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卫
10月18日,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召开的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上,“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终评结果公布,昙石山遗址赫然在列。作为福建省唯一入选的古遗址,昙石山遗址和昙石山文化再度证明其在中国现代考古学中的重要地位。
以1954年昙石山遗址的发现和随即开展的第一次考古发掘为开端,昙石山遗址的考古研究已经历了67个年头。经过几代福建考古人的努力,从遗址中梳理出距今约5500年至2700年之间,即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福建沿海古文化的发展序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距今约5000年至4300年的昙石山文化。
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昙石山文化的考古研究仍然陆续有重要的进展。一方面,随着一系列专题性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的开展,昙石山文化时期的遗址数量已增至近20处,大大丰富了对文化分布范围的认知。其中,2013年发现于闽清县东桥镇的南木墩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当年全国重要考古发现之一;2015年发现于连江县透堡镇的黄岐屿遗址则将昙石山文化的分布北扩至罗源湾一带。
另一方面,围绕各遗址出土的器物遗存、古环境信息、动植物遗存等新材料展开的多学科合作研究,也取得了若干重要的进展。例如,2011年对闽侯庄边山遗址的植硅体研究证实了昙石山文化时期存在水稻种植。2018年,对闽侯县荆溪镇白头山遗址开展的植硅体研究进一步发现昙石山文化已出现稻旱混作的原始农业格局。
福建史前海洋文化考古一直是我省考古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而昙石山文化的考古研究则是其取得突破的关键抓手。尽管目前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成果,但关于昙石山文化仍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答。根据笔者十余年来在该领域工作和研究的体会,对当前昙石山文化的考古研究提出几点建议,以作抛砖引玉之功:
一、进一步探索昙石山文化在福建史前海洋文化形成过程中的角色和影响。
从目前掌握的考古资料来看,不论是生业经济形态、人地关系模式,还是文化扩散与传播路线等方面的种种现象显示,福建史前海洋文化的内涵在经历早期的壳丘头文化和昙石山下层文化的酝酿积累、传承发展后,到昙石山文化时期已基本完整,其后继的黄瓜山文化虽然在生业经济内容更为多样,跨海峡活动表现得更为活跃,但究其内涵却并未发现新的海洋文化要素。因此,昙石山文化时期应当是福建史前海洋文化形成过程中一个集大成的阶段。
如何通过多学科的合作来分析、理解这一现象,进一步揭示福建史前海洋文化形成的轨迹及其内在逻辑,已是一个既可行也十分有必要的课题。
二、更深入地开展昙石山文化与同时期台湾西部沿海考古学文化的比较研究。
21世纪以来,海峡两岸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已取得诸多重要进展,在诸如年代测定、区系划分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都有若干修正和补充。具体到距今约5000年至4300年期间,一方面已基本明确该时期以昙石山文化为代表的闽东沿海和以大帽山文化为代表的闽南沿海两个考古学文化分区域。另一方面,台湾西部沿海在继大坌坑文化之后的考古学文化年代序列上也基本得到完善。
显然,在开展新石器时代文化时期台湾海峡两岸考古学文化的比较研究时,有必要对进行比较的区域及对象进行明确。笔者认为,就地理距离而言,应把相距最近的台湾西北部和中西部地区作为重点的研究区域;关于比较研究对象的选择,更应仔细谨慎。
例如,早前因受限于对圆山文化的文化内涵认识不够清晰,以及测年数据太少且偏早,一度误导部分研究者将之作为昙石山文化进行比较研究的主要对象,结果往往走进死胡同。目前看来,正确的比较对象应是大坌坑文化的晚段、讯塘埔文化(西北部)和牛骂头文化(中西部)等。
三、积极推动昙石山文化与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的研究。
目前,国内和国际学术界主流认识是:南岛语族在距今七八千年前起源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地区,在距今约6000年前首次跨过台湾海峡到达台湾岛。距今4000年左右,可能受人口压力的驱动,南岛语族从台湾岛出发,开始持续向南太平洋诸岛迁徙扩散。
因此,距今约6000年至4000年期间是南岛语族从中国大陆向宝岛台湾迁徙扩散的重要阶段。这一期间,台湾海峡西岸,尤其是福建沿海的考古学文化都程度不同地参与其中。长期以来,受限于对闽台两地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年代序列,内涵面貌的认识不够充分和准确,因而对若干细节性的问题难以进行探讨,诸如昙石山文化是否存在人群跨海峡迁徙?如果存在人群迁徙,那么可能的动因是什么?该时期两岸的文化交流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路线是怎样的?
一度令研究者找不到头绪的问题,如今不仅初现继续探讨的可能,而且本身也成为下一阶段昙石山文化研究新的视角或切入点。
(作者为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原主任,文博研究馆员,现为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教授)
《福建日报》2021年11月9日 第12版:理论周刊·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