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党史纵横 > 福州英烈
郑忠华(1981—2004年)
2022-04-0816:28:34来源:福州市委党史方志室

image.png

郑忠华

郑忠华,1981年6月出生于福建省长乐市(今福州市长乐区)文岭镇郑朱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淳朴的民风,善良的父母,培养了郑忠华强烈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他从小就是个懂事的孩子,邻居郑梅官夫妇身患残疾,买药、干杂活多半靠忠华。一次,郑梅官半夜胃痛在床上翻来滚去,才8岁的忠华在隔壁听到呻吟声,问明情况后,他走了几里夜路,买回胃药。上学后,由于他家离学校近,每逢下雨天,他常为路远的同学送伞。班里组织为困难同学捐款,郑忠华总是第一个走向捐款箱。

1999年12月,刚满18岁的郑忠华带着亲人的嘱托,成为一名光荣的消防战士。郑忠华所在的三明市消防支队是福建省消防部队的一面先进旗帜,近年来多次受到公安部、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省公安厅的表彰。身处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氛围的先进集体,郑忠华与新战友一样,既感到无比自豪,又倍感责任重大,立志要当一名好战士。

初到警营,面对异常艰苦的消防业务训练,原本比较瘦弱的郑忠华向自己挑战,咬牙坚持,很快从新兵中脱颖而出。训练挂钩梯,郑忠华的腿上留下了4个深深的伤疤;训练两节拉梯,他手上的血泡破了长,长了破,留下一层厚厚的茧子。根据他的出色表现,2001年底,郑忠华被任命为一班班长。他知兵爱兵,凡是要求战士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做好。2003年,郑忠华带领战友参加全支队执勤岗位练兵对抗赛,个人成绩名列前茅,并为中队赢得了两个项目的团体第二名。

郑忠华曾多次谈到,一名合格的消防战士,要完成各项战斗任务,除了练就过硬的消防本领,还必须掌握各种救灾应急常识。将乐县医院急诊科医生谢家杰应邀给消防队上医学急救课,郑忠华做笔记非常认真,课后还提了不少问题,如“头部出血会压迫什么部位的血管”、“抬担架要注意哪些事项”等。在郑忠华的床头柜里,两本厚厚的业务书被他翻得起了毛边。

郑忠华平时特别好学,善于思考。他入伍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到部队后,他发现灭火救援的专业性非常强,没有扎实的文化功底是不能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的。他勤学好问,利用各种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入伍4年多来,他累计写下了36本读书笔记和不少心得体会文章。他的体会文章《做战士的知心人》在支队内部网上发表,并被总队网转载。支队号召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活动。郑忠华用心琢磨,结合山区路窄坡陡的实际,对参与处置山区交通事故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还改造出了简易好用的泵浦推车,受到支队表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郑忠华在部队这座大熔炉里迅速成长:2001年11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短短5年间,由于表现突出,郑忠华1次荣立三等功,1次被评为优秀士兵,3次受嘉奖。

对于消防战士,火场就是战场。而哪里最危险,哪里最需要,郑忠华总是战斗在哪里。2002年7月20日,将乐县古镛镇金溪市场一商店发生火灾,浓烟烈火窜腾而起,一名居民被困在二楼。危急时刻,郑忠华与战友赶到,他利用挂钩梯直上二楼窗口,将这名居民救出,现场100多个摊主目睹了全过程,一起为消防战士鼓起了掌;2002年10月6日晚,将乐县城关和平村一民宅发生火灾,听说有人被困,郑忠华只身冲入随时可能倒塌的火场,在浓烟烈火中救出8岁的男孩后,又返身抱出已经遇难的6岁小女孩;2003年8月7日,将乐县畜牧水产局宿舍3楼一住户厨房起火。战斗中,细心的郑忠华发现,厨房内一只液化气瓶受长时间烧烤,随时都可能爆炸,后果不堪设想。见此情景,他大声喊道:“危险,你们往后退!”在水枪的掩护下,郑忠华毫不犹豫抱起液化气瓶,一口气冲到楼下,又跑出500多米,把钢瓶转移至空旷地带……

消防战士奉献岂止在火场。每当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受到挑战的时刻,就有消防战士的身影。2001年7月15日,将乐县个体司机林留驾驶载有4名乘客的“面的”途经洋万线14公里处左转弯时,由于雨天路滑,不慎翻入60多米深的山谷,一名乘客当场死亡,4人重伤。在执勤队长的带领下,郑忠华立即决定用消防安全绳和个人导向绳作为救援工具,自己第一个下到山谷,背起伤势最重的一名伤员,在战友配合下往上爬。由于谷深、坡陡,又长满一人高的芦苇和杂草,崎岖山道泥泞不堪,他只能用双腿跪地,一步一步往上挪动,他全然不顾双膝被磕破出血,谢绝了战友替换,50米、70米、100米,整整用了半个小时。当他把伤员背到路面时,自己已经摇摇晃晃,站立不稳。战友们劝他休息一会儿,他只喝了几口水,转身又下去寻找其他伤员……整个救人场面被县公安局一名宣传干部用摄像机记录下来,并在次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播出。

其实,这样的战斗对他来说太多了。2001年9月7日,得知两名民工被塌方的黄土掩埋,郑忠华带头用自己的双手扒土。当两名民工被安全解救出来时,郑忠华双手已鲜血直流。2002年6月16日,将乐县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紧急关头,郑忠华带领突击队员一天出警5次,先后安全疏散了100多名被洪水围困的群众,保住了总价值50余万元的物资……入伍5年来,郑忠华参加大小灭火战斗和社会救援157次,抢救遇险群众21人。

郑忠华始终铭记着一名时代青年对社会、对事业、对家庭、对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他把对亲人的深情转化为对战友的爱、对人民的爱,把对家庭的责任升华为对部队的忠诚、对事业的忠诚。

青春年华,热血人生,郑忠华无数次与战士们交流理想抱负,没有豪言壮语,更多的是埋头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把握好在部队的每一个日子。战友们常常称他是最闲不住的人。中队营房后山坡有块一亩左右的菜园子,原先土质不良,郑忠华下中队后,主动向队领导建议,到附近养猪场挑粪浇肥,又手把手教大家种菜,还注意品种搭配。这以后,中队官兵一年四季都吃上自己种的菜。担任班长后,郑忠华记得班里每个战士的生日,在这一天都会替他们张罗一个简朴开心的生日晚会,却从未给自己过过一个生日;他清楚班里每个战士的口味,有机会总会替湖南、江西籍战友炒一盘辣椒,替福州籍战友烧一盘糖醋鱼。他还是队里的修补能手,中队食堂、车库需要粉刷,部队桌椅、门窗、电灯、电路出现问题,郑忠华总是主动承担。郑忠华用有限的津贴,连续4年捐助邓志文、马郁春两名贫困生,并与两位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双休日,郑忠华经常会到小邓和小马家,帮助他们补习功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贫困的家境,使郑忠华从小就懂得生活的艰难,总是想着为父母分忧。新战士津贴65元,忠华每个月寄回50元贴补家用。转为士官拿工资以后,他每月向家里寄300元。就在牺牲的当天,他还寄回了300元。而他自己生活上非常节俭,花钱算了又算,省了又省。郑忠华牺牲后,战友们发现他的存折里仅剩下六元一角七分钱。对生活,郑忠华充满着美好的憧憬,他向父母许下诺言,退伍后好好学一门技术,多赚些钱,一定让辛苦了大半辈子的父母亲过得好一些……

2004年7月7日,三明市将乐县普降暴雨,安福口溪洪水暴涨。11时55分,将乐县公安消防大队一中队接到报警:“万安镇寺许村河段有6名群众被洪水困在一个小沙丘上,情况危急!”险情就是命令,中队副指导员曾瑞荣带领一班长郑忠华等5名官兵火速赶赴25公里以外的现场救援。6名群众被困的小沙丘位于安福口溪急流中心,距岸边百余米,此时滔滔洪水在不断上涨,6名被困群众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抢险指挥部决定,立即调用县水利局的机动船,实施渡河救人。

郑忠华主动请战,与驾驶员范启金驾驶机动船渡河救人。返回途中,机动船突然熄火失去控制,6名群众惊慌失措。危急时刻,郑忠华喊道:“大家不要慌,听我指挥!”他一边镇定地用竹篙撑船,一边指挥大家用手作桨奋力划船。当船靠近岸边时,郑忠华用竹篙的铁钩钩住了一棵小树,并指挥群众逐个跳水上岸。当第5名群众刚刚离船时,“咔”的一声,树枝出现断裂!在这紧要关头,郑忠华把生的希望让给了他人,把危险留给了自己。当他催促最后一名群众离船时,小树彻底断裂,机动船再次被洪水抛向河中间,向不远处落差高达十几米的水坝漂去。郑忠华与范启金跳入水中,并奋力向岸边游去,但由于山洪湍急,加上体力消耗过大,两人先后被洪水卷入坝下,瞬间不见人影。在水坝下游2000米处,奄奄一息的范启金被救起。6名村民脱险了,郑忠华却消失在湍急的洪水中。

郑忠华救人落水失踪后,公安部、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政府等有关部门领导高度关注,要求尽全力搜救郑忠华。福建省消防总队领导迅速赶赴现场指挥搜救。当地党委政府组织干部群众5000余人次,出动30多艘橡皮艇、竹筏等工具,不分昼夜在沿途40多公里的河流中进行拉网式搜救,出现了“英雄救群众、群众找英雄,英雄为人民、人民爱英雄”的动人场面。4天后,郑忠华的遗体在距事发地点约5公里的河床杂物中被发现。

郑忠华,一名普通的消防战士,在人民群众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紧要关头,临危不惧,舍生忘死,表现出了敢于压倒一切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他5年如一日,始终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用鲜血和生命忠实践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谱写了又一曲新时期革命英雄主义壮歌。

郑忠华牺牲后,公安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共青团中央、公安部联合追授他“中国杰出青年卫士”荣誉称号,中共福建省委追授他“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福建省公安厅追授他“优秀人民警察”称号。2004年12月,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授予他“抗洪抢险勇士”光荣称号。

(万千)

(来源:《福建英烈传略》)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