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地情研究
严复之子严叔夏往事札记
2023-04-0816:14:53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欧鹏飞

  严叔夏(1897-1962),名琥,别名普贤,以字行,侯官(今福州)阳岐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7月6日出生于天津。作为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之子,他继承了父辈爱国图强和追求真理的思想,跨越了多个历史时期,写下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爱国敬业、追求真理、向往光明的人生篇章。

  少时严叔夏随父居于津、沪、京等地,曾先后入北京清华大学和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学习,后中途被严复召回,在家为其聘请家庭教师自学。1918年,严复回乡为严叔夏完婚,大媒是福州帝师陈宝琛。次年,严叔夏婚后定居福州郎官巷读书,并曾先后到私立福州中学和私立福建学院教书。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严叔夏在福建协和大学任教,次年带两个孩子随校迁到邵武,后来还到过闽清、南平等地,分别在福建学院和福建师专任教。他虽然在抗日后方过着极端清苦的教授生活,却依然孜孜钻研学问,教书育人。抗日战争胜利后,其妻林慕兰(出身台湾望族板桥林家)劝他一起迁居台湾,但他独留福州,仍在协和大学教书。他在协和大学时的学生俞元桂(曾任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曾回忆严叔夏对古诗文、哲学、文字学的研究,以及在诗词、书法创作上都有相当造诣。1947年,他由林植夫、周问苍介绍参加中国民主同盟。第二年,他代表“协大”师生专程面访福建省主席李良荣,提出省府不要抓人、杀人和对学生运动要取宽容态度等意见。福州解放后,严叔夏被选为协和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

  1951年1月,严叔夏赴京参加全国接受外资津贴大专院校座谈会,在会上与华南女子文理学院院长王世静联合提出两校合并接办的建议。2月,他任两校合并接办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4月,完成两校及福建研究院自然科学研究所、福建学院商科各系的合并工作,成立福州大学,他任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在中文系教授历代诗文选等课程。1952年1月,严叔夏正式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民盟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主委。此后几年中,他先后担任省、市人大代表及省、市政协委员,兼省政协学习委员会主任。1952年调任福州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工作。1956年8月,在福州市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上增选为市政协副主席,任上对学校教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稳定教师队伍、关心教师生活以及文艺工作提出不少建议,特别重视发展工农业余教育,还亲自审读扫盲课本,对上世纪50年代福州市文教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当时人们常赞誉说:“一个副省长陈绍宽,一个副市长严叔夏,真是君子坦荡荡,都是令人敬佩的爱国民主人士。”

  1961年后,严叔夏在福建教育学院任职。1962年9月在福州病逝,终年65岁。1984年9月15日福州市人民政府为他举行骨灰安放仪式,对他作出公正评价:“严叔夏同志的一生,是不断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一生,是热爱党、热爱祖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革命民主人士。”1994年12月17日,福建省隆重举行“严叔夏先生纪念会”,省、市领导以及民盟中央的负责人参加了大会或为纪念会题词。2002年修复建立的“严复故居”纪念馆,专门设有严叔夏展览室。

  《福州晚报》(2023年4月8日 A07版 闽海神州)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