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岫云
台湾林森公园
陶江水静静流过尚干凤港古渡口,林森亲手栽种的两棵榕树,巨大苍翠的绿伞簇拥着渡头亭。亭外30余米,一座青砖砌就的独立小屋,灰暗的门楣上方横匾写着“林森故居”(著名书法家、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写)。笔者走进青砖的门墙,迎面是一座老式平房,面阔三间,单进深五柱,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两边砖墙。
福州闽侯凤港林森故居
林森故居的原厝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林森曾几度热忱返乡,关心家乡公益事业,修道铺路,兴办中小学,却无暇顾及自家老宅,以致年久失修。上世纪50年代,故居曾毁于一旦。笔者所看见的,是村里乡亲、台胞自发筹资于上世纪90年代,购得清代木屋旧料在原址依照原貌修葺的。
台湾是林森成年后社会生活及革命活动的起点,他在台湾度过了10多年最宝贵的青壮年时代。他经常提及,说台湾是他的第二故乡。
林森,清同治七年正月十八日(1868年2月11日)出生在渡口旁的这间小屋,不久过继给叔父林道炳,3岁随养父迁到福州入学读书,光绪七年(1881年),进鹤龄英华书院(今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习。
离开鹤龄英华书院后,林森面临着几种人生选择:一是做基督教的神职人员,当传教士;二是到海关或洋行工作;三是参加科举考试,走“学而优则仕”的路子。林森志不在这些方面,受教会学校“西化”教育的林森,没被基督教化,却从中吸收了中西文化的精华营养,心中滋生了强烈的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他要去探索更多的知识,寻求祖国富强的道路。
当时台湾巡抚刘铭传大力进行台湾的开发建设,积极推行富强新政,采取了修铁路、开煤矿、设电报、开办新式学堂等改革举措,决心把台湾建成“一隅之设施,为全国之范”。这些新鲜事物,吸引了林森的目光,他的心飞向了海峡对岸。尤其是台湾中西学堂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改革,学堂既有西方教师教授科学技术,同时又有中国老师讲授中国经史等,林森欣然前往求学。光绪九年(1883年),林森考入中西学堂电科。几年的学习,培养了林森学贯中西、文理兼同的知识结构。
受“科技救国”思想的影响,光绪十六年(1890年)林森又考进了新设立的台湾电报学堂,翌年毕业后,进入台北电报局工作。由于他待人诚恳、为人稳重、办事认真、勤奋踏实,再加上他接受了多年中西教育,英语基础好,业务能力强,十分敬业,因此受到上司的赞赏和同事的肯定。
光绪十七年(1891年),林森回家与从小与他订婚的郑氏完婚,结婚后两人感情很好。他在婚后第三天,从凤港古渡口上船到马尾坐汽艇回去上班。当时闽台之间交通便捷,汽艇一日可达,新婚夫妻只在假日团聚。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甲午战败,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并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台湾民众不屈从于日倭,义愤填膺地发表誓言“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清政府命令驻台机构退回大陆,林森任职的台北电报局也在其列。林森没跟随撤退,留在台湾,义无反顾地参加了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抗日部队,投入“反割台”抗日斗争。林森学过物理和化学,懂得制造地雷的技术,他同李治安等6人组成一支地雷队,参加八卦山的战斗,后又辗转到台南继续抗日。
台湾沦陷后,林森在台湾友人的帮助下返回福州,不久,林森受聘到自己的母校英华书院教书。这期间,他以在台湾的亲身经历到处演说,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占台又企图侵占福建的野心,同时前往上海、广东、香港及日本,结交有志青年,联络革命志士,积极从事反清抗日的革命活动,并与孙中山先生取得联系。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秋,林森被清政府当局视为“乱党”通缉,幸好有亲戚事先闻到风声,催促他快快离开。林森冒险从台江码头上了一艘去台湾的轮船。轮船鸣笛正要启航时,来了一队清兵,对每个旅客进行搜查,实是冲着林森来的。一个掌鞋的师傅让林森装扮成补鞋匠,才躲过一劫。到台湾后,因为林森精通英语、会讲闽南话,口才又好,沟通能力强,他被台南法院嘉义分部录取为通译。
不久,林森接到孙中山的指示,要求他在台湾就地联络民间志士及泉、漳、客家各地宗族,以为响应。林森以职业为掩护,保护抗日志士。在法院遇到抗日志士被捕、受日本人审讯时,作为翻译的他,利用职权尽量避重就轻地翻译。当台湾同胞吃官司时,林森也极力向着自己的同胞,赢得了同胞们的信赖。同时,林森秘密从事革命活动,和杨心如、陈少白等人组建“兴中会台湾分会”,直接接受孙中山的领导。
在台湾期间,林森与当地许多同胞结下了深情厚谊,其中与台北的张少湘、台南的林志图友谊最深。
张少湘原籍福州,父亲曾是沈葆桢的幕僚,无意仕途,举家迁居台北,在延平北路开设留芳照相馆,兼营印刷。林森再次前往台湾时就住在张少湘家里。张少湘同情和支持林森的革命活动,林森以照相馆为据点,积极策划台湾革命的鼓动和组织工作。照相馆成了台湾革命同志的主要聚会所和联络站。林森离台后,两人仍书信不断。张的后人还保存着林森的一份亲笔信:“隔别二十稔,怀念时萦……甚望知友尚是健康,衣锦而还。作斗酒叙旧之乐。设我兄有意良会,何日首途,乞先函示,森当策杖相迎,舒我积愫……”张少湘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72岁去世,林森闻耗十分悲痛,亲作挽联吊唁。
林志图系台南麻豆林文敏后代,祖籍福建安溪。林森在嘉义地方法院工作时,与他渐渐熟悉,因都姓林,便以兄弟相称。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底,因为活动频繁,林森的抗日、革命者身份暴露,被日军通缉。孙中山立刻电召他回大陆,一起谋划反清大业。此时林森手上没有路费,正在发愁,林志图得知此事,特意送来一大笔经费到台北,和张少湘一起去布袋嘴雇船,再送林森上船,顺利扬帆开船后才回家。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林森当了国府主席之后,多次邀请林志图回大陆做客。直到民国十九年(1930年),林志图才由大连秘密转赴南京会老友。后林志图因家道中落,两次渡海到大陆,将两个儿子托付林森代为栽培。林森把林志图的两个儿子当作自己的后代悉心培养成才,此事传为佳话。林森用国民政府的用笺,写的“兰室清言怀古契,竹森幽趣得天和”赠给林志图的对联,至今还挂在台湾麻豆林家祠堂里。
回大陆后,考入上海海关任职的林森成立了旅沪福建学生会,创办福州阅报社。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后,林森率领福建学生会全体同志转为同盟会会员,黄花岗起义中壮烈牺牲的林文、林觉民、刘元栋等19位福州籍革命志士,大多出自福建学生会。
林森在宣统元年(1909年)调往江西省九江海关工作,设立当阳书报社宣传革命,创办商团,举办军事训练班,联络新军,为武装反清作准备。宣统三年(1911年)10月23日,他响应武昌起义,任九江军政府民政长。在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等保卫辛亥革命成果的斗争中,林森都坚定不移地紧随孙中山。孙中山两度出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与他合作的参议院、国会议长也都是林森。
65岁的林森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元旦宣誓就职国民政府主席。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5月12日,身为国府主席的林森从重庆的林园家里坐车进城,去接受加拿大驻华大使呈递的国书,途中与一辆美国卡车相撞,受伤送进医院,抢救无效去世。对台湾一往情深的林森,弥留之际,还特意嘱咐蒋介石等人:务必要光复台湾!
林森在台湾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在台湾的影响力很大。今台北市延平北路的甘谷街福德祠转弯角的房屋,就是林森每次到台北时下榻的地方。福州同乡会征求房主同意后,在此屋墙上贴一铜牌,大书“林森下榻之处”等字,以资纪念。林森逝世后,1947年冬嘉义建“青芝亭”,立碑纪念,碑文记载:“故主席林公子超,民国前十四年春,为革命渡台,任台南地方法院嘉义支部通译翌年春,应总理召返国。”迄今台湾还有不少林森的遗迹与纪念物,如台北林森纪念馆、林森公园、林森塑像等。许多县市乡镇还有“林森路”或“林森街”。台北市有“林森南北路”,高雄市有“林森一路、二路、三路”,新竹市、台中市、台南市及嘉义市等21个县市有林森街或林森路。
笔者认为,遍布岛内各级行政区域的“林森路”或“林森街”,被众多台湾民众自然地接纳与沿用,这不仅是为了纪念、缅怀林森台湾生活10年的革命历史与功绩,更是两岸人民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情缘。
《福州晚报》(2023年5月2日 A07版 闽海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