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闽都文化 > 鼓岭文化
鼓山史话|梁章钜:流连鼓山结联缘
2024-02-1910:55:19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林山

20240219_A08_01_15.jpg

林振寿/摄

  梁章钜是福州人,清嘉庆年间进士,曾任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家住三坊七巷的黄巷。在家,梁章钜有时会去鼓山游玩。鼓山是福州最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山,梁章钜的《鼓山绝顶望海歌》就很抒情:“千山万山列眼底,倚天空碧不知止。眼中沧海小如杯,海上浮云白如纸。流虬一发来青青,鲲身隐约浮东宁……”

  梁章钜登鼓山,一定要到灵源洞喝水岩,这里有他心心念念的巨幅对联摩崖题刻。鼓山灵源洞两侧,荟萃了自宋以来的摩崖石刻300多幅,约占鼓山现存摩崖题刻的一半。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宋代书法家蔡襄、宋室皇族赵汝愚、理学家朱熹、民族英雄李纲等的题咏石刻。

  一

  摩崖题刻多,摩崖题联则比较少见,尤其是摩崖巨联。在喝水岩灵源洞的南侧,深涧峭壁巨石上素面朝天,刻着一副摩崖大字联(如图):

  爵比郭令公,历中书二十四考;

  寿同广成子,住崆峒千二百年。

  这副联,共24字,高460厘米,宽90厘米,书写者署名是“鄱阳洪革”。

  联中的郭令公,即郭子仪,唐时任中书令,曾主持官吏考绩24次。后人常用“二十四考”比喻德高任久的望臣。广成子,传说中的神仙,居崆峒山中,寿命长达1200年。

  这副对联,似是赠联,寄寓了作者对受赠者的良好祝愿。上联祝愿其仕途得意,德高任久。下联祝福其无忧无虑,长生不老。联句平仄工整,气势磅礴,是古今罕见的大字联和摩崖石刻珍品,书法也可圈可点。梁章钜一看到这副摩崖石刻对联,就很喜爱。他在《楹联丛话·胜迹》中有个记载:

  福州鼓山喝水崖之侧,削壁深涧中,有摩崖大字一联云:“爵比郭令公,历中书二十四考;寿同广成子,住崆峒千三百年。”字势雄伟,每字高宽将及二尺,余尝拓得一纸,竟无悬挂之处。

  按:吴炯《五总志》云,李义山尝谓温飞卿曰:“近得一联,‘远比邵公,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偶句。”温应声曰:“何不云‘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记得宋人亦以“二十四考中书令”,对“万八千户冠军侯”为巧,此则以神仙对富贵语,更阔大矣。(与现存石刻略有不同。按照联律,上下联一般不用重复的字。“二十四考”与“千二百年”都有“二”字,似有误,或应为“千三百年”。)

  梁章钜说他很喜爱这副对联,也很欣赏这对联的字,就专门请人到鼓山拓摹回家。但由于这副对联实在太大了,家中没有地方挂得下,始终无法挂起来,非常遗憾。说起来,这么好的对联还是刻在这名山之上,铺张天地之间,任古今南来北往的游客欣赏品味最好。

  二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鼓山的摩崖题刻可是有十足的含金量。来鼓山的历代名公巨卿、文人墨客都喜欢在山上留下墨宝。如今这里还留有629段摩崖题刻,楷、行、草、隶、篆等各种字体都有,是一座石刻书法宝库,可称为“东南碑林”。其与观众的零距离和互动,则是陕西西安“碑林”不可比拟的。

  梁章钜出身书香门第,喜欢读书做学问。如果说从政是他的职业,那么著书更是他勤敬有加的终身事业。在有清一代官员中,他的著述可能是最多的。林则徐点赞他在当时“仕宦中,著撰之富,无出其右”。

  梁章钜70岁生日时,他的好朋友王淑兰撰写了一副寿联祝贺:

  二十举乡,三十登第,四十还朝,五十出守,六十开府,七十归田,须知此后逍遥,一代福人多暇日;

  简如《格言》,详如《随笔》,博如《旁证》,精如《选》学,巧如《联话》,高如诗集,略数平生著述,千秋大业擅名山。

  这副寿联跟鼓山摩崖巨联相比,后者是疏可走马,天马行空;此联密不透风,就是一份出色的履历表和成绩单,概述了梁章钜一生的著述和功业。从政方面,梁章钜20岁中举,28岁进士,44岁入直军机处,48岁出任地方官员,62岁任巡抚,67岁辞职。做学问方面,梁章钜一生勤于著述,涉猎广泛,内容题材极其丰富。精炼睿智的有《古格言》,详尽优美的有《退庵随笔》,广征博引的有《论语集注旁证》,精妙实用的有《文选旁证》,创新巧制的有《楹联丛话》,高雅大气的有《藤花吟馆诗钞》,等等。实际上,梁章钜的研究领域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考证实录、笔记丛谈、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各个方面,许多著述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

  梁章钜喜欢楹联是前无古人的。在广西巡抚兼署学政任上时,梁章钜花两年业余时间,广泛搜辑楹联资料,编撰完成《楹联丛话》巨著共十二卷,收入联话600余则,涉及联人数百,作品上万。他编著的《楹联丛话》《楹联续话》《楹联三话》《巧对录》等系列著作,创立联话文体,填补了我国文学理论的一个空白。梁章钜是我国楹联理论开创者、楹联大师,当代中国联坛最高奖即以“梁章钜”命名。

  三

  在灵源洞,还有摩崖题刻文体是对联的。有一副同盟会会员徐启祥在民国壬申(1932年)暮春的题联:

  松涛一枕醒尘梦;

  岩石三生证佛缘。

  徐启祥是广西吉二里垌心村(今桂平市木圭乡竹社村)人。孙中山在广州就任临时大总统、大元帅时,他在元帅府工作。其祖父徐麟州曾任澎湖县知县,因驱倭寇有功升署台湾知府。其父徐润生在平南城厢,桂平江口开设作坊店铺多间,家道殷富。三生,指“三世转生”,即前生、今生和来生三世。

  也是在灵源洞,同样是说梦,来自宁波鄞江的修隐廔,在石壁上题写了“浮云”。并以此为冠首,题了一副联:

  浮生若梦,何必梦中更寻梦;

  云出无心,得留心住便皈心。

  那是民国丁卯年,也就是1927年夏月的事。上联“浮生若梦”是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的句子,下联“云出无心”出自苏轼的《哨遍·为米折腰》。这似乎也是集句,但作者接着抒发了自己独特的情感。

  同样是说梦,在灵源洞西边更衣亭东侧石壁,有王寿如的题刻:

  人生如春梦;世界一剧场。

  落款为:辛未重游,王寿如集句并书。

  王寿如,别号松涛,山东省朝城人。集句,这里指集句联,是一种对联的创作手法。上联集自梅兰芳演唱的《贵妃醉酒》“人生在世如春梦,且自开怀饮几盅”。南宋词人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在这里,作者借用了别人的感慨。如明朝李贽《焚书·杂说》道:“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

  在达摩洞左上侧岩壁,有同治丁卯年,善甫长庆的对联题刻: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四

  除了摩崖石刻,还有一副刻在石柱上的对联,非常特别。那是在鼓山涌泉寺的山门亭。据说原来山门是明天启五年(1625年)曹学佺建的,有“入佛境界”石碑和“无尽门”古额。清顺治三年(1646年)被台风吹倒,顺治七年(1653年)里人邓文美重建并题“无尽石门”竖匾。山门为正方形亭式,不设门扇。山门亭石柱有联:

  净地何须扫;空门不用关。

  这副由释元贤撰并书的对联在华夏众多名刹的山门联中最为奇特。

  “净地”“空门”含意双关。首先,字面上是说,干净的地面,不用去扫。其实也没有东西可扫。空洞无物的门,不用去关。其实也没有门可关。联系到这是寺院的山门联,就有宗教专业术语的解读。“净地”指佛教“净土”,本来就干净无垢,何须打扫?“空门”即佛门,地、水、火、风之四大皆空,如去如来,无遮无碍,关它做啥?

  这副对联奇特,还有一个所在地理位置的缘故。涌泉寺山门建在山坡口,前面是一条红墙夹青石路的通道。山风直冲而来,吹去落叶闲草,省去人扫之力,所以“净地何须扫”。夏秋之际,台风频频,早先山门多次被刮倒。后来,索性连门都不设了,因此“空门不用关”。

  这副对联还是“冠头联”,上下联分别冠“净”“空”两字,以纪念涌泉寺第118代住持净空方丈。同理,净空藏骨塔的对联是:“刮摩心地净;解脱世缘空。”

  山门亭石柱上还有特殊的对联。一副是:

  弘菩提之愿;开入圣之门。

  内容佛系,特殊的是落款:“台湾阿缑新东势信士李盛福敬献、释今香书。”表明这是来自宝岛的信众所为。同样,落款“台湾台南厅武庙街信女林朝姑敬献”的石柱联:

  石鼓喧海岛;灵泉润寰区。

  满载台湾同胞虔诚的祈望。

  梁章钜的《楹联丛话·胜迹》还记载:福州鼓山之涌泉寺,建自唐时,蔚然名刹,而楹联多彼氏家言,兹录其稍雅者,如山门弥勒座联云:“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是甚么来由。”法堂联云:“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斋堂联云:“五夜工夫,铁脊梁将勤补拙;二时粥饭,金刚屑易食难消。”

  “日、年”楹联是清初福建按察使王廷珍的作品。而大雄宝殿有副楹联,是清光绪八年(1882年),台湾彰化林本堂敬献的:

  象教海滨来,主讲木鱼喧十地;

  龙灵天半伏,探奇石鼓冠三山。

  而另一副楹联则是林本堂同乡的林锦荣“谨献”:

  青简遥传,历唐宋元明,天兴象教;

  绿榕环护,合东西南朔,佛镇龙灵。

  天王殿楹联是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台湾新竹花翎侯建道拱辰郑树南敬献的:

  世界大千,瞻微笑道容,愿众生皈依此地;

  法门不二,礼圆隆宝相,看名山高占全闽。

  同年,台湾基隆许松泉、许松英同敬献的是韦驮殿楹联:

  护法安僧,亲受灵山咐嘱;

  降魔伏怨,故现天将威风。

  《福州晚报》(2024年2月19日 A08版 闽海神州)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