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小明
后洋自然村位于福清市东南沿海的三山镇,与平潭综合实验区隔海相望,接壤海坛海峡,南北倚山,东西临海。三山的后洋郭氏宗祠坐落于后洋村北部,坐向乾巽兼亥己,始建于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由寿房第十七世孙履绅公倡建。
后洋郭氏宗祠是二层仿古建筑。
1 选址考究 钟灵毓秀
郭氏宗祠选址考究。祠堂北部有六山相连,能抵挡冬季北来的寒风,东临大海,能迎来夏日的清凉东风。祠堂左北前方地面上有大小不同的三块方形金印石,右南前方有五块桃圆形笔架石,后人认为这寓意着“升官发财,才子涌现”。后洋郭氏在此发祥,郭柏荫五兄弟陆续考上举人,形成“五子登科”,其中以郭柏荫最为显赫,故而后人又将此八块石头取郭柏荫福清话的谐音,命名为“郭八印”。
郭氏宗祠原规模宏大,祠内文物丰富,在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生产队集体使用。但在20世纪60年代,祠内的文物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而祠堂年久失修,残破不堪。后来分别在1966年和1969年,原族长元茂及各祠堂理事的带领下,合力重建祠堂后落和前落,但因经费有限,新宗祠无法再现往日的规模,文物也无法再仿制。1980年宗祠被改建为影剧院。直至2004年,在海内外宗亲的鼎力出资下,在原址基础上祠堂得以重新修建。
2004年新修的宗祠是仿古建筑,二层三进式,祠宽14.5米,进深54.65米,建筑面积793平方米,左边附属建筑260余平方米,总占地面积1800多平方米。祠前墙面仿照福清古厝建造风格,底座为六块黑色花岗岩,上墙由红砖垒砌而成。祠正面三门并列,大门门楣上写有“郭氏宗祠”,左右仪门上写有“入孝”“出悌”。前墙上方中间有多层式翘脊,脊下中有灰塑八仙过海,中左一图双龙戏珠,中右一图凤朝牡丹,中左二图松鹤万年,中右二图鹿竹同春,上左右两边坐双麒麟。
祠内屋面由十八根阴刻红底烫金字的原木大圆柱承托交叉梁,为屋面主力,层层套接,渐上渐合,形成方块式框架。祠内一进有戏台,正后方有八开雕花脱漆描金屏风式门扇。舞台后中上方为郭子仪拜寿图。二进是观众厅,后中厅上方有“清皇钦赐御匾”一面,中左前后包括左右回廊壁画廿四孝及山水花卉等图案。
三进后落内厅,祈桌上左右两旁放着后洋始祖遗像,祈桌中上方挂有远祖子仪公画像,再上方墙壁内镶嵌前宗祠大门楣“郭氏宗祠”。祈桌正中安放青花瓷香炉,香炉上写着“泽朗郭氏支祠 光绪廿九年岁次癸卯年吉立 天房二十世孙曾凖敬制”字样。香炉后是后洋始祖京略公神子牌,右后方历代失祀亡魂神子牌。后落二层回廊后排正中屹立“四朝元老汾阳王”牌匾一面,左右“文魁”各一面,前排正中立“同治帝御赠鳌峯之院”匾额一面,前排左“五子登科”郭柏心、郭柏荫、郭柏蔚、郭柏苍、郭柏芗匾一面,右“祖孙翰林”郭柏荫、郭曾矩匾一面,前排两边进士匾各一面,共计9块牌匾,彰显着后洋郭氏在科甲上的成就。
后落二层回廊后排正中“四朝元老汾阳王”牌匾。
2 派出汾阳 五子登科
后洋郭氏始祖京略公系汾阳王郭子仪后裔,京略公文行兼优,孝友之称,独冠一时。洪武七年,二世祖广生公偕父母遗骸及幼弟迁至后洋,至此郭氏族人以孝友传家,不忘祖德,开枝散叶,人才辈出。
宗祠二楼有一副楹联云:“五子登科阶三公;五福钦赐耀我族。”这句楹联描述了福州黄巷郭柏荫家族“五子登科”的科举盛事,以及后洋族人的自豪。
郭柏荫家族一脉是后洋中兴境天房之后。其先祖志麟公于明万历年间由福清后洋迁居福州省城。曾祖郭敬斋,因为家里贫穷,只好离家去军政官署当助理人员以维持生计,因勤劳肯干,所到每处都被当政者器重。祖父郭霁华,是侯官县监生,卒时70岁,敕封荣禄大夫。他为人乐善好施,积德甚多。父亲郭阶三,少时读书略涉经义,16岁开始发愤,于嘉庆七年进侯官学校学习,嘉庆二十一年在乡试中高中举人,卒时79岁,敕封荣禄大夫。母亲林桂馨乃闽县乾隆戊申科举人林春芳之女,亦是名门之后,德行高尚,持家有方,年高82岁卒,敕封一品夫人。
郭柏心,曾任永定、漳浦、浦城、南靖等地县学教谕。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举;咸丰三年(1853年)随同官军克复漳州,奉旨赏加六品衔;咸丰六年(1856年)防守省城事平,奉旨赏戴蓝翎并五品衔。咸丰八年(1858年)太平军由江西入闽,柏心极力督勇团练,后因有功晋五品衔,赏戴蓝翎。
郭柏荫,兄弟五人中官位最高。五岁就开始读书,过目不忘,遍览群经,开始习制举文;17岁时入庠学,深得老师欣赏。道光八年(1828年),郭柏荫21岁时考取举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恩科会试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峰,历任浙江道御史、山西道题、甘肃甘凉兵备道、苏松常镇太粮储道、湖广总督等职,政绩卓越,屡屡受到恤赏。荫回福州后,曾先后主持清源书院、玉屏书院、鳌峰书院,每日以诗帖教习,生徒众多,科场频频告捷。
郭柏蔚,自幼好学,和柏心、柏荫一起读书于冶山寺的翠微楼。道光十四年(1834年)考取侯官县学第一名,即乡试中举。
郭柏苍,年少时读书治学,随父经营盐课;道光十八年(1838年)取进侯官县学,道光二十年(1840年)参加恩科乡试,中举人,初任县学训导,又两次进京会试均不第,摒弃功名举业,转营生计,承盐税。1853年至1865年,太平军数度入闽,柏苍招募乡兵,训练团练,防守要隘;咸丰七年(1857年),授主事,赏员外郎衔。柏苍热心福州地方公益事业,办学校、修祠堂、疏浚城濠等,著书立说,整理乡邦文献,留下了许多颇具价值的福建地方文献。
郭柏芗,由生子监学正辩理福州团练,奉旨加五品选授南靖县学训导,改补汀州府学训导,调补平和县学训导。郭阶三夫妇年事已高,已见四子登科,因而期盼柏芗登第。而柏芗庚子至己酉都屡试不中。为告慰二老,他丝毫不敢懈怠,咸丰元年(1851年),参加恩科乡试,中举人。郭氏家族五子登科,一时间被广传为盛事。不仅如此,“兼秋(即郭柏苍)为远堂制军(即郭柏荫)介弟,兄弟五人,皆登甲乙科。子侄及孙行,后先继美,门材极盛”,讲的是郭柏荫兄弟“五子登科”之后,其子侄辈郭式昌、郭元昌、郭绩昌、郭名昌、郭传昌五兄弟再续“五子登科”的佳话。自此郭氏家族显赫一时,子孙中举者甚多,且均被委以重任。虽这一荣誉与当时后洋的前埔郭氏没有多少关系,但他们认为这是“所喜符朱谶,迁荣出此间”,科甲蝉联是后洋观音山祖墓灵气所钟。寻找到自己的根源后,名登科甲的郭柏荫兄弟子侄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居之地——后洋,出资修缮宗祠、祖墓等,这也是郭柏荫家族对后洋祖先的敬畏与缅怀之情。
祠内一进有颇大的戏台。
《福州晚报》(2023年11月29日 A08版 闽都宗祠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