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党史纵横 > 回忆实录
福州军休干部口述历史|徐英修:如果有来生,我还当解放军
2024-01-1110:28:30来源:福州日报

  福州军休干部口述历史(17) 感激党和国家、部队的培养

  徐英修:如果有来生,我还当解放军

1.jpg

徐英修两口子都已经“光荣在党50年”。本报记者 池远摄

  人物档案

  徐英修,男,1934年10月出生,1951年3月入伍,1954年3月入党,现为福州市凤岭军休所军休干部。

  1951年3月,我报名参加了辽宁新金县(现为大连市普兰店区)军政干部训练班。我当时虽然只有小学学历,但文化程度相当于初中生。接受培训后,我被分配到辽宁省边防第三分局貔子窝边防派出所当检查干事,边防派出所次年改为公安62团貔子窝边防工作组,1953年4月归建公安18师53团。

  1955年3月,我奉命“调学”。当时全团调了2人,后来才知道全军一共调了400人,其中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志愿军200人,解放军(含公安部队)200人,都有一定文化基础。但我们没有去军校,而是成立我军第一支炮兵仪器侦察营,我在侦察营测地气象连当测地兵。

  作为当时全军唯一的炮兵仪器侦察营,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在向敌人炮击前,精准测量出敌人军事设施的数据,如敌方与我方炮火的距离、坐标、密位等,为我军炮火打击提供数据支撑,提高命中率。测地工作有一定危险性,也比较艰苦,但对我们来说不算什么,比较困难的是学习天文测量、应用数学几何、三角函数等知识,这些都是我以前没有学过的。我的文化程度不高,只能牺牲休息时间一遍遍地学,硬是靠死背、硬啃才最终学会。

  1955年11月,我调到南京军区炮兵仪器侦察营测地所,开始接触测地工作。测地所带着测地的一整套仪器一路南下来到福建,在福州接受叶飞将军的检阅,随后前往厦门。之后一段时间,我和战友主要在厦门岛和黄岐半岛之间标杆、测量、计算,为建立福建沿海炮兵控制网测量精准数据。白天,我们要爬上最高的山头,实地测量山头的经纬度,并扛上水泥桩,埋下岾标点。夜里,我们精心计算、绘图,每一个岾标点的经纬度都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数。

  知识就是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在貔子窝边防工作组的时候,上级曾要求我们测量辖区海岸线的直线、曲线距离,当时我们没有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也没有仪器,就只能从当地渔民那里找来渔网线,拉着做好标识的线一步步地测量,用这样的“土办法”耗时3个月才完成。自从学了测地后,只要有地图,我通过运算公式仅用1个小时就能准确算出来。

  1958年7月18日,我所在的测地部队接到任务,要到厦门前线去。因夏季大雨,冲断了泉州大桥,在泉州耽搁一晚后,部队抵达厦门,驻扎在某地一个小码头,主要任务是测定炮阵地、观察所、声测站、雷达站等军事设施的坐标和高程以及敌人航空座标、指挥所定位等,赋予火炮和观测器材的基准射向,加密炮兵控制网,我们很快就完成了测地任务。

  后来,我先后三次进入中央第一警察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系统学习了军事理论和政治理论知识,对我实际工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

  我从1951年入伍到1990年退休将近40年。回想在部队的日子,党和国家、部队培养和造就了我,帮助我树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教会了我文化理论知识,给了我幸福美好的生活,我内心充满感激。如果有来生,我还当解放军。

  (徐英修口述,吴云哲、郑立、记者曾建兵整理)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