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者参观深海鱼。本报记者 林双伟摄
10日~12日,2022海峡(福州)渔业周·中国(福州)国际渔业博览会在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这是全国首场以海洋碳汇抵消会议碳排放实现零碳目标的大型展会,兴业银行福州分行以捐赠622吨海洋碳汇的方式,抵消会展活动产生的全部温室气体,实现碳中和。
“零碳会议”指一些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购买碳排放指标,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与全国其他地方的“零碳会议”不同,此次展会采取购买海洋碳汇的形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经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测算,会议产生的全部温室气体排放量为622吨二氧化碳当量。兴业银行福州分行购买福建亿达公司的622吨海洋碳汇,并转赠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以抵消展会碳排放,实现绿色办展。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约占全球生物吸收总量的55%,每年能够吸收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约三分之一的二氧化碳。海洋碳汇又称“蓝碳”,是将海洋作为特定载体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化的过程和机制,具有储碳量大、储存时间长等优势。
“海洋碳汇是‘海洋+生态’的黄金组合。”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童桂荣表示,作为海洋大市、生态大市,福州在发展海洋碳汇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且不断进行探索,今年1月在连江完成全国首宗海洋渔业碳汇交易,并创新性地将海洋碳汇与司法补偿相结合,今年5月完成全国首例适用认购海洋碳汇进行替代性生态修复的案件。
“十四五”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时期,推动海洋碳汇产业发展,关键在应用。童桂荣表示,海洋碳汇产业将为我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增添新的光彩。
(记者 蓝瑜萍 林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