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山历史风貌区。本报记者 林双伟摄
6月11日是第十七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福建主会场活动在新店古城遗址举行。非遗好戏连台,群众热情参与,恢弘古城之内,福建、福州近年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一一呈现。
作为有着7000多年历史和22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留存着数量众多、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在“3820”战略工程指引下,福州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形成保护城市文脉的制度性安排,让积厚流光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2021年7月,是福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世界遗产大会时隔17年再临中国,这一次,福州成为承办地,汇聚世界目光。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开幕之日,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会上通过了《福州宣言》,重申《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原则和开展世界遗产保护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强调保护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呼吁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为共创互尊互鉴未来绘出了蓝图。
这是一次开先河的大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以在线形式审议世界遗产议题,确立并使用的一系列在线审议世界遗产项目的操作规范,为未来召开的世遗大会提供了重要参照,为世界提供了“福州样本”。
这是一次尽显福州魅力的大会。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通过10条文化参观路线了解这座承办城市,走进三坊七巷、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烟台山历史风貌区等地,领略千年闽都的底蕴与魅力,感受福州的开放与自信。
从一场盛会透视一座城,福州30年来的实践成为东方文明古国行进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之路上的生动剪影。在这背后,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保护遗产、传承文脉的牵挂。
1991年3月,在三坊七巷林觉民故居召开的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上,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说:“要在我们的手里,把全市的文物保护、修复、利用搞好,不仅不能让它们受到破坏,而且还要让它更加增辉添彩,传给后代。”
2021年3月,来闽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再次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
岁月流逝,情怀如一。福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一以贯之,持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为新起点,福州扎实做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过去一年间,福州建设了冶山、新店等两个古城遗址公园,展示闽越文化内涵;修复屏山、于山、乌山公园,提升乌塔、白塔周边环境,保护福州城市标志;强化一线技术人员传统技艺,努力打造文物修缮精品工程……“后世遗”效应不断显现。
在榕城,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了”,蕴藏岁月秘密的瑰宝“火起来了”。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中国走向世界,闽都文化熠熠生辉。
(福州日报记者 林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