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榕城 > 地名文化
地名故事|探访于山太平古街
2023-12-2109:17:07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孙伟 葛椿

  于山太平古街是福州市历史文化名街,古街东西走向,西起新权路,东接观巷,可登于山,相传始建于唐朝,为于山白塔兴建时的辅道。

  《福州坊巷志》记录:“在总管前之东,通往观巷,有径登于山。”古街内有勉斋精舍、徐氏芸窗、郭氏支祠、天开图画楼、平远诗社等古建筑和古井、金粟台等古迹,向世人展示千年于山的历史文化和独特魅力。

  因何取名太平街,史籍记载:疑因此街与仙迹境太平公辅坊(今观巷古莲寺)相通,故名。太平古街是福州具有民俗风情的街道之一。紧连太平古街的总管前弄巷,有福州地区唯一的火神庙,和北边的镇海楼相望,这一南一北,一庙一楼,既高处监视海盗倭寇,又镇水压灾。

  太平古街中的古厝和古井

  2015年,福州市政府启动了于山北麓保护修复工程,保护修缮了太平古街6号至10号五处古厝和一处古井,分别是:平远诗社、天开图画楼、郭氏支祠、徐氏芸窗、勉斋精舍以及太平古街8号内唐代古井。

  1.平远诗社:平远台是于山最重要的文人建筑,在清代,诗人们曾三次在此结“平远诗社”。

  清朝顺治年间,平远台第一次结社,七位成员有孙学稼、许友、许珌、高兆、陈骧、陈碌、林伟,被称为“平远社七子”。

  第二次结社是在康熙年间,福州郡守顾焯与侯官诸生林衡详下文倡立骚坛,招都督李涵、太原王奕驹、太仑穆坤、长洲顾鸿典、襄平苏世禧、延安白长庚、山阴钟芝豫、云间张恒、邵武杨应翰,福州陈祖虞、林皦、郑檙新、林豫吉、林绍勋等四十余人,结社于于山平远台,时称“平远诗社”。

  第三次结社是在雍正九年,巡抚泰州赵国麟重兴平远社,林豫吉、蓝涟、郭雍、郭人麟、何瀚、李馥等均入社中。

  2.天开图画楼:在鳌峰坊南、迟清亭西,为明郑逑故居。郑逑,字世美,闽县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官致江西参政。陈寿祺《鳌峰里宅记》云:“郑少参逑子孙居里坊(鳌峰坊)三百年。其曾孙太仆逢等,抗贼死,谥民愍,其家东、西二宅,有天开图画楼,故此在坊南。”楼前有两棵老梅,以及古松、老柏、老竹等。楼三山围堂后,属进士王有为,东宅刘姓;道光间,为叶观国之孙叶修昌(旬卿)别业,当时诗人张际亮、何冠英、刘萃奎、刘庚等常宴饮于此。道光年间(1838年),楼为郭柏荫、郭柏苍兄弟所有。

  3.郭氏支祠:今太平街6-11号之间,坐南朝北,南邻戚公祠北墙。咸丰六年(1856年),郭永成首倡建立宗祠,购于山麓太平街房屋一所,郭柏荫、郭柏苍等参与,于咸丰十年(1860年)建成。郭柏苍《福州九仙山天房支祠记》云:“集十三所析于麓太平街依山小屋建祠。祠倚白云寺石壁,左右展如燕翼,宗袥安焉。得己亥、丙壬向,使西北诸峰环抱如墙。祠前一径,但似直而纾,行上两旁,去来者略远,即不可迹,水达而神不泄也。”是黄巷郭氏支祠所在。2018年10月1日,于山北坡太平古街开放,笔者前往参观,在郭氏支祠里面有一幅郭子仪像。

  4.徐氏芸窗:是对明代图书收藏家徐(木昂)、徐熥、徐(火勃)父子三人的一种凭吊。据于山风景区原主任郭斌介绍,徐熥、徐(火勃)的故居和藏书楼的遗址,在于山北麓的古莲寺东侧。此次重建徐氏芸窗、天开图书楼,就是让福州人了解当年的历史。

  5.勉斋精舍:在于山北麓,观巷仙迹境旁,即古莲寺一带。黄榦(1152-1221),字直卿,号勉斋,长乐人。受业于朱熹之门,得其所传,卒谥文肃,著有《黄勉斋先生集》。黄勉斋先生《与郑成叔书》云:“投老来归,先庐无可栖宿,得法云寺僧寮数间,葺诒居之。”郭柏苍云:“今观巷仙迹境旁,皆勉斋先生旧宅。”综上记载,观巷仙迹境址,今古莲寺西向为太平街,其南面即于山法云寺(白云寺),与太平街接近,甚合史载勉斋精舍旧址。

  6.古井:在万岁寺隔垣,砖砌。2016年在太平街郭氏支祠恢复建设中,古井被挖掘重现,为双井口,经清理井底填埋物,井深约十六米,并有泉水涌出,疑为建白塔工程取水使用,为唐井。

  太平古街经过2016-2017年建设,建筑设计方案沿用了明、清建筑风格,保留了500-600年前福州街巷的古色古韵,以全新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在这些景点中,最有历史价值的是当前位于太平街郭氏支祠内的唐井。还有,在于山北坡太平古街上,抬眼就能看到白塔的清晰塔容,被誉为于山最佳打卡点。

  太平古街中的金粟台题刻

  2023年7月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于山摩崖题刻之“金粟台”入选,这是于山现存摩崖石刻唯一入选的。

  金粟台,位于福州白塔西北侧50米,走出即太平古街,为于山24奇景之一。此处有一堆巨石层层叠叠,高约13米,底周长33米,多系一块大石头自然开裂而成,形状仿佛大金粟顶上石块平整成台,有宋代福州太守元绛篆书题刻“金粟台”标识。因当时台旁定光塔(白塔)中供有闽王王审知塑祀的金粟如来佛像,故名。元绛,字厚之,钱塘人,1030年进士,1062年知福州,官终太子大保。《竹间十日话》云:“金粟台,篆书,一尺七寸,嘉祐间知州元绛书。”后来,元绛的侄儿元积中继任福州太守,绘制金粟佛缘于台侧。

  金粟台“群龙共舞榕”生长在岩顶岩石隙间,共5株。其中东向、西向各2株,均为水榕、小叶榕。榕树根在岩石间攀爬,连体交融,形状奇特。北向1株,为笔管榕。树龄由百年至千年不等。高度不超过15米,但枝干舒展,枝繁叶茂。五株古榕数十根枝干,弯弯曲曲,似蛇似龙,相互交织,形成群龙共舞榕,冠幅直径四五十米。“群龙共舞榕”进入榕城十大奇榕名录,为二级名木保护。

  金粟台古银杏,位于金粟台标识东段20米道路旁,二级名木。金粟台西侧古樟,位于金粟台标识北向30米处空旷地面。胸径1.21米,树高15米,冠幅15米,二级名木。金粟台东侧古樟,位于金粟台标识东北向40米处格致中学内。胸径1.18米,高15米,冠幅16米,二级名木。

  金粟台现有十余段摩崖题刻中,宋刻五段,以宋宫廷音乐大师陈旸、词人张元幹伯父张励深所刻为著。陈旸等题刻在金粟台东向,楷书,文:“政和三年闰四月初十日,闽清陈晋之、温陵李子中、林宪、江昭远、临章吴可权、三衢祝远权,会饮高明轩。”陈晋之,名旸,闽清人,曾著《乐书》,任过讲仪司礼乐官、礼部侍郎等职。吴可权,名与,漳浦人,时任福州怀安知县,家中藏书2万卷。

  《福州晚报》(2023年12月21日 A16版 闽海神州)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