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核酸检测后,市民们都想早点知道检测结果。昨日,记者探访福州市第一医院琅岐东院的福州市城市核酸检测基地了解到,为了早出报告,这里的检测人员正昼夜奋战,仪器24小时不停歇,用检测速度和精度守护有福之州。
工作人员查看检测结果。
林伟和徐桂秋夫妇。
样本接收处正在进行样本信息录入。
流水作业一刻不停
福州市城市核酸检测基地于去年初启用。记者看到,基地由两座集装箱式的移动方舱实验室组成,另配标本接收室、标本处理间、标本保存间、高压灭菌间等一系列辅助舱室。记者从方舱实验室的玻璃观察窗看到,“全副武装”的检测人员正操作自动化设备进行流水作业,一刻不停。
“经市卫健委统一调配,此次我们基地主要承担台江、仓山和闽侯三个区的全员核酸筛查任务,样本由各个核酸采集点运送过来。19日至21日下午已检测3万多份。”福州市第一医院检验科主任、实验室负责人陈勇说。
据了解,样本送到基地后,要经过消毒拆包、信息录入、加样提取、上机扩增分析、结果处理和上报等流程。除了加样提取和上机扩增分析由机器操作,其余流程都需要人工完成。“在传统操作中,加样提取也需要人工完成,检测人员必须一个个拧开试管盖子,用加样枪吸取标本进行核酸提取。我们基地的先进设备可实现自动化批量开盖、分杯、核酸提取等步骤,大大节省检测时间。”陈勇说。
“今年,配合‘e福州’的核酸检测平台,出结果的时间已经提速了一倍。样本从送入实验室到出结果,一般仅需要2小时。”陈勇说,“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加速度,把阳性病例筛出来。”
在24小时全速运转下,该基地的日核酸检测能力达3万份,若按10:1混检,日最大检测量可达30万份。监测完的样本,会被放在温控能力达-80℃的超低温冰箱里保存24小时,确认没有阳性检出后,再送到高压灭菌间进行灭菌处理。
“病毒猎手”再累也不抱怨
“这里相当于一个核酸检测人员组成的‘联合国’。”陈勇说,该基地平时只有10多人。19日晚,按照福州市卫健委部署,基地进入备战状态,全市30多家县、市级医院及第三方机构取得相关培训资质的医护人员,在1小时内紧急集结增援基地,目前一共60人进行“三班倒”工作。
核酸检测工作是闭环管理,医护人员上岗时必须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隔离衣,并戴N95口罩,体力损耗很大,下班后必须隔离在宾馆。
陈勇告诉记者:“穿上防护服一待就是大半天,为了提高检测效率,他们常常不敢喝水,就怕花时间上洗手间。但是不管多累,他们也没有一声抱怨。”
记者在现场采访了正在忙碌的一对“抗疫夫妻”。他们都是福州市一医院检验科的医务人员。丈夫林伟是方舱实验室的组长,妻子徐桂秋是检验科秘书,由于都有在该基地工作的实战经验,他们都是这里不可或缺的骨干。记者问:“你们都到一线来,家里孩子怎么办?”说起孩子,徐桂秋的双眼瞬间湿润了:“孩子才10岁,奶奶带着呢。3天没见了……”
作为基地负责人,陈勇一连三天没沾床。“累的时候,我就趴在办公室桌子上打个盹。职责所在,也睡不着。”他笑着说。
(记者 朱丹华 陈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