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榕城 > 名镇名村
仓山区螺洲镇
2022-09-1916:23:11来源:福州市委党史方志室

螺洲镇隶属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位于南台岛东南端。东邻城门镇,西接盖山镇,南与五虎山隔江相望,北与鼓山遥对,镇域总面积6.4平方公里。距福州火车站12公里,距福州南站4公里,距长乐国际机场仅40分钟车程;水路交通上溯下达,可直通闽江流域各口岸。

螺洲的地名来历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引自旧题东晋陶潜所撰《搜神后记》中记载的“谢端遇徐女仙”逸事。今洲边仍存留有一座供奉徐氏螺仙的“螺女庙”和明代王偁题写的“螺仙胜迹”碑刻,螺仙道的渡口名称也依旧在里人间口耳相传。另一说出自清代(佚名)所写的《螺洲小序》中载:“螺江之名何昉乎?或川光镜静,而洲澹拖隐约,状如青螺,故云。”

追溯螺洲之历史建置沿革,隋开皇十二年(592)置闽县,螺洲归闽县辖属,并一直延至明代。清代,螺洲隶属于白湖区。民国时期,螺洲先后隶属闽侯县白湖区、林森县。解放初期,闽侯县人民政府和闽侯地区专署曾长期驻址螺洲。1970年,划归朝阳区(今仓山区)管辖。1975年,又划归福州市郊区管辖。1996年,区划调整后,螺洲镇又重新划归仓山区管辖。2016年,螺洲镇下辖洲尾村、吴厝村、店前村、杜园村、鳌山村、乾元村、天福村、螺洲社区居委会,8个自治单位。全镇总户数4061户,常住人口12794人,流动人口10549人。

据《搜神后记》的传说记载,螺洲这片土地至少迟至东晋时期已有先民寓居于此、繁衍生息,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肇始螺洲的文明史,主要从事农渔业生产。另外,现今存留所见的《螺江志》及今林、吴、陈三姓家族相关谱牒记载,也表明在今林、吴、陈三姓始祖肇居螺洲之前,已有王、张、蒲、杨、朱、叶、李、柯、程、何、聂、欧阳及前林、吴、陈等诸姓在螺洲定居。现今,螺洲主要以林、吴、陈三姓为最,兼及杨、连、欧、刘、翁等诸姓。

螺洲人文荟萃,名人硕儒代不乏人,人文盛景蔚为辉煌。坊间素有“北有三坊七巷、南有螺洲古镇”的说法。宋代,螺洲乡民就开始兴师重教,建孔庙以尚礼,兴书院以尚文。南宋宝庆、景定年间(1225—1264)修建的螺洲孔庙,是福建省乃至全国少有的非府非县治理的乡镇一级孔庙,也是福州现今仅存的两座孔庙之一(另一为福州文庙)。此外,还有原为明初洲尾林氏三才子(闽中三才子)读书处的观澜书院、观文书院等。文教鼎盛时期,螺洲还出现姓姓有私塾、族族设书院的文化盛况。末代帝师陈宝琛夫妇归居螺洲,兴办女子新式教育学校,为女子教育做出贡献。同时,螺江林氏世代耕读传家,重文崇教,多劝学论道闽都乡里,至乾嘉名士林雨化,其道德文章和立身处世对陈若霖、梁章钜、林则徐等人影响尤大,为教化乡梓贡献尤巨。这种一贯良好的教育机制建设和对文化教育的高度重视,螺洲走出了一批批成功的仕宦名士。

宋明以来,螺洲举人进士辈出,绵绵不绝,科名长盛不衰。明永乐岁贡生林密,启螺洲贡举之首。据不完全统计,仅明清两朝,螺洲一共出了33名进士,172名举人(含武举人11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清代后期陈承裘“父子四进士”,陈宝琛兄弟“六子科甲”,真是占尽风流,创科举佳话。近代以来,螺洲涌现了一批以陈兆翱、陈恩焘、陈兆锵为代表的中国近代海军将领,以及陈体诚、陈岱孙、陈彪、林宪民等著名专家学者。

有人评价螺洲道:“矧山川毓秀,郁为人杰,名臣高士,辄出期间,胜迹人文闻名遐迩矣。”

鲜为人知的是,螺洲还是一块有着深厚红色记忆的热土。螺洲儿女赤诚坚毅,砥砺拼搏,为中国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这里不仅走出了大量科技文化人才,近现代以来,还有几代人奋不顾身地投入革命事业。可以说螺洲这块土地一直深藏着炽热的心,一直跳动着红色的脉搏。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螺洲人积极参加海战,其中吴家四兄弟吴细细、吴二二、吴三三、吴五五为国捐躯。此后,螺洲子弟投身革命者,层出不穷。诸如参与组建京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革命、抗日英烈林庚白;参加光复福州之役的陈仲湄、陈兰生;在母亲夏淑琼带领下积极参加革命活动的程序(原名陈振芳),以吴石为代表的隐蔽战线英雄;文林山陵园中长眠的城工部烈士林庆祥、林德和、林立、陈本秋、陈屏繁、林星官、陈清官(关平山)、陈学仕等。

近代的螺洲和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同荣辱,共进退,涌现出无数革命志士,他们或投身革命,或抵抗外侮,或潜伏隐蔽,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是属于螺洲的革命精神,也是属于中华民族的红色记忆。

钟灵毓秀的山水环境与源远流长的人文环境,孕育了螺洲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外延。2007年,螺洲镇被列为福建省第三批历史文化名镇。

古镇文物古迹渊薮,灿若群星,拥有陈宝琛故居(陈氏五楼)、奎光阁、螺江陈氏宗祠、天后宫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螺洲孔庙、陈若霖故居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19处不可移动文物登记点、115处建议历史建筑。这些都是螺洲镇重要的历史物质遗存,涵盖了明、清以及近现代等重要年代。主要包括了宗祠、寺庙、牌坊、古建、石刻、近现代重要及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类别。

螺洲镇的宗教文化色彩斑斓,颇具独特神韵。村村都有神灵庙宇,各种宗教并存,主要有螺女庙、天后宫、灵山寺等。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元年(535)的灵山寺,经过1973年的重修,现为螺洲保护完好、规模最大的寺庙场所。多元的宗教信仰,凝聚了乡民爱乡爱土和团结友爱的情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螺洲已从旧时幽静古朴的江村发展成为文教繁荣、人文荟萃、名贤辈出、文物众多、经济文化繁荣的历史名镇。我们深信螺洲这块文化之地必将闪耀更加璀璨的光辉。

(来源:《螺洲镇志》)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