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星照片。(连江县委党史研究室供图)
上个世纪80年代,一位新四军老同志拿着王明星生前的一张照片在福建四处寻找他的家乡。“这位老同志曾是王明星的警卫员,他希望能够将照片亲手交到王明星的家人手里,他在连江完成了这一夙愿,可惜没有留下姓名。”原连江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吴用耕说,“他告诉我,就在王明星生前的最后一场战斗中,日军的子弹雨点般向自己射来,而他的首长——王明星挺身替他挡住了一颗子弹,救了他一命。”
黑白照片上,一身戎装的王明星年轻挺拔,腰间别着一把手枪,目光坚定,看向远方。王明星1919年4月出生于连江县透堡镇尖垱村的一个贫农家庭。他15岁参军,从卫生员、警卫员,一直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红军指挥员,身经百战,智勇兼备,被誉为“新四军孤胆英雄”。2020年,王明星的名字被列入国家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火线之上救伤员
1934年,透堡镇尖垱村遭国民党海军陆战队的洗劫,年仅15岁的王明星加入红军队伍,当了一名卫生员,后来,时任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政委的叶飞将他调至师部卫生队。
当年10月下旬,部队攻打宁德霍童镇敌据点时,突遇国民党设在路口的一座大碉堡的火力阻击,几名战士负伤,冲在最前头的一位战士大腿中弹,躺在离碉堡很近的路旁,处于敌射程之内,随时有可能被子弹击中。
王明星十分焦急,他察看了地形,发现那名伤员躺倒的地方左侧有几幢民房可利用,便请求六连长用火力压制敌人,自己带着两个战士和一副担架迂回到距伤员不远的民房里,打通土墙,把伤员从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夺了回来。
战斗结束后,六连长绘声绘色地把王明星夸了一番,说卫生队那个小连江佬很机灵,胆子又大。于是,上自师长政委、下至普通战士,全师指战员几乎人人都称他“连江佬”。
“连江佬”也给陈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中共闽东特委调陈挺到霞鼎根据地新组建的独立师四团当团长时,叶飞只允许他带走个把警卫人员,他就挑中了王明星。在保卫陈挺安全的同时,王明星一路走一路学,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侦察兵和指挥员。
爱兵杀敌作表率
不久,还不满18岁的王明星就当上了支队长,第二年又升任连长,成为一名智勇双全的红军指挥员。他常讲:“打仗时,能和战士一起勇猛地向敌人冲杀,比你向他们讲十句讲百句更有用,我们基层干部、政治干部尤其应该这样。”
1938年春,王明星带领的一营三连在叶飞的率领下,开赴皖南抗日前线。按照规定,连队指挥员轮流在各队中穿插带队,王明星为了减轻指导员和副连长的负担,每天主动抢着断后,负责收容掉队的战士。他把走不动路的战士的枪支、弹药、背包接过来背在自己身上,常常负重五六十斤以上,艰难地迈着步子赶到队伍的前头,把武器背包等分配给身强力壮的战士扛背,自己又转身往回走,继续接应掉队的战士。
连续行军一个多月后,每名战士累得仿佛双腿灌铅,各连队掉队现象非常普遍,而一营三连却几乎完整地抵达新四军军部驻地。
在前线,王明星很快适应了江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带领部队灵活运用各种简陋工具对付武装到牙齿的日军,破坏日军的交通与通讯设备。有一天,根据侦察班的报告,王明星得知南京附近的白马庄有一座公路桥是日军的重要交通地,他有条不紊地部署兵力安装炸药,屏息凝神地等待至半夜,在日军巡察离开后一举将桥炸毁。
得知消息后,六团副团长吴焜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表扬:“闽东佬,呱呱叫!”
虎口拔牙威名扬
1939年3月底,叶飞决定组建团部侦察排,王明星被调到侦察排当排长。叶飞带领的六团东进开辟苏南的茅山根据地,叶飞决定想个办法来鼓舞士气。他找来王明星,对他说:“给你一周的时间,到宝埝镇上去捉一个鬼子,缴一条枪。”
日军一直吹嘘宝埝镇“铜墙铁壁,固若金汤”。王明星带着七八个侦察员化妆混进宝埝镇。他打听到日军一个中队长有个习惯,星期天一定要到街上刮胡子。于是,王明星带人埋伏在理发店周边,果然一个日本兵独自走进了理发店。
当理发师拿着的剃刀遮住日本兵的视野时,王明星冲上去对准他就是一枪,日本兵应声倒下。王明星缴获他的地图挂包和手枪,在一片枪声中顺利抽身。他带回的这把“王八匣子枪”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王明星击毙日军宪兵队长的消息也传遍了苏南,极大振奋了民心士气。
浒墅关战斗中包围日军营房、严惩句容县汉奸为民除害、带队混入丹阳镇巧获敌情……王明星任团侦察排排长不过几个月时间,以其智勇兼备、机警过人闻名于苏南地区,当地群众称他为“新四军孤胆英雄”。
1941年7月,日伪军集结1万7千余人在苏常太地区实施所谓的“清乡运动”,试图扫清当地的抗日武装力量。时任十八旅五十五团参谋长的王明星协助团长把部队分成若干小分队,扰袭敌人时,突遭日伪军袭击。王明星沉着指挥突围,自己留下掩护,身中数弹仍坚持指挥战斗,终因伤势严重壮烈牺牲。这一年,王明星不过22岁。
(记者 林奕婷 谢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