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榕城 > 地名文化
地名探源|青口千家山地名探源
2023-12-1710:19:13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林依光

1702866222782285.png

宏三村摩崖石刻。

  “龙山,又名千家山,宋属闽县崇善东乡还珠里,山脉平原起凸,二屿(扈屿、宏屿)傍依,山峦起伏,仙霞氤氲,主峰古名‘塔座尾’;西拥(大义)石鼓,北倚方(五虎山)、梁(紫台山),东连穆岭,南收金鸡莲花之瑞,众峰拱卫,形如聚宝,钟灵毓秀;下接梅义之溪,聚险江,会富洋;上纳延平之水,经乌龙,过濑江,三十六湾曲回,昔灌田万亩,稻秫如云。”这是笔者在闽侯县青口镇千家山南麓的宏屿乾元宫所看到的记载。

  据地方文献记载:今青口镇千家山的地名,是由“仙霞山”演变而来。周边村庄郑、叶氏族谱均留记载。千家山还有另一个山名:阡下山。之前看到有的文章说千家山得名是因“千家墓葬”所致,笔者认为那是没有根据的。经实地考证地名,千家山应是“千家共享、万姓朝宗”的一处儒释道文化的圣地。

  宏屿是一个历经千年的古老村庄。从村里百岁老人郑长水,耄耋老人吴梅金、吴发松提供的信息得知,位于今宏屿小学红线内原是一座名为“大社”的庙宇旧址,1956年被开辟为教育用地。寺院为三进五开檐门,早已夷为平地。2022年,工程队在宏屿小学二期工程建设用地开挖地基时,出土了一块北宋时期的古碑刻,上书“报恩堂院”。同时出土的还有长4.1米、宽0.66米、厚0.16米的石横梁匾,正面阴刻“拱秀钟祥”四字,中间浮雕篆刻“凤翙”,背底阴刻“彩凤朝阳”,此外还出土了一尊古香炉。五年前修建乾元宫时,也发掘出一块古石碑,刻有“龙山天公地母,崇宁二年”碑记。今宏四村有一口古井的井石旁也镌刻有21个字,记载着这一口井是由住修龙山的寺院僧人募集资金所建。古井施工时间应为北宋建隆年间(962年)。笔者由此推断:千家山应称“龙山”。

  千家山南麓的“大社”庙宇又是指什么?据《礼记·祭法》解释,大社是古代天子为群姓祈福报功而设立的祭祀土神、谷神的场所。由此可见,这座庙宇曾经供奉“地母娘娘”。

  宋淳熙《三山志》记载:“梁贞明五年至宋绍圣二年间,还珠里尝置龙山院、报恩堂院、保福院、隐峰院等多座庙宇,儒释道信仰始兴于龙山。钱塘名僧释智圆二临讲学,并遗有诗篇忆之”。释智圆,俗家姓徐,今浙江杭州人,从八岁开始受戒于杭州龙兴寺,一生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是北宋初年天台宗佛教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文学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

  笔者在宏三村黄巷56号见到一块摩崖石刻,上有释智圆法师的《忆龙山院兼简蟾上人》五言诗:“幽景远嚣俗,重来兴未穷。钟声翠微里,刹影碧溪中。地冷庭松瘦,门闲野径通。几因深夜话,密雪下寒空。”描述了昔时龙山盛景。

  《福州晚报》(2023年12月17日 A06版 闽海神州)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