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榕城 > 榕城影音
志说闽都|福州历史上的科举文化
2024-01-1115:55:15来源:福州市委党史方志室

欢迎收听由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推出的《闽都风华——闽都文化》。

福州历史上科举人才辈出,曾经分别出现过连续三科状元都是福州人、同一届科举前三名被福州人包揽的文教奇迹。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福州历史上的科举文化。

福州古代教育由来已久,南北朝时期,就有阮弥之等官员大力推广教育。隋唐以后,随着中国科举制度产生发展以及全国经济中心的南移,福州的文化教育逐渐兴盛,唐朝管元惠、李椅、常衮、五代王审知兄弟的兴学活动为福州教育科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唐神龙二年,福州地区的薛令之考中进士,是福建科举“破天荒”之事,士子们参加科举考试和进士及第的人数也逐年增多,韩愈曾经称赞福建的文化教育人才可以与中原发达地区相媲美。

两宋时期,闽都教育科举都处于全盛时期,官学与私学并举,读书风气浓厚,科举兴盛。吕祖谦有诗“路逢十客九青衿”“巷南巷北读书声”,形容福州文风、学风之盛。宋乾道二年至八年(1166—1172),连续三届科举考试的状元都是福州永泰人,分别是萧国梁、郑侨、黄定,他们以“一县七里三状元”打破科举史记录,史称“三科三状元”。宋嘉定元年(1208)科考,该科的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也全是福州人,分别为侯官郑性之、福清孙德舆、侯官黄桂,被称为“一榜三鼎甲”。

明清两代,福州的教育科举依然久盛不衰,举人、进士数量遥居全省之冠,也产生了一些让后人津津乐道的科举佳话。如林浦林氏家族参加七次科考,得中八位进士,世称“七科八进士”,螺洲陈氏家族陈承裘的六个儿子都考中进士或举人,人称“六子科甲”,黄巷郭氏家族郭阶三的五个儿子也分别考中进士、举人,有“五子登科”的美誉。当时书院成为教育的主体,大量学子在书院里读书求学。清代福州鳌峰书院、凤池书院、正谊书院、致用书院并称四大书院,培养了林则徐、梁章钜、陈宝琛等一大批杰出人才。

据《中国历代州府进士、状元总数排行表》统计:福州府以进士4100人排名全国第一,还以状元26人排名全国第二。

闽都科举文化的兴盛,得益于历代主政官员的大力推动,得益于先贤士人开创的闽学风气,还得益于刚正不阿士臣培养的天地正气。历代福州优秀学子好学上进、秉性耿直、忠贞报国的作风对今天的福州人坚定文化自信、勇立时代潮头、致力民族复兴发挥着重要的精神传承作用。

本内容由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喜马拉雅福州服务中心共同推出。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