上区10所、洪山区40所、鼓山区19所、盖山区16所)。已注册入学的群众达6000余人。

1月18日 福州市各业工人3万多人投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成绩显著。根据1950年11月15日至12月15日的不完全统计,全市先后召开有29994人参加的各种形式的大小会议466次,组织437个学习小组,12942人参加。举行控诉美帝侵略罪行的群众大会12次,参加控诉大会的4526人中,有1200多人当场决心以搞好生产的实际行动抗美援朝。此外,还出动10多个宣传队和70个宣传小组、749名宣传员,向广大群众展开时事宣传。同时还捐献人民币2660余万元,大米1500余斤。

1月19日 为进行接受外资津贴的登记工作,福州市召开接受外资津贴各机关团体代表会议。福建省接受外资津贴登记处处长许彧青到会,并对登记工作的方针政策进行讲解。到会代表一致表示要积极做好登记工作,彻底与美国脱离关系。

1月20日—24日 福州市各界人民抗美援朝代表会议召开。出席会议代表共400余人。张鼎丞主席到会作《发扬福建人民爱国主义精神,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的报告。会议代表一致通过主席团提出的“为评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模范并进一步广泛创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的各种模范”的临时动议2项。

1月24日 福州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召开第六次会议。主要讨论本市市郊实施土地改革问题。首先由协商委员会副主席许亚对《福州郊区土地改革具体实施(草案)》及《福州市郊区土地改革若干具体问题、处理办法》作一般说明,继由委员郑重报告鼓山区后屿乡土改试验经过。会议对以上草案及办法分别进行讨论、修正、通过。会上成立市土地改革委员会,由许亚、郑重、赵宗信、张继中、刘田等13人为委员。

本月 中共福州市委组织近1000名土改工作队员,分赴市郊29个乡开展土地改革工作。郊区土改时的辖区范围为3个农村区(洪山、鼓山、盖山),土改于1950年12月开始至1951年4月完成;5个城区(鼓楼、大根、台江、小桥、仓山)农村部分的土改,于1952年4月开始至7月结束。

2月10日—11日 福州市郊区第一届农民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225人。会议通过了市委常委、市长许亚关于《市郊土改计划与政策问题的报告》,并产生市郊农民协会,选出刘田、肖锦华、吴春妹等37人为委员。刘田为主任,黄万乐为副主任。

2月16日 为反对美国重新武装日本,福州市2万余名妇女进行大示威;福州市郊农民5万人亦分3个地区举行示威游行,反对美国武装日本。

2月21日 福州市防空治安委员会召开全体委员会议。通过成立“福州市物资疏散委员会”,选出陈学文、曾心平、王风先等21人为委员,陈学文为召集人。

2月 福州全市工人积极参加镇压反革命运动,认真学习中央人民政府有关惩治反革命的文件和全国总工会《告工人书》。在全市工厂企业中,建立了109个肃清反革命委员会,组织了40多个劝说小组,有486人参加劝说反动党团、特务分子登记自新;还有4619名职工参加了纠察队、消防队、救护队。在4个多月中,广大工人共检举反革命分子1243人,缴获长短枪31枝、电台5部及密件等。

3月4日 福州市归国华侨联谊会筹备会举行座谈会。慰问被英国当局迫害归国的马来西亚难侨,到会的有归国难侨及各界人士近百人。

3月10日—31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视察福州。视察期间,应福州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邀请,就当前形势发表讲话。表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并正为加速完成此项准备而努力。

3月14日 福州市各行业工人代表500多人,集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公布与实施。市总工会决定在有条件实施劳保条例的单位抽调干部参加省、市总工会合办的劳保训练班学习。

3月22日—28日 福州市召开第二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出席代表390人,列席代表46名。本届会议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会议听取与审查了市委常委、市长许亚关于《市人民政府四个月工作总结报告》,并决定会后的任务是:继续深入开展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完成郊区土地改革等8项中心任务。会议讨论通过了《福州市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办法》、《福州市人民代表会议组织条例》、《福州市人民政府暂行组织条例》及将本次会议改名为第二届第一次会议,而将过去四届会议改为第一届的各次会议的决议;选举了正副市长和人民政府委员及本届协商委员会委员。选举结果:许亚为市长,郑重、严叔夏为副市长、丁日初等32人为委员。会议同时选出人民协商委员会委员。许家屯为主席,许亚、刘栋业、吴良杰、何公敢等4人为副主席、丁良梓等36人为委员。

3月30日—31日 福州市人民政府召开福州市第一届人民救济代表会议,出席各界代表181人、会议由福州市民收局长吴永培主持,蔡友兰代表中国人民救济总会福州分会筹委会向大会作筹备工作情况报告,市委常委、市长许亚作《福州市一年来社会福利工作报告》。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人民救济总会福州分会组织规程》,选举了福州救济分会执行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组成人员。许亚当选为执行委员会主席,吴永培、陈培锟、王于畊等18人为执行委员:刘通当选为监察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永业为副主任委员、张继中等5人为监察委员、吴永培兼任秘书长。

3月30日—4月20日 福州市第一次青年工人代表会议举行。出席代表214人,市青委书记赵宗信传达了全国青工工作会议精神,强调指出,青工工作是整个工人运动的一部分。会议制定出本年的工作任务是:深入抗美援朝,实践爱国公约,加强防空护厂工作。

本月 福州市人民法院判处张上乾等17名国民党特务和王昌龙等5名抢劫绑架犯死刑。

4月1日 福州市总工会举行生产工作会议。决定全面展开爱国生产竞赛,要求在“红五月”中组织30个单位、12000余名工人参与爱国生产竞赛热潮。

4月2日 福州市第二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委员会议,到会委员30人。会议讨论了如何贯彻二届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精神,普及与深入开展抗美援朝运动,要求省市机关、文化、教育、华侨、工商各界和民主党派及市内6个区(包括水上区)分别于15日前召开抗美援朝代表会。会上成立了劳资、财经、文教、一般、会务、镇压反革命活动、抗美援朝运动等7组,由各委员分别参加,并推定各组召集人,研究处理第二届第一次代表会议提案及今后所要解决的问题。会议选举张继中委员为协商委员会秘书长,卢士辉委员为副秘书长。

4月2日—28日 福建省反特治安展览在福州举行。约6万余人参观。

4月4日—6日 福州市郊区举行第二届农民代表大会,出席代表300余人。会议总结了市郊土地改革工作,着重讨论深入开展农村抗美援朝运动及开展爱国主义农业生产竞赛问题。市委常委、市长许亚到会祝贺。150余人当场要求参加地方武装,保卫胜利果实。

4月6日 福州市调整行政区划,调整后全市建制为9个区公所(鼓楼、大根、小桥、台江、仓山、洪山、鼓山、盖山、水上),57个居民委员会和29个乡(镇)。人口为453397人。

4月6日—9日 福州市工人举行抗美援朝代表大会,到会代表278名。会议着重讨论了开展拥护缔结和平公约签名与关于以和平方式解决日本问题的投票,以迎接省首届工人代表大会和“五一”国际劳动节盛大示威游行事宜。会上,市委常委、市长许亚作了《关于目前形势和今后开展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通过了市总工会副主席何萍提出的《今后福州市工人抗美援朝运动的工作计划》市总工会办公室主任刘铁华关于《福州市工人四个月来抗美援朝运动的总结》以及大会《宣言》、《福州市工人爱国公约》等条款。

4月12日 福建省人民政府奉命接办接受美国津贴的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和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合并成立福州大学。严叔夏为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

4月21日 闽江洪水泛滥,侵入市区,历时5天。市郊以洪山、鼓山、盖山3个区受灾为甚。全市受害麦田42104亩,秧田3456亩,受灾人口33132户,95288人。市人民政府发放急赈口粮57539斤,生产救灾种子粮103714斤。

4月24日 福州市大张旗鼓地镇压反革命。市军管会临时法庭公审罪大恶极的赖金珠、陈春弗等10个反革命分子。同时,举行群众控诉大会,各界代表1700人参加,10余万人收听大会广播。次日各区又分别召开公审控诉大会。两天来,全市共枪决反革命分子74名。

5月1日 据福州市总工会不完全统计,全市职工及其家属已有175239人签名拥护缔结和平公约,投票拥护以和平方式解决日本问题。324个单位订立了爱国公约,27786名职工受到抗美援朝教育。

5月17日 福州市第二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召开扩大会议,出席代表160余人。会议主要讨论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问题,并成立反革命案件审查委员会,通过郑重、刘栋业、张继中等25人为委员,协商委员会主席许家屯讲话,市委常委、市长、协商委员会副主席许亚,市公安局局长许振平分别就本市镇反工作作了报告。

5月20日 福州市总工会召开全市基层工会委员以上干部及工人青年团员控诉大会。会上,成立了工人肃清反革命委员会。市委常委吴良杰任主任,何萍、刘铁华为副主任,高振洋、胡允恭等22人为委员。决定全市各产业工会、行业工会及30人以上工厂、医院等基层工会组织,亦应迅速成立肃清反革命委员会。

5月28日 福州市各界人民10余万人游行,欢庆和平解放西藏。

5月29日 福州市文教局依据中央人民政府3月10日《关于冬学转办常年民校》的指示,经一个月的积极布置整理,全市已有82所工农业余民校相继开课,其中职工业余学校42所,农民业余学校40所,学员9433人。

本月 福州市市政建设成绩显著。半年来结合以工代赈,大力开展道路修建,并有重点地开展疏通河道、整理园林、改善环境卫生等工作。共拨出大米522万余斤,开辟和修补了道路50条,修路面积142511平方米,参加工人达30万人左右,平均每天有7000名工人参加建设工程劳动。

6月8日 福州市劳动局举办第一期失业员工训练班。参加学习学员共94人,均系本市失业技术员工。市劳动局自去年11月成立劳动介绍所开展劳动力统一调配工作以来,登记失业技术员工749人,经介绍就业者达628人。

6月12日 福州市抗美援朝分会、福州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响应抗美援朝总会号召,联合发出“开展捐献飞机大炮运动”的通知。

6月13日 福州市军管会临时法庭召开有2.6万人参加的公审大会,会上共判处反革命分子390名。其中死刑57名,死刑缓期15名,无期徒刑20名,有期徒刑222名,释放管制78名。死刑犯中,军统特务头子林君扬、郭天德,恶霸流氓头子郑英、毛连生,土匪头子王铿春等19名罪犯于当日枪决。

6月19日 中共福州市委转发省委《关于开展抗美援朝捐献运动的通知》,动员全市人民修订《爱国公约》,制订捐献计划。全市人民以实际行动响应抗美援朝的号召,至翌年8月,超额完成捐献战斗机12架、大炮1门的任务,共交款189.08亿元。

6月23日 福州市总工会向全市工人发出关于开展捐献武器运动的号召。据6月28日的不完全统计,全市已有123个基层工会,911个小组订出增产捐献计划。

6月30日 福州市抗美援朝分会隆重举行欢迎赴朝慰问代表团大会。代表团成员倪松茂、陈传贤向大会报告志愿军英勇战斗的事迹。随后的10天中,福州市各界30余万群众先后听取赴朝慰问团的报告。

本月 中共福州市鼓楼,大根、台江区工作委员会撤销,分别成立中共福州市鼓楼、大根、台江区委员会。

本月 中共福州市水上区工作委员会成立,工委书记张汇三。1952年7月改建县级党委,称中共福州市水上区委员会,1956年4月撤销并入中共仓山区委。

7月1日 中共福建省委、福州市委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建立三十周年大会。省委书记张鼎丞、副书记叶飞在会上分别作了《福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向胜利》和《纪念党的三十周年为保卫祖国而斗争》的报告。

7月2日—11日 福州军区首届英雄模范代表会议在福州举行。福建省人民政府副主席陈绍宽,丁超五,市委常委、市长许亚致词。

7月7日—9日 福州市召开第二届抗美援朝代表会议。大会通过决议,坚决实现总会“六一”三大号召(即:推行并修订爱国公约;在增产增加收入自愿原则下开展捐献飞机大炮运动;进行优待烈军属工作),市抗美援朝分会主席许家屯指出:“全市人民应提高对美警惕,继续加强抗美援朝,为完成捐献战斗机9架而努力。”全体代表还表示支持通过驱逐帝国主义分子黎培里出境的通电。

7月12日—15日 福州市人民政府召开全市第一次妇幼卫生工作会议。正式成立福州市妇幼保健委员会,决定建立妇女保健网,并拟订《福州市试办妇幼保健站暂行办法》。

7月17日 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宗教小组到达福州。中国基督教抗美援朝三自革新运动委员会筹委会亦派崔宪洋,李寿葆随团抵榕,传达在北京召开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基督教团体会议情况及上海控拆运动经验,并推动本省各地基督教的抗美援朝三自革新运动。

本月 福州市总工会配合政府部门登记失业工人共12352人,采取生产自救、以工代赈,转业训练,还乡生产等办法,解除了10147个失业工人的失业痛苦,仅动员还乡生产一项就拨出救济金1516万元、大米101300多斤。

8月8日 福州市9万余名家庭妇女提前超额完成第一期捐献缴款任务。共计缴款4.61亿余元,超额9000余万元。20日,市郊农民在早稻获得丰收后踊跃捐款,超额完成3亿元捐款计划。

8月10日 福州市人民政府发出《关于重点发放烈军属补助粮的通知》。规定以贫苦烈军属为主要对象,一等贫困户补助大米500斤,二等贫困户补助400斤,三等贫困户补助300斤。全市计发放一次性重点补助粮15万斤。

8月13日 福州市人民政府发出《关于认真做好优抚工作的指示》。要求各区普遍建立优抚工作委员会,把拥军优属工作纳入爱国公约,对烈军属的生产、生活、就业、就学、看病等给予优待。

8月16日 福州市人民法院特呈奉省人民政府及省人民法院核准,即日起推行公证制度。

8月17日 为纪念福州市解放两周年,中共福州市委书记许家屯在《福建日报》上发表题为《两年来本市工人阶级的光辉贡献》的文章。指出:两年来福州工人阶级不断壮大,现已成立了11个产业工会和286个基层工会。工人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团结资方,克服困难,获得了财政经济的初步好转。全市14个行业222个单位中,每月减低工资折合大米2713斤,节约粮食13454斤。抗美援朝中,工人提出“工场就是战场,工具就是武器”的响亮口号,普遍订立爱国公约,提出生产计划,共有22个单位4620人投入生产竞赛运动,涌现出劳动模范48人,模范工作者156人,向马恒昌小组应战的有66个小组、945人。在镇反运动中,工人们检举反革命分子1053人。全市已有11573名工人参加政治学习,1885人参加技术学习,并创办了31所工人业余文化学校,4124人参加文化学习。

8月28日 福州市人民政府撤销原鼓楼、大根、小桥、台江、仓山、洪山、鼓山、盖山、水上9个区公所建制,成立各区人民政府,并任命了区长:鼓楼区陈高文、大根区仲容、小桥区顾耐雨、台江区姜彬、仓山区李新华、盖山区柴春林、鼓山区张明文、洪山区王厚朴、水上区张汇三。

8月31日 福州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召开第七次全体委员会。出席委员许家屯、许亚、陈培锟等20余人。会议讨论审查反革命案件等问题,批准了秘书长张继中辞职的请求,并推聘张兆汉继任该会秘书长,增聘刘永荣为该会副秘书长。

9月3日 福州市各界人民举行纪念“九·二”抗战胜利6周年大会,省抗美援朝分会主席陈绍宽、福建军区政治部主任黄火星到会讲话,号召全省人民继续加强抗美援朝运动,认真做好增产捐献。

同日 福州市军管会宣布解散天主教内秘密反动组织“圣母军”(又名圣母慈爱祈祷会)。勒令“圣母军”一切职员即日起向公安局登记,一般人员(包括会员与辅助会员)应向市公安局声明退出反动组织。至10月14日,登记基本结束,全市共登记圣母军分子48名,内有反动党团员5名,汉奸1名。“圣母军”是由潜伏本市帝国主义分子薛仁堪等在帝国主义分子黎培里指令下,于1950年6月秘密组成,以威胁欺骗等手段,在天主教徒内秘密发展组织。在本市曾散发《圣教释义》、《现代问题解答》等反动书刊,散发《学习参考》等反动宣传品,诬蔑广大爱国天主教徒的革新运动是“裂教”、“叛教”,企图破坏革新运动。

9月6日 福州市卫生局推行一系列防疫措施。在全市开展鼠疫预防注射、夏季清洁大扫除、伤寒预防注射及饮水消毒等。据统计,鼠疫预防注射人数达141532人,参加清扫人数达33万人,伤寒预防注射达189785人。全市26个河水消毒站和公私井共消毒饮用水量807895担。

9月8日 福州市第一次公营工厂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主要内容是了解全市公营工厂企业生产情况,推广实施劳保、民主改革典型经验。中共福州市委书记许家屯在会上作了总结,刘裕民作了关于做好基本建设,做好经营管理的报告。

9月10日—13日 福州市第一届妇女代表会召开。到会代表320人,列席代表20人。会议讨论通过了王于畊《关于福州解放后二年来妇女工作的总结及今后工作方针与任务的决议》,正式成立市民主妇联,选举王于畊为市妇联执委主任。

9月16日 福建省人民政府接办私立福建学院,将该院法律、政治、经济3系并入厦门大学,企业管理、财政金融、会计、贸易4系并入福州大学。

9月19日 福建省人民政府接管原接受美国津贴的福州协和幼稚师范学校,将该校并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

同日 福州市军管会军事法庭公审福州“圣母军”组织者,间谍分子薛仁堪、李奋仁(均系西班牙籍),依法判处薛犯徒刑9个月,李犯徒刑1年,待执行期满后驱逐出境。

9月21日 福州市人民政府颁发《福州市优待烈军属及残废军人试行办法》。“办法”共12条,对于烈军属和残废军人的生产、生活、就业、就学、医疗等优待作了具体规定。

9月30日 福州市自6月间大张旗鼓地镇压反革命后,7、8月份即抓紧进行清理积案工作。此次清理的积案共153件。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程诗春等于28日伏法,另百余名罪恶较轻者判处徒刑或释放管制。

10月5日 福州市人民政府发出《关于认真贯彻婚姻法的指示》。就检查执行婚姻法情况和深入贯彻婚姻法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

10月5日—8日 福州市人民政府委员会召开首次会议。出席会议有市委常委、市长许亚,市委常委、副市长郑重,副市长严叔夏及委员丁日初等35人,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部队机关代表95人应邀列席参加。会议决定进一步深入开展抗美援朝运动,继续支前,巩固国防,大力开展城乡内外物资交流。宣布了省府批准任命人事局、民政局、建设局、卫生局、工商局等各局局长、副局长名单。

10月12日 福建省第一所速成中学——福州工农速成中学开学。该校学员均为全省地、市、县的机关在职干部。

10月20日 福州市第一次工农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开幕。到会工农劳模代表140人(内工业劳模102人,农业劳模38人),工人、农民、各民主党派列席代表57人。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叶飞、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方毅致词祝贺,市委常委、市长许亚致开幕词,市委书记许家屯作报告。大会总结交流了福州市解放两年来工农业生产、文化建设的经验,表彰了工农业劳动模范。

10月26日—28日 福州市召开全市手工业代表会议。雨伞、角梳、木画、脱胎漆器等25个行业代表39人参加(当时,手工业在本市工商业中户数占38%,资金占37%,职工占36%)。

11月8日 福州市妇女界捐献委员会举行庆祝完成捐献缴款授奖大会。会上市妇女界捐献委员会主任王于畊作《关于妇女界捐献武器工作》的总结报告,受奖单位有大根、小桥、鼓楼等区3个妇女捐献分会及南门、南街、水流、驿里、苍霞、临江6个居民委员会。市委常委、副市长郑重在讲话中希望妇女界继续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抗美援朝力量。

11月8日—12日 福州市第二届第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出席会议代表352人。会议中心议题是:增产节约,继续加强抗美援朝。会议听取并通过了市委常委、市长许亚关于《全市当前工作任务》的报告和市抗美援朝分会副主席刘明凡《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继续加强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以及《大力开展防治白喉流行》、《关于工会法学习检查》、《市区粪便统一管理》等3个实施方案。

11月14日 福州市人民政府颁布《福州市区居民委员会暂行组织条例》。

11月20日 福建省、福州市抗美援朝分会全体委员举行联席会议,传达华东军政委员会决议精神,号召为继续加强抗美援朝运动和爱国增产节约运动以及思想改造运动而努力。会议讨论了欢迎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徐文斌、谭炳云等前来福建作报告等事宜。次日,两英雄抵福州,从12月2日起,开始向全市各阶层人民作报告。听众约计16000多人。

12月21日 福州市工厂企业增产节约委员会正式成立。何萍任主任委员,张传栋、王风先、刘铁华、林其光等21人为委员。

12月24日 福州市军管会发布布告,宣布取缔本市反动会道门“一贯道”和“同善社”。至翌年元月上旬,取缔工作结束,先后逮捕一贯道坛主,同善社四层思职以上有一定罪恶的办道人员83名,登记办道人员182名,签名宣布退道的道会众3790名。并交出大批反动文件、证件及供具。

12月26日 福州市人民政府委员会与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召开联席会议。讨论响应中共中央关于开展增产节约和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以下简称“三反”)以及继续镇压反革命工作,取缔反动会道门等问题。会议通过成立节约检查委员会,许亚为主任委员。

12月31日 中共福州市委召开全市机关、团体、企业党员干部“三反”动员大会。市委书记许家屯作关于《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的动员报告。

本月 据市总工会统计,一年多来,全市工人轰轰烈烈地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广泛深入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宣传教育,全市职工共举行各种大小报告会及讲座2200多次,控诉会300多次,6万多职工听取志愿军代表和赴朝慰问团代表传达报告,16万以上职工及其家属在要求缔结五大国和平公约的宣言上签名,39000多职工投票反对美帝国主义重新武装日本,400多职工报名参加军干校,150多人参加公安武装,4619人参加纠察队、消防队、救护队和抢救队。全市职工增产节约捐献20多亿元,超额完成捐献一架战斗机的任务。有1937个工会小组,3万多职工订立并执行爱国劳动合约,还有2000多职工订立家庭爱国公约。

 


  待续


  (来源:《中共福州地方史大事记(1949年8月—1999年12月)》)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sdfz@126.com
  • 闽ICP备20005811号-1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