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潮澎湃 向质而行——写在福州自贸片区挂牌九周年之际
2024-04-2217:09:21来源:福州日报

1.jpg

中印尼椰子产业园首条生产线试投产。本报记者 池远摄

2.jpg

中国(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本报记者 林双伟摄

  明媚春光里,日历再次翻到了4月21日。

  2015年的这一天,沿袭“东进南下,沿江向海”宏伟蓝图,承载着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重大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福州工作期间亲自谋划设立的福州保税区,正式挂牌成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片区(以下简称“福州自贸片区”)。

  江阴港口来往轮船星罗棋布,中印尼“两国双园”建设如火如荼,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生机勃勃,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9年来,福州自贸片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自贸试验区战略部署,围绕“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两岸服务贸易与金融创新合作示范区”三大战略定位,让这片31.2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开放潮声奔涌不息。

  望远

  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

  4月的江阴港区,生机勃发。海天一色的港区里,繁忙穿梭的轮船,映衬着周边园区建筑越发开阔壮观。

  去毛、剥皮、放置……走进中印尼“两国双园”元洪投资区,近日试投产的福建淼天汇食品有限公司中印尼椰子产业园里,随着工人的麻利操作,一颗颗雪白的椰子顺着生产线快速滚动,在汁肉分离等程序后,椰汁、椰浆、椰肉等产品跃然眼前。

  根据《中印尼“两国双园”产业合作规划》,中方园区将打造海洋渔业、热带农业、轻工纺织、机械电子、绿色矿业等5条跨国合作产业链条。而椰子产业正是热带农业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虽然刚投产,但产品供不应求,我们已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还有多家饮料厂来园区洽谈,想把工厂建在我们附近。”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和中印尼“两国双园”创新合作模式,淼天汇公司总经理林峥嵘对园区的发展信心十足,“未来我们将打造椰子全产业链条,吸引更多食品企业落地。”

  企业信心满满,建设如火如荼,热潮涌动的中印尼“两国双园”,正是福州自贸片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生动缩影。

  挂牌9年来,福州自贸片区始终以活跃的姿态服务国家战略,拓展“一带一路”合作新空间,书写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听,“走出去”的步伐铿锵有力——

  中欧班列、中老班列、中亚班列接连开通,助力福耀玻璃、冠捷电子等本地龙头企业开拓欧洲市场;宏东远洋渔业和养殖加工基地、佳和印尼水电站、吉尔吉斯斯坦财富钢铁厂等多个“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项目在海外落地生根。

  看,“引进来”的成效硕果累累——

  江阴港区先后获批汽车整车、进境种苗、进境水果、进境粮食(水运集装箱、水运散货)、进境肉类、进境原木等指定进口口岸,贸易业态不断丰富;优你康光学、亚升投资、闽海国贸等重点台资和外资项目纷至沓来,中印尼“两国双园”围绕海洋渔业、热带农业等产业重点推进合作项目62个,总投资近800亿元,中方园区进驻商贸企业646家。

  数,外贸业态蓬勃发展——

  2023年,福州自贸片区出口汽车24250辆,11家二手车出口试点企业共出口二手车4801辆,辐射东南沿海、通达全球的区域性整车物流集散中心茁壮成长;连续举办4届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全国首创跨境电商同业联合担保制度、“保税展示交易”“先进区、后报关”等举措,实现保税备货、跨境直邮、海运快件等多元业务常态化运营,助力2023年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突破900亿元人民币。

  经贸为媒,如今放眼福州自贸片区,国际面孔越来越多,国际交流合作日益频繁。数据显示,挂牌以来,福州自贸片区累计办理境外投资项目备案104个,中方协议投资额约22.15亿美元;引进外商投资企业1168家,注册资本1054亿元人民币。

  追新

  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

  这个春天,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地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为招商底气,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平台优势,日前,随着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福州创新中心在福州新区滨海新城揭牌,全市首个医疗机器人培育摇篮成功落地,不仅为建设福州国际医疗综合实验区提供强劲科技支撑,也成为福州自贸片区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这里不仅有国家支持成立的全国第三个医疗政策先行先试区,还拥有良好的数字产业基础和产业基金支持。”入驻福州创新中心的嘉兴智康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培麒对未来充满期待,“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滨海院区)等设备过硬、理念超前的医疗机构,都是我们希望开展合作的对象。”

  向“新”前行、逐“新”而进,作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福州自贸片区的追“新”之路一往无前。

  科技创新滋养产业“新肌”。闽江北岸,马尾建成全省唯一、全国第四个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集聚254家物联网企业,成为全省物联网企业最密集的区域,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突破420亿元。不止如此,依托5G产业服务平台,马尾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还开发全省首条实际运营的5G-V2X智能网联公交线,通过在公交车上安装车载单元,实现5G网络下车与路、车与车的协同通信。

  平台创新激活业态多元。以数字中国建设峰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中国(福州)国际渔业博览会等会展品牌为媒介,新型服务业生机勃勃;以两岸金融创新示范区、海峡基金业综合服务平台、基金小镇等金融载体为平台,金融新业态齐聚发力。其中,全国首创“设备与材料异地租赁”“融资租赁+国内信用证项下福费廷”等融资租赁模式,区内融资租赁规模超100亿元;1233国际供应链管理平台上线商品种类超17万种,累计交易额近1731.6亿元。

  政策创新打造人才高地。为强化自贸区人才保障体系建设,福州自贸片区推出人才服务专窗、专员,为高层次人才提供13项全方位服务保障。挂牌以来,福州片区引进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4359人(次),其中省ABC类高层次人才320人(次)。

  未来,福州自贸片区将继续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改善营商环境,不断推出更多政策支持激励,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集成

  书写改革创新“福州答卷”

  “原以为要跑4个窗口,没想到在1个窗口全搞定了!”日前,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市民陈先生一次性办好了新家所需的水、电、天然气、广电网络电视宽带等多项开户业务后不由感慨,“现在办事越来越方便了!”

  20世纪90年代,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大力倡导“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

  多年来,随着“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融入城市肌理,福州也实现了从“一栋楼”办公到“一个窗”打包办理,从“一条龙服务”到“一趟不用跑”的不断跨越——

  系统性推动投资便利化集成改革,在全国率先推出“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创新举措,为全国“多证合一”改革提供自贸经验;形成从企业登记到注销退出的全链条便利化措施,企业开办时间由挂牌前的15个工作日压缩至3小时,最快可半小时办结。

  全方位推进贸易便利化集成创新,全国首创原产地签证管理改革、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和原产地企业备案“两证合一”、海关业务预约模式等举措,为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和无纸化作业贡献“福州经验”。

  全面打造高效透明的政务服务体系,完成868项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全国首创行政审批全流程电子证照应用、不动产登记网上申请平台等创新举措,被自然资源部复制推广至全国。

  深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改革,发布6批92项金融创新案例,全国首创“反向风险参贷”业务,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低利率跨境人民币贷款350亿元,有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持续完善法治监管保障体系,推动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无缝对接,被最高检向全国检察院经验推广;全国首创台胞权益保障法官工作室,入选2022年最高法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十二大亮点举措”和“十大典型案例”;全国率先制定“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规范地方标准……

  自挂牌以来,秉承“办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使命,福州自贸片区坚持以制度创新撬动改革深化,推动海关、商务、税务、海事、公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融合联动,孕育出一个又一个创新样本。

  截至目前,福州自贸片区累计推出20批288项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110项,复制推广到全国25项、全省110项,5项试点经验列入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

3.jpg

江阴港保税区内等待出口的新车。本报记者 林双伟摄

4.jpg

实验室内,医院检测复合机器人正在进行取样作业。本报记者 陈暖摄

5.jpg

“鑫龙996”货轮停靠在马尾青州码头,准备驶往马祖南竿福澳港。本报记者 林双伟摄

  促融

  加快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4月9日,运载着60吨、价值约123万人民币货物的“鑫龙996”货轮从马尾青州码头出发,驶向马祖南竿福澳港,标志着福州马尾—马祖海上货运直航航线开通,并将常态化运行。

  “这条直航航线开通后,马祖乡亲的跨境电商包裹不仅能实现次日收货,连运费都降了三分之二,福马‘同城生活圈’越来越亲近啦。”“两马”海上货运直航航线经营企业董事长、马祖乡亲吴锦玫感叹,这条航线,她和乡亲们已经盼了快20年。

  作为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前沿阵地,深化榕台各领域融合发展、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径,是福州自贸片区当仁不让的使命。着眼大局大势,注重落细落实,在这里,越来越多的对台创新举措喷涌而出——

  对台经贸交流稳步发展。推动17个服务贸易领域开放,在全国率先开展海峡两岸AEO互认;加强两岸先进制造合作,研发全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菌超薄玻璃和全球首枚二维码解码芯片,两岸先进制造业技术服务中心服务企业年均超3万次;2023年,福州自贸片区对台出口海运快件778万票,交易额14.6亿元,同比增长30.6%。

  两岸金融合作蒸蒸日上。在全国率先在海峡股权交易中心设立台资板,台资企业累计挂牌展示167家;在全国率先建立台企资本项下便利化的“白名单”制度,在跨境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同业拆借等9项业务上填补了两岸合作空白;开展台商台胞金融信用证书试点,向持证台企和台胞共计发放贷款1.12亿元;设立全国首家总行级“海峡两岸跨境金融中心”,累计办理对台跨境收支超800亿元、对台融资约490亿元。

  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持续推进。在全国率先启用电子台胞证,在全省率先实施公办中小学可聘用台湾全职教师,允许台胞参加大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创新两岸出入境人员“无障碍、零等待”通关,率先实施榕台技能工种“一考双证”;挂牌成立在榕台湾居民任职资格评审(试点)办公室,成立大陆首个台湾社工服务中心;促进台湾青年来榕就业创业,打造海峡创意产业园、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孵化中心等10大台湾青创基地,累计入驻台企493家,台胞5179人。

  潮声浩荡扬四海,自贸建设正当时。

  未来,福州自贸片区将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重要指示精神,深化改革创新系统集成,持续扩大制度型开放,促进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推动全产业链创新,不断为国家扩大开放、与世界共赢增添福州注解。

  (记者 吴桦真)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