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闽都文化 > 话说闽都
寻味乌石山
2024-04-1510:49:40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林山

20240415_A08_01_64.jpg

清尘岩石刻

  乌石山,福州古城的第一护山。春日登乌石山,欣赏美景,桃红榕荫,草长莺飞。在饱览自然风光的同时,还可以阅读散布山间石上,自唐代以来的名人雅士留下的三百多方摩崖石刻。

  移步换景是生态,看来读去是文史。寻味山间,有青草的味道,泥土的味道,阳光的味道,更有花的香……春天的味道。来到山上清尘岩前,一方行书摩崖石刻就跳入眼帘:

  崇宁五年二月癸酉,提点刑狱乔世材、提举学事朱英、知郡事叶棣同游乌石山诸寺,会食横山阁,晚归。

  恍惚间,寻觅到美食的味道。

  这是1106年早春的一篇游记。短短的40个字,信息量却蛮大的。几位官员,一起来乌石山赏春。他们的级别可不低,有福建路主管司法监察的乔世材,有负责福建文化教育的朱英,还有福州地方最高阶首长——郡守叶棣。他们游览了山中几座寺庙,或许随缘烧了香,跟方丈或道长聊了聊天。最后在横山阁吃了饭,晚上很迟了才下山回府。游记的作者没有直接署名,可能是游春的官员,更可能是随行的文职人员。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由此知道,当时乌石山上有家食府,叫横山阁。这是将近千年的“老字号”啊,如果还在的话。

  横山阁在哪里呢?郭柏苍编撰的《乌石山志》说:“在仁王寺。天福二年,闽连重遇建。”晋天福二年是937年,也就是说,算起来建阁距今有日子了。当时,乔世材他们吃的是一家经营了160多年的老店。

  建横山阁的人,叫连重遇。这个永泰人很不简单,五代时期闽国的武将。长兴四年(933),王审知的二儿子王延钧称帝后,把老爸的侍卫团队分成拱宸、控鹤两个群,连重遇先后轮岗担任拱宸军使和控鹤军使。王延钧的儿子王继鹏称帝时,将老爸的拱宸、控鹤两个群闲置,另外组建自己的侍卫团队宸卫都。宸卫的福利待遇大大高于拱宸、控鹤,自然就埋下了祸根。

  闽通文四年(939),北宫失火,王继鹏怀疑这火跟分管内卫的连重遇有关系。连重遇知道后,索性率领拱宸、控鹤二都的兵士火烧长春宫,袭击王继鹏。接着联手朱文进,迎立继鹏的叔叔延羲为帝。后来,连重遇和朱文进又怀疑延羲不信任他们,找个机会,先下手刺杀了王延羲。在这种连环追杀的形势下,连重遇直接推举朱文进上位,称闽主。后晋开运元年(944)闰十二月(945年2月),连重遇和朱文进也被阴谋刺杀了。这回动手的是他们的部属林仁翰。仁翰也是有样学样,为求自保,先灭了多疑多事的这两个长官。

  连重遇建在乌石山的横山阁是比较出名的,在当时。城里的官员闲暇时,去哪里消遣呢?出城只有去鼓山。城里三山,越王山太清高单调,九仙山疏朗却景深不够。乌石山有榕荫花影,有三十六奇,有寺庙庵观,有怪石巨岩,有历代摩崖石刻……于是,大家都爱来。

  瞧瞧,都有谁来了:

  北宋元祐元年(1086),哲宗皇帝赵煦登基,大赦天下。因上疏抨击参知政事吕惠卿而被流放到英州的郑侠,也被赦回到福清。之前忧国忧民的一拂居士,曾经上《论新法进流民图疏》,请求朝廷罢除新法弊政。秋天,他来省城,自然也要游览乌石山。

  在横山阁,郑侠赋诗一首:

  案俯横山跨海来,拂云高阁为谁开。荒溪古木闲猿洞,明月白沙空钓台。晓日东峰龙天矫,秋风西峡凤徘徊。居然静卧江南岸,天堑波涛亦壮哉。

  他以一幅《流民图》为生民立命。仕途坎坷,跌宕起伏,依然壮怀激烈,体现了他耿介绝俗,矢志不移。

  后至元二年(1336)春,著名诗人萨都剌南行来福建,就任闽海福建道肃政廉访司知事。这位善绘画,精书法的雁门才子,闲暇自然要到乌石山走走。于是,就有了《登乌石山仁王寺横山阁》:

  千尺青莲座,烟霞拥地灵。山川几緉屐,日月两浮萍。鸟没天垂海,龙归水在瓶。深堂说法夜,应有石头听。

  第二年八月,视日月如天际飘萍的萨都剌就被提拔去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司任职经历。

  萨都剌诗题说,横山阁是仁王寺的组成部分。那仁王寺在哪呢?依然要听郭柏苍的介绍:仁王寺又名仁皇寺,在乌石山神光寺西边,也是连重遇建的。原来名“道深天王院”,后更名“仁王寺”。历史上多次兴废,最后消失在康熙初年。

  康熙四年授任甘肃安定县(今定西市安定区)县令的许珌,别号天海山人。他的《仁皇寺》诗,可能就是仁王寺的绝响:

  夕阳城郭静,人语落空苔。乌石寻秋去,黄冠讯菊来。山泉吹杖笠,佛火出楼台。暝色虚无外,天高念酒杯。

  宋时曾巩在福州主政,他的《旬休日过仁王寺》颇有韵味:

  杂花飞尽绿阴成,处处黄鹂百啭声。随分笙歌与尊酒,且偷闲日试闲行。

  所以有人说曾巩不仅散文了得,诗歌也写得漂亮。唐宋八大家,不是浪得虚名的。

  编纂《闽大记》《闽都记》的王应山,也“偷闲”来《游仁王寺》,诗曰:

  飘飘巾舄指烟霞,古刹层崖一径赊。为访禅关入双树,如云法界演三车。引泉洗钵分蔬供,敲石烧铛荐茗芽,共喜寻芳窥色相,珠林片片落天花。

  留下在寺里吃素斋,品好茶的记忆。这素斋应该是在横山阁用的。就是说寺中有横山阁,《八闽通志》称之横山楼,也有称横山堂的。这是用膳的地方,是菜馆。也许就是素菜馆。

  当年,仁王寺在乌石山上,规模是很大的。寺的第一重牌坊,立在南门外现在茶亭那里。僧人施茶行人,设亭供人啜茶歇息,所以叫茶亭。宋皇祐初、熙宁初,西南隅两次筑城。城墙把茶亭及入寺道路的一部分隔于城外。站在乌石山南端的仁王寺横山阁,抬眼往南看,山前大片田洋拥簇着就是横山,是城南第一案。

  “生前单管笔,死后一条绳”的曹学佺,是明代著名学者、诗人和藏书家。他常住城西洪塘,与省城文友过从甚密,自然也常上乌石山溜达。他的《仁王寺》诗:

  登山才至麓,最喜得招提。泉出疑浮露,江回似吐霓。云阴交日乱,树色入城低。自顾将行役,新诗试一题。

  眼界宽广,心情旷达,诗情萌发。

  同样面对古寺,有人则是一身佛味。其《仁王寺即事》诗有挂单修行之意:

  不作人间梦,寻僧过讲堂。编篱斜补径,破衲冷堆床。秋静一犁雨,灯残半寺霜。此身禅定去,鼻观一痕香。

  此人是明末清初的许友,他的诗、书、画时称“三绝”。他住在光禄坊,就在乌石山北。因为仰慕米芾,把自己的工作室称作“米友堂”。他组织光禄吟社,与诗人、书画家们往来唱和,吟咏切磋。明亡,许友不愿意出来做官。“秋静一犁雨,灯残半寺霜”,所以时常“禅定去”,来游乌石山。

  当然,仁王寺也会内设斋堂,即食堂。明代长期在广东做官的陈濂,他来乌石山《游仁王寺》有诗:

  寻芳偶到梵王家,为叩真诠听法华。坐引流觞浮竹叶,厨开香积饭胡麻。春深院宇数声鸟,日永庭阶几树花。兴发留题攀绝壁,不妨沉醉落乌纱。

  “厨开香积”说的是寺内的食堂,雅称香积厨。

  横山阁虽然在寺里,但可能是对外营业的餐饮场所,有接待客人的功能。可以佐证的是,和这方题刻并排的有一方更早些的题刻:

  之进被召,远仲约会仁王寺之横山楼。食罢登致养亭观薛老峰,啜茶于道山亭,过南涧寺祖师阁,少休以归。时崇宁乙酉中夏十有四日。

  这是1105年仲夏的一篇日记。远仲约个饭局在横山楼。饭后登山览胜,其间还在道山亭喝茶。饭局的缘由是为之进被召进京践行。

  之进,姓毕,字渐,湖北潜江人。宋绍圣元年(1094),甲戌科考殿试第一。崇宁二年(1103),官升三级,任从四品的福建提刑司提刑,即负责福建的刑狱、诉讼和监督州县官员。毕渐当年六月初五日到任,两年后,又被提拔进京履新膳部员外郎。

  可能是看到李阳冰《般若台铭》,明代藏书家徐熥颇有兴趣在乌石山中品味摩崖题刻,他《避暑仁王寺憩天秀岩》的感觉是:

  结夏依禅窟,松关闭寂寥。摩崖猜古篆,相地徙团瓢。赤日过林尽,红尘到寺销。清凉元有境,人自爱炎歊。

  俗话说“兄弟同心”,徐熥的弟弟徐惟起,也是藏书家,他游览鼓山,到《喝水岩夜坐》,也是满眼摩崖题刻:“细读名贤迹,苔侵六百年”。

  如今,漫步乌石山,领略养眼自然风光的同时,可以穿越到横山阁,似乎闻得到那菜香。也可以像徐熥那样,悦读各个时期各方人士留下的摩崖题刻,得到人文的滋养和艺术的享受。乌石山读刻“野务谜”。

  《福州晚报》(2024年4月15日 A08版 兰花圃)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