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麒
王允皙
《碧栖诗词》
王允皙(1863—1930),字元辩,号又点,又号碧栖;祖籍长乐,出自象洋吴航王氏,其祖父、外祖皆是进士,可谓官宦之后。
于光绪十一年(1885)中举后,王允皙任过瓯宁县(在今建瓯市境内)教谕,曾入奉天将军依克唐阿幕府;民国后,还当过婺源县知县,任职于北洋政府交通部。只不过,王允皙被人称赞的“禀才俊逸,聪明绝世”,似乎没能表现在政治作为上,而在其诗词创作之中。其词“绵渺新逸,如仙云袅空”,“诗境如登仙境,非人间之食烟火者所能道出一字”。一代名士王允皙的诗词创作,得到同时代诸多名人、学者的共同称赏。
出身吴航王氏
王允皙祖籍长乐,家住亭头乡(今福建福州马尾区亭江镇象洋村)。其祖上据称是闽王王审知的后裔,迁至长乐的这一支此后自称为吴航王(因古代长乐市称为吴航)。
王允皙的曾祖王起琇(字玉圃)是象洋吴航王氏的第八代,他是乾隆五十七年(1792)壬子举人,历任闽省宁德、晋江、尤溪等县教谕和永春县学正。王起琇生有五子,长子王有树即是王允皙的祖父。
王有树(1784—1870),字乃滋,号植庭。他是道光三年(1823年)癸未进士,后官四川夔州知府,加道台衔,穿戴花翎。告老返故里象洋后,他兴建了象洋吴航王氏宗祠,还在象洋村卧牛山南麓置田产房屋供后代居住。
王有树还热心公益,捐资修桥铺路,又慷慨解囊,建庙修寺,创办书院,造福乡里。此外,王有树还在同治年间的“川石教案”中,组织乡民团练,奋勇抗英,展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王允皙的外祖邱景湘也是进士出身。
邱景湘,字敬韶,字镜泉,长乐玉田(今福建长乐玉田镇坑田村)人,道光十三年(1833)癸巳进士,以翰林院庶吉士,历吏部验分司主事、吏部文选司郎中、则例馆纂修兼提调等职,官至广东惠潮嘉兵备道。此外,还曾主鳌峰、越山书院。
词人工词复工诗
王允皙自幼聪颖,于诗词上皆有着力,他的同年张元奇就说他“词人工词复工诗”。
王允皙是福州支社社员,常与李宗言、李宗祎、林纾、陈衍等名士、学者相聚在玉尺山房的双辛夷楼,诗词唱和,过从甚密。
他二十二岁中举时所作的试帖诗,就得了“诗裁对工巧,炼句超脱”的评语。近三十岁时,何振岱认为王允皙的诗境已“如登仙境,非人间之食烟火者所能道出一字”。其诗风清逸雅洁,所著《碧栖诗》曾被收入《石遗宝诗话》,陈衍称其诗“善于审曲面势,笔意力戒凡近”。夏敬观也说他的诗“真力弥满,扫尽凡近之语”。
当然,王允皙更以词名。其词初学王沂孙、张炎,后归于姜夔。其词疏密有致,词风清婉苍凉,何振岱称其词:“绵渺新逸,如仙云袅空,为闽中数百年词家一转乎?”
无论为诗或作词,王允皙都十分注重推敲,“惟苦吟锻炼,或旬月而始脱稿”。也正是因着这样的精益求精,其诗词所作虽然不多,但俱能以少胜多。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中,将其置于“地进星出洞蛟童威”之下,评曰:“碧栖诗词,皆清丽秀逸,风致娟然。”
王允晳处清末乱世,内忧外患、大厦将倾,他的诗词中因此有不少兴亡之叹、黍离之悲。
尤其在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天津进军北京之际,慈禧太后等人仓皇逃往西安,他在天津目睹了帝国主义铁蹄下天津的惨状,悲愤之情溢于言表,写下了一首在近代堪称杰作的《甘州·庚子五月津门旅怀寄友》:“又黄昏、胡马一声嘶,斜阳在帘钩。占长河影里,低帆风外,何限危楼。远处伤心未极。吹角似高秋。一片消沉恨,先到沙鸥。
国破山河须在,愿津门逝水,无恙东流。更溯江入汉,为我送离忧。是从来、兴亡多处,莽武昌、双岸乱云浮。诗人老,拭苍茫泪,回睇神州。”此词苍凉凄壮,真挚感人。
王允皙的诗词,在他去世后,于1934年由帝师陈宝琛刊为《碧栖诗词》传世。
王允皙与陈宝琛交谊很是深厚,二人曾偕游多地,且有许多唱和之作。只是辛亥后,因政见不同,王允皙归闽后,“与弢庵绝不通问者十年,弢庵寄与诗词亦不答”。
1930年,王允皙得病,临终前,谓与陈“未通一字”为“弥天之罪”,书一绝笔书寄陈宝琛。陈宝琛展读后,感痛良深,赋《水龙吟》唁之,中有“十年望断来鸿,发函乃出弥留顷”“丛稿谁收,审音刊字,吾独能任”等句。
《福州晚报》(2024年6月9日 A07版 闽海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