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地情研究
闽侯青口“大义渡”
2023-03-2809:36:54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倪霞 郑松波

希运禅师(775—850年),福唐县江阴里(今福清市江阴镇)人,唐代著名禅僧。幼年在本州黄檗山出家,后来参访百丈怀海,在洪州高安(今江西省宜丰县)鹫峰山建寺弘法,往来修学者众多。希运承接了马祖道一的法统,力倡“心即是佛”的思想;其在中国禅宗史上的地位,不仅在于他是洪州禅的继承者,更重要的是他的禅法直接影响了临济禅的形成,是临济宗的先驱。

唐大中四年(850年)八月,希运禅师圆寂。宣宗哀悼,敕谥“断际禅师”,塔名“广业”。希运禅师的法嗣有临济义玄、睦州尊宿、千顷楚南、乌石灵观、罗汉宗彻、裴休等人,而以临济义玄最为特出。临济义玄后来在河北正定开创临济宗流传至今,成为禅宗最大的宗派,从此“天下临济出黄檗”传为美谈。

希运禅师所作《上堂开示颂》中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流传千古,在家乡还有“大义度母”的传说,是佛教理论与儒家孝道之间交融的结果。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刊《新增说文韵府群玉》之《四寘·痣》记载了“希运度母”的故事。即非如一禅师于1657年渡日弘法后两年,见到长崎奉行所存“希运度母”图,题赞并撰写序文如下:

黄檗希运和尚系予传法三十四世祖也。俗同宗。赋质魁伟,广目丰颐,顶隆肉珠,足印肉痣,智慧天纵,世缘莫羁,脱白本山,嗣法百丈。壮年履历三吴荆楚豫章西蜀间。随缘卓锡,杳绝乡音。

其母陈氏夫人怀祖日切,悲泣失明,遂于福川要道,建庵接待。凡龙象挂单,躬为洗足,意欲知运祖也。祖后得闻,潜回相度,造庵投宿,不告生缘。母伏盆摸痣,忽变如轮,疑莫敢认。次早,祖辞去三里外,语乡人曰:“吾老母失明,不识山僧。但母子一会足矣。”乡人报知,夫人飞舆赶至大义渡口,祖已登舟矣。

于是夫人顿足捶胸,大哀一声脱去。祖亦不回,但于隔岸秉炬云:“一子得道,九族生天。若不生天,诸佛妄言。”掷炬燃之,夫人于火焰中,转男子身,乘光明云,升于天上。万目仰瞻,骇叹希有。闻于有司,节度使李立碑要冲,以旌神孝。

历代禅师写过众多诗偈,描写黄檗希运禅师的母亲在大义渡望断天涯,等待儿子归来的场景。如宋运菴普岩禅师、天目文礼禅师、毒海妙慈禅师及日本景徐周麟禅师、天隐龙泽禅师等都曾以《大义渡》为题创作诗偈。明清之交,即非如一禅师撰《题断际运和尚度母图》:“相见依然在别峰,娘睛双瞎子双聋。没弦琴上无生曲,别有宫商调不同。”而即非禅师的师父隐元隆琦禅师对此亦有深刻的理解,他写下《颂黄檗运和尚隔江度母因缘》:“天伦义重两相关,万里闻风特地还。寄宿道通明大本,拍盲爱结翳真颜。掀翻慈海非常事,竭尽恩波岂等闲。一掷隔江三昧火,顿超天上与人间。”诗文中的念亲、思乡之情更浓切。

厦门大学林观潮教授对此解读为,在弘法大义方面,隐元隆琦禅师心目中的希运祖师是理想的榜样,在对度母传说的吟诵里,隐元也寄托着自身浓浓的乡愁。即使有一千龙象相随,万里香花相迎的弘法场景,思念父母的乡愁依然是挥之不去的愁绪。

希运的乡愁,通过后世的不断传说,经400年后,在南宋时期形成了大义渡口度母的神话故事。神话中异于常情的举动,在本质上传达的是对父母恩重如山却难以回报的无奈与歉疚,还有无尽的祈愿与乡愁。其实希运禅师如此,即非禅师如此,隐元禅师也是如此。

根据《新增说文韵府群玉》之《四寘·痣》记载可知:大义渡之前叫“福清渡”,因希运度母的孝心大义,官府改福清渡为“大义渡”。大义渡位于闽江支流义溪旁边,是唐宋以来南北交通的要道,是过去莆田人、福清人去往省会福州的必由之路。大义渡的位置与历史上的福莆古道(福州南驿道—闽侯大田驿—相思岭—福清宏路驿—渔溪—蒜岭—莆田)的线位走向相契合。

其遗迹在于今日闽侯县青口镇大义村,村子里有一座观音桥,桥头竖立着一块明代“中溪桥记”石碑,碑文开篇第一句话是“中溪桥北五里为大义渡”。因希运禅师“大义度母”的故事而得名的“大义渡”矗立在那里,述说着古老的传说,寄寓着外出打拼的游子们浓浓的思乡思亲之情。

《福建日报》(2023年3月28日 第12版:理论周刊·文史)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