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闽都文化 > 孝廉文化
左海清风 孝廉故事|郑丙:三朝重臣 忠孝报国
2024-02-2114:51:20来源:清风福州

长乐区金峰镇·郑丙

他是宋高宗、宗孝宗、宋光宗三朝重臣,刚正不阿,知人善任,注重培养引荐人才。南宋文学家张孝祥曾称赞道:“提点刑狱王君彦洪、提举常平郑君丙、知州事张君松……环三君之巡属,整整称治。”

1708498491167236.jpg

郑丙塑像

郑丙(1121—1194),字少融,福州府长乐县十六都(今福州市长乐区金峰镇)人。历任南宋建州教授、国子监主簿、监察御史、荆湖北路刑狱、提举湖南常平茶盐、台州崇道观主管、成都总运判官、礼部员外郎、庆王府直讲、提点广东刑狱转广西路、端明殿学士等职。

郑丙以直谏闻名,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孝宗即位后下诏广求直言,郑丙上书,建议朝廷应“从谏、远佞、勤政、用人、裕民、练兵”。淳熙六年(1179),郑丙上书列举时政“五弊”:一曰取士之弊,代笔传义公行,富人以贿得科第;二曰养兵之弊,冒名寄籍,缺额不补,懦弱不汰,一有草窃,辄动御前之军;三曰理财之弊,以横敛、预借、重折、苛政为能;四曰刑狱之弊,故纵大辟,淹留奏案;五曰荐举之弊,非权要请托,则谬举亲旧。孝宗赞许采纳,榜选德殿御屏上,直拜中书舍人。淳熙七年(1180)任吏部侍郎,仍兼外制。淳熙八年(1181)转中大夫,兼给事中。郑丙感恩知遇,更秉公论事。

淳熙十年(1183)二月,进龙图阁学士,知建宁府,移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不久请祠,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秩满再提举隆兴府玉隆万寿宫,转通奉大夫,起知泉州府。郑丙为官,以廉律己、以勤治事、以公处人、以德服人,平易近人又疾恶如仇,奸邪者不敢私行贿赂。

郑丙执法甚严,有人劝他稍宽些。他说:“我本非一定要用严刑治民,但我从来憎恨作恶之人,岂可因保持晚节而失去所坚持的原则呢?”

1708498712507707.jpg

郑丙重视教育的意识早已有之,而且与践行孝道密切相关。25岁时他高中进士,不久任建州教授,任上大力推行孝道。

郑丙的父亲常常修书,教诲他莫忘家乡父老养育之恩,行有余必报效桑梓。当时家乡长乐僻在海隅,屡受风雨侵袭,时有灾荒年月,郑丙想到自己由于父亲开明,有机会拜师访友苦读诗书,才跳出农门进入仕途,而儿时的许多伙伴还是过着耕海犁园的艰苦生活,就决心在家乡开办一所书院,让更多的人读书改变命运。

三年任满,他告假回到家乡,禀过父母,就找父老和朋友商量。经过几天时间的寻找, 发现在离村庄不远的山脚下有一处寺庙,已空置一段时间,环境僻静,适合用作书斋。由于寺庙破损严重,要进行彻底修葺,改造所需钱款主要由郑丙出,不足部分也由郑丙出面向好友、乡绅募捐。为了便于教学和生活,大家合力在书院旁边挖了一口井,井水甘甜清冽,源源而出,就把它命名为“达泉”,取人才练达、层出不穷之意,并将书斋叫作“达泉书院”。时人赋《达泉记》以记盛况。

此后,郑丙虽长期宦游全国各地,仍时常飞书询问书院情况,每年都捐款供书院使用。在郑丙的主持下,达泉书院异军突起,成为长乐北乡培养人才的重要摇篮之一,培养名士达70多人,其中进士9人,为世人称颂。

南宋乾道乙酉年(1165),郑丙任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这个职位很有实权,掌义仓免役、给卖钞引、通商阜财、河渡水利等事务,并有监察、举荐各州官吏之权。郑丙到任后,正是战乱时期,就与提点刑狱王彦洪、知州张君松一道,立即整饬军情政务,同时授命衡州教授苏总龟,让他马上修葺书院。不久书院修成,战乱也结束,环视衡州地界,整齐严谨,太平无事。

南宋文学家张孝祥曾经写过一篇散文《衡州新学记》称赞郑丙。他在文中写道:“石鼓之学,据潇、湘之会,挟山岳之胜。其迁也,新室屋未具。提点刑狱王君彦洪、提举常平郑君丙、知州事张君松,皆以乾道乙酉至官下,于是方有兵事,三君任不同而责均,虽日不暇,然知夫学所以为政,兵其细也,则谓教授苏君总龟,使遂葺之。居无何而学成,兵事亦已,环三君之巡属,整整称治。”

文中的石鼓之学即石鼓书院,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山,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书院之一,宋景祐年间与应天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并称全国四大书院。张孝祥认为,郑丙三人在军情紧急之际,仍然不忘办学,使施政与兴教合而为一,治兵有功且治学有成,值得称道。

800多年来,郑丙廉洁自律、忠孝报国的精神像源源不断的泉流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猴屿人,他们始终谨守先人为人处世的原则,秉承郑丙清廉忠孝之风,恪守本分,爱国爱乡。如今猴屿村里,一条笔直的“番客家道”文化街,布置着“一代廉吏郑丙”“《郑氏规范》家风家训”“廉语走廊”“家风万里”四个主题,孝廉文化和清风新俗无处不在。历代先贤勤耕雨读留下的孝廉家风,流淌在郑氏子孙的血脉里。

点评

郑丙是南宋三朝重臣,秉公论事,政绩显著,长乐县志列入名臣褒扬。他行孝立学,刚正勤廉,举贤荐能,知人善任,他所推荐的官员许多都成为国家栋梁。他敢于直谏,建议朝廷应“从谏、远佞、勤政、用人、裕民、练兵”,实乃资政良方。

(来源:《左海清风:福州孝廉故事》)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