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闽都文化 > 话说闽都
端午节:福州传统的卫生防疫节
2022-05-2615:47:58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方杰

  我国自古就将五月称为“毒月”“恶月”,五月五日称为“恶日”,毒上加毒。这时候,福州气候由初夏转入盛夏,气温渐高,雨水充沛,天气潮湿闷热,各种蚊虫、毒蛇活跃。民间认为在此期间有必要举行祛毒除恶、防病消灾的民俗活动,以求平安度过夏天。

  福州传统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民间流传的《五月节诗》里列出了十件必做的事:“采莲鼓咚咚,肚爿替春装;江中龙舟竞,香袋挂衣襟;家家忙裹粽,户户喜悬蒲;祛毒雄黄酒,辟邪五色符;黄烟才放过,又贴午时书。”这十项福州人端午节习俗中,除了包粽子、赛龙舟之外,还有钉菖蒲、挂香包、刺五毒、喝雄黄酒、放黄烟等习俗,凸显了自古以来福州人喜净,重视卫生防疫的好传统。

  福州谚语云:“清明插柳,端午悬蒲。”五月初一早晨,家家户户在门上钉菖蒲、插艾叶,以驱避瘟疫与毒物的纠缠。人们用红纸环束上菖蒲和艾叶,钉于门上以“驱邪招福”。这是五月节中最重要的习俗之一。据《三山志》记载,除了采蒲艾辟邪外,也有采楝木叶插于门户者,相传可以禁蚊。此俗如今已不多见。到了五月五午时,将挂在门上的菖蒲、艾叶取下,熬成汤给小孩子洗澡,可以防痱、除菌、避五毒,叫做“洗兰汤”,有“一年疫气不侵”的说法。

  《三山志》记载,旧传,三闾大夫语人:“五色丝,蚊龙所畏。”故旧俗福州在五月五这天,大人小孩悉以五色丝系臂,名“长命缕”“续命缕”,据说可以避蛇,也有辟邪、延年之意,至七月七始解弃之。后来,又从系五彩丝演变出了挂香包、编五彩粽等习俗。香包以五色碎锦作囊,贮茱萸、雄黄、艾叶、冰片、藿香、苍术等药材或其他香料,外形有长方、正方、三角等形状;五彩粽则以五色丝线缠绕纸粽而成,内装樟脑丸。这些端午节手工艺品多出自妈妈、姑姑,或姐姐之手。到了端午节这天,大人给小孩洗完汤、穿上新肚兜、换上夏装之后,就将香包或五彩粽挂在小孩腰间,香气四溢,驱虫辟邪,避瘟防病。

  闽俗认为,五月五这天,“天地行毒,五毒下降”。关于“五毒”,各地讲法不同,福州专指蛇、蝎、蜈蚣、蜘蛛、蟾蜍。为防“五毒”之害,民间流传诸多方法。比如,以红纸印“五毒”图,贴在屋内,并用5根针来刺它们,使“五毒”不能横行;在衣服上绣制、在糕饼上缀“五毒”图案,取驱除之意。现在有刺五毒游戏的,以“五毒”画于飞标板上,让小孩子来飞标投刺五毒。

  福州人端午节喝雄黄酒由饮菖蒲酒习俗演变而来,菖蒲酒可以起杀菌、保健、防止瘟疫的作用,发展到后期,加了雄黄形成了“雄黄酒”。在端午节这天喝雄黄酒与吃粽子同样重要。人们用喝剩下的酒涂大人的额头、心胸、手、脚等部位,也涂小孩子的额头、耳、鼻,肚脐等处,或者在小孩子额头上写一个“王”字。据说,涂了雄黄酒以后可预防“毒虫所蛰”。

  古时候受卫生环境所限,人很容易得病,在医疗条件不够好的情况下,人们在五月节除了用菖蒲、艾叶、楝木叶等驱虫外,还会到药铺买成分主要为雄黄的黄烟来熏杀。五月五这天,人们在房内的墙壁、床帐之上、厨房水缸边等地方燃放黄烟,弥漫的黄气,能熏杀躲藏在屋角墙缝的毒蛛恶虫等。

  除外,福州人还有制午时茶习俗。做好的午时茶也分给邻里乡亲,象征着送健康、送平安之意。端午茶配方独特,用料考究,其成分包括北山楂、正薄荷、正藿香、陈皮、桑叶、鱼腥草等多种药材。端午节喝午时茶,有辟邪禳瘟之效。从中医角度来看,对祛风散寒也有一定的帮助。综上所述,端午节是我们福州人的“卫生防疫节”。

  《福州晚报》(2022年5月26日 A15版 兰花圃)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