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榕城 > 文化遗产
文物|“碗礁一号”微缩瓷器:指尖上的青花瓷 17世纪欧洲社会的“中国热”
2023-09-2810:45:26来源:福州晚报

  □闽都文化-“文物在我身边”系列之① 

“碗礁一号”微缩瓷器:

指尖上的青花瓷 17世纪欧洲社会的“中国热”

  波澜壮阔的大海既孕育了辉煌灿烂的海洋文明,也无情吞噬了无数劈风斩浪的航海者,“碗礁一号”是众多沉没于茫茫大海的贸易船只之一,它被永远定格在300多年前康熙盛世的中国。考古工作者从“碗礁一号”沉船上打捞出17000多件景德镇瓷器,今天,其中的精品以《至宝通洋外——“碗礁一号”沉船出水瓷器展》的形式呈现在福州市博物馆里,吸引着一波又一波的探秘者去了解这些出水瓷器里隐藏的历史密码。

  无论是在福州市博物馆,还是在“碗礁一号”出水文物展出过的全国20多个城市,有一组宝贝总是吸引着最多观众拍摄,那就是——微缩瓷器。

1695869364231290.png

  指尖大小的青花瓷

  这组微缩瓷器为清康熙中期最具代表性的青花瓷质地,总共有12件,以各式瓶为主,尺寸最高的8.9厘米,最低的仅有5.4厘米,器型小巧、胎体极薄,轻盈剔透,釉面温润如玉,发色浓郁,是清康熙民窑青花的精品之作。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这组微型瓷器的真实写照。它们当中不仅有各式的花卉纹,还有人物纹、山水人物纹、博古纹。器形虽以瓶为主,但造型也各不相同,有凤尾瓶、柳叶瓶、象腿瓶、观音瓶,还有“碗礁一号”出水瓷器中最具代表性的葫芦瓶。

  和我们常见的生活日用器或观赏瓷器相比,这组微缩瓷器仅有指尖大小,那么疑问来了,这些指尖上的青花瓷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我们知道,“碗礁一号”上的瓷器是清康熙时期景德镇出口欧洲的外销瓷,那么这是不是海外订货的“来样加工”产品?

  福州市博物馆馆长张振玉为记者解开了谜底:数万件的瓷器中仅发现几件微缩瓷器,堪称万里挑一,它们可能是为“娃娃屋”配备的陈设品。17世纪晚期,荷兰贵妇们追逐着一种时尚,就是用微缩的家具、织品和瓷器来装饰房屋模型。这类娃娃屋并不是孩子们的玩具,而是贵族们用来向客人和亲友们炫耀的昂贵展示品。

1695869407530183.png

  17世纪荷兰社会的“中国热”

  据记载,第一件娃娃屋出现于1557年的德国巴伐利亚地区,是一位贵族王子请工匠制作送给女儿的礼物,后来娃娃屋就逐渐在王室贵族之间兴起。1670年因贵族之间通婚,德国的娃娃屋传入荷兰,在荷兰发展出有门的橱柜式娃娃屋。18世纪娃娃屋又传入了英国。

  进入19世纪,娃娃屋终于流传到城墙之外,进入了大众的生活,从此大放异彩,蔚然形成一股新兴艺术,作品的范围更是无所不包,从展示一般家庭起居至商店工厂,到带有童话色彩的娃娃屋,可以说浓缩了整个欧洲社会的吃穿用度。娃娃屋里作品的逼真和精致程度都令人大开眼界,可以说是今天备受追捧的乐高、芭比之家的鼻祖了。

  说回“碗礁一号”上出水瓷器生产出来的清康熙中期,17世纪的荷兰,阿姆斯特丹是整个欧洲最开放的城市之一,作为当年“海上马车夫”的据点,远洋贸易在带来东方巨额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艺术上的辉煌。贵妇们为了装点自己的娃娃屋,绞尽脑汁地“内卷”,专程从遥远的东方瓷器大国下单定制了这些微缩青花瓷。

  在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内,收藏着一件非常经典的17世纪荷兰定制娃娃屋,我们可从其中窥见一斑。

  整栋屋子被分为九个隔间,其中五个房间都有青花瓷的身影,包括花瓶、展示盘、大型筒瓶等。这些微缩青花瓷十分精致,品质不输于正常尺寸的青花瓷,要知道这些微缩青花瓷尺寸太小,对拉坯和雕琢工艺要求极高,足见珍贵非凡。

  这个娃娃屋里的微缩青花瓷被专家认为是康熙时期的产品,康熙青花的人物极好,尤其是仕女有着鲜明的特点,身材纤细、头却很大,风格和韵味十足。正是因为拥有了这些微缩青花瓷,荷兰娃娃屋才成为了欧洲众多娃娃屋里最特别的存在,也生动体现了17世纪荷兰社会的“中国热”。

1695869434833652.png

  “来样加工”力证“碗礁一号”的海丝路

  在今天我们都知道“碗礁一号”是一艘从中国沿海出发满载着景德镇外销瓷器踏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远洋大船。但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呢?

  揭开这一谜底的关键正是在于考古人员在这一批出水瓷器中找到了许多带盖子的高脚杯、精美的咖啡具、微缩瓷器和“克拉克”瓷盘等“来样加工”品。

  前面说过微缩瓷器是欧洲贵族给“娃娃屋”配备的陈设。咖啡具、异域风情的高脚杯展现了当时欧洲贵族生活的方式。加上众多“克拉克”瓷盘的出水足以证明了“碗礁一号”的外销船身份。

  古陶瓷专家栗建安介绍说,“克拉克”瓷的特点是在器物面上画出一朵花,在花瓣里面又画上各种纹样,形态就像开着窗户一样,所以就把它叫作“开光”样式的瓷器。在16世纪后期,这一类瓷器已经大量传到了欧洲,在一次拍卖这种瓷器的时候,当时因为人们不知道这批瓷器叫什么,所以就以当时葡萄牙人运载这批瓷器的船“克拉克号”命名,把这类瓷器叫作“克拉克”瓷,从那以后,“克拉克”瓷的名称就流传下来,成为了中国这类外销瓷的一个别称。

  古陶瓷专家陈华莎说,这种瓷盘在“碗礁一号”上发现了很多,非常薄,是花口的,另外它们的图案应该是地中海沿岸的花卉,在当时,中东和西方把这几种花卉看作是天堂的花卉,是幸福之花。

  毫无疑问,为“碗礁一号”运载的这批瓷器货物买单的是欧洲市场。“碗礁一号”沉船出水的瓷器,为研究福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提供了第一手实物佐证。它也在悄悄地告诉研究陶瓷史、对外贸易史、“海上丝绸之路”的专家学者,海底,蕴藏着无数的宝藏和谜团等待着有志之士去探寻更加深邃广阔的人类文明。

  □专家品宝

  浓缩即是精华

  ■特邀专家:福州市博物馆馆长、文博研究馆员 张振玉

  这组出水于平潭“碗礁一号”沉船的青花小瓷瓶,胎质匀净润泽、釉质纯净莹润、青花浓艳苍翠、器质精巧雅致,应验了浓缩是精华的智慧结晶:一是小而精,淘泥精、拉坯精、画艺精;二是小而巧,构思巧、设计巧、理念巧;三是小而特,造型特、观感特、用途特,精致、精髓、精品,把康熙年间青花瓷的特点、特色、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这组青花小瓶,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工匠的精湛工艺,更能体味到其独特潜质。

  (记者 管澍 林双伟)

  《福州晚报》(2023年9月28日 A13版 文物在我身边)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