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闽都文化 > 话说闽都
台胞寻根工程|林森故居:统一大业 家国情怀
2024-03-1515:13:09来源:福州晚报

他以台湾为第二故乡,榕台多处留遗迹

林森故居:统一大业 家国情怀

1710486950403322.png

位于闽侯县祥谦镇凤港村的林森故居。

1710486963116709.png

林森故居里的林森塑像。

  在闽侯县祥谦镇凤港村,有一砖木结构的老式平房,门楣上方横匾写着“林森故居”。福州人林森毕生为爱国运动、祖国统一而奋斗,他积极投身“反割台”斗争,进行抗日活动,临终遗言不忘“光复台湾”。

  林森在台湾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台湾人民也没有忘记林森,至今在台湾还有不少林森的遗迹。林森故居近期被列入福州首批“台胞寻根示范点”。本报《台胞寻根工程》专栏第十期,讲述林森的家国情怀。

  投身“反割台”斗争

  临终不忘“光复台湾”

  林森早年在台湾求学、工作多年,参加过台湾的抗日活动,与台湾同胞结下了深厚情谊,台湾可谓他的第二故乡。

  当时台湾巡抚刘铭传大力进行台湾的开发建设,于1887年创办台湾西学堂,在台湾开风气之先。林森欣然前往求学。1890年,他又考进台湾电报学堂学习,毕业后在台湾电报局任职。

  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台湾被迫割让。清政府命令驻台机构退回大陆,林森任职的台北电报局也在其列。但满腔爱国情怀的林森却留了下来,义无反顾地投入“反割台”斗争。台湾沦陷后,林森回到福建,以自己在台湾的亲身经历四处演说,并结交有志青年、联络革命志士一同抗日救国。

  后来,林森因被清政府通缉又返回台湾,以法院通译职业为掩护,保护抗日志士。经杨心如等人介绍,林森加入兴中会。1899年,孙中山召他回大陆商议反清大计,林森才离开台湾。

  台湾是林森成年后社会生活及革命活动的起点,他是台湾那段跌宕起伏历史的见证人,也是建设台湾、守护台湾的热血青年。

  1903年,林森在上海成立旅沪福建学生会时,亲自发展来自台湾的林薇阁、蔡法平为福建学生会会员。1932年,林森宣誓就职国民政府主席。1943年,对台湾一往情深的他,弥留之际还特意嘱咐蒋介石等人:“务必要光复台湾!”

  感念林森革命功绩

  台湾留有不少遗迹

  在台湾期间,林森与当地许多同胞结下了深情厚谊,其中与台北的张少湘、台南的林志图友谊最深。

  张少湘原籍福州,父亲曾是沈葆桢的幕僚,无意仕途,举家迁居台北,在延平北路开设留芳照相馆,兼营印刷。林森再次前往台湾时就住在张少湘家里。张少湘同情和支持林森的革命活动,林森以照相馆为据点,积极策划台湾革命的鼓动和组织工作。照相馆成了台湾革命同志的主要聚会所和联络站。

  林志图祖籍福建安溪,林森在嘉义地方法院工作时,与他渐渐熟悉,因都姓林,便以兄弟相称。1899年底,林森的抗日、革命者身份暴露,被日军通缉,孙中山立刻电召他回大陆。此时林森手上没有路费,林志图得知此事,特意送来一大笔经费,还亲自到布袋嘴雇船,送林森上船。

  林森对台湾一往情深,念念不忘,而台湾人民也没有忘记林森。至今在台湾还有不少林森的遗迹。

  在台北市延平北路的甘谷街福德祠转弯角的房屋,是林森每次到台北时下榻的地方。福州同乡会征求房主同意后,在此屋墙上贴一铜牌,大书“林森下榻之处”等字,以资纪念。1947年冬,嘉义县建了一个“青芝亭”,立起纪念碑以纪念林森。

  迄今,台湾还有不少林森的遗迹与纪念物,如台北林森纪念馆、林森公园、林森塑像等。许多县市乡镇还有“林森路”或“林森街”,这些不仅是对林森革命功绩的纪念,更反映了两岸人民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情缘。

  两岸交流活动频繁

  弘扬林森爱国精神

  近年来,两岸围绕林森举办的研究和交流活动频繁。自1998年始,台湾学者持续参加大陆举办的林森研讨会。

  1998年8月,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与厦门大学历史系联合召开“海峡两岸林森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包括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学者,这也是两岸学者对民国元老林森的首次共同学术研讨。

  2011年10月,第六次林森研讨会由福建省社科联和林森研究会举办,海峡两岸有关专家学者共计180多人参加论坛;2018年,纪念林森诞辰150周年活动在北京举行,海峡两岸400余人参加活动;2023年11月,福建省林森研究会以“林森与祖国统一”为主题,举办讲座、图片展、座谈会等活动,弘扬林森的爱国主义精神。

  如今,位于闽侯县祥谦镇凤港村的林森故居、林森公园,位于仓山程埔路的林森公馆,已成为两岸民众寻根溯源、缅怀林森、感悟爱国精神之地。

  (记者 马丽清 林双伟)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