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榕城 > 地名文化
闽都地名趣谈|话说“洪塘”
2024-01-2709:31:20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林山

  洪塘,是个地名。奇怪的是许多地方都爱用。从福州城区东行或西去,都可以在路上看到“洪塘”的地名牌。马尾区的亭江镇有个洪塘村,连江县的长龙镇也有个洪塘村,不过现在叫洪峰村。还有一个,是仓山区建新镇的洪塘村,现在叫洪塘社区。田野调查加查阅资料,发现最后这位才是洪塘家族的“老大”。亭江和长龙的“洪塘”,都是因为从建新洪塘先后迁移去的林氏族人,为不忘老家祖地,将新居住地取名洪塘。同理,出家人也不忘祖,福清黄檗寺隐元禅师在日本京都建寺,也取名黄檗寺。当然,闽清黄乃裳率福州十邑乡亲下南洋垦殖,取名为“新福州”,又有新意。

  建新的洪塘,地处福州西郊,是闽江的下游进入省城的古渡口。有一首福州传统民谣《月光光》,是为这个洪塘专属定制的。制作人是唐朝福建观察使常衮。他为启蒙乡民,教化百姓,用当地方言编写了这首歌谣。当年,他船泊洪塘去至城里上任,要乘竹排过洪江,沿途经过串珠式池塘,印象是很深的。于是就有了“月光光,照池塘,骑竹马,过洪塘。洪塘水深不得渡,娘子撑船来接郎。问郎长,问郎短。问郎此去何时返?”因为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很快传唱开来,乃至于各地都有仿制传诵。

  或因为池塘多,又滨洪江,称洪塘比较恰当。不过,福州当地人说起来是“黄塘”(音huan tang),而不是“洪塘”(音hong tang)。搭竹排过渡是以竹代马,称“骑竹马”,与“青梅竹马”又不一样。

  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洪塘古渡在水运交通为主的时代,是周边乡村往来福州的重要交通枢纽。人流物流在这里潮涨潮落,以洪塘古街为中心,俨然成为一个小都市。《闽江金山志》介绍金山寺历史上有八景闻名于世,领军的就是“洪塘古渡”,然后是洪塘地域的石仓秋烟、妙高钟声、半洲渔火、云程石塔、岊山风帆、环峰夜月、旗麓斜阳等。名胜主要有妙峰寺、独山真人庙、燕山祖殿、石仓园、状元府、瓦埕塔、张经祠堂、西坛忠烈祠、洪山寺等。而金山塔寺更是古代福州著名的旅游胜地,有朱熹撰写的楹联:“日夜长浮,不用千篙争上水;乾坤屹立,独能一柱砥中流。”

  地灵人杰,洪塘地区人文荟萃。从唐元和十四年(819年)陈去疾中进士,至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曾福濂名列进士榜,共出29名进士。仅明代,就有“一状元、三尚书,五十七举人进士”。著名的有明代七省经略使、兵部尚书张经,闽剧始祖曹学佺,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状元翁正春等,用《闽江金山志》的说法是:“洪塘前朝人物之盛为吾闽之冠而最彪炳者。”

  说洪塘是闽剧的发源地,许多人都有印象。明末礼部尚书曹学佺,退休后在洪塘石仓园创建闽剧的前身——儒林班,被尊为闽剧的始祖。而提起“洪塘箆梳”,现在人们大多无感,当年它可是家喻户晓的名牌货。洪塘的林厝山,就因为明代郭厝里郭界三首创制作的大量箆梳,放在山崖上晒而得名“蓖梳山”。

  《福州晚报》(2024年1月27日 A07版 闽海神州)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