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军
“登文道”石刻
在闽江口南岸入海口,有一处古码头,一条古石道由岸边直通江中,这就是位于长乐区潭头镇文石村的“登文道古码头”。象征潭头人民尊师重道、金榜题名的文石登文道,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洗礼,给后人留下一段隽永的历史。
唐宋以来,众多读书人从“登文道”出发,皓首穷经,年复一年,先后有100多位潭头的学子高中进士,其中有潭头人引以为豪的唐朝、明朝两状元——林慎思、马铎,成就了“芳桂”“大宏”的荣耀、“状元故里”的盛名。这里是长乐海丝之路的起点,郑和在这里祭奠天妃,祈求旅途平安。
文石港与马尾琅岐岛隔江相望,距五虎礁20海里,是自闽江口登长乐的必经之地。文石三面临海,自古就是海舟渔货商旅云集之地。“道头”即是码头,史书记载这里曾“稠密繁华,舟车辐辏,人文蔚起,有邹鲁遗风者”“货物皆在文石起运到省,省中各处货物亦由文石出海……朝廷遣天使,俱在此设祭开船”,官宦商贾、文人学子络绎不绝,连澎湖列岛的渔民和商家都被吸引来。当地客商出洋以及朝廷使臣赴琉球岛也会选择此地,是历史上中琉关系的重要口岸。
在古码头旁边一块巨大的摩崖石刻上,“皇明”“登文道”几个字十分醒目,其余的刻文内容平时难以辨认,只有在描红后才容易识别。据《长乐金石志》记载,这块摩崖石刻上,所记载的内容是,“余辈募缘造道,奔劳四载,今已成功。间有愚顽,不思工程浩大,在此系船,诚恐致坏,刻石谕知,尔等各宜体悉,违者呈究不徇。缘首何文叶、刘仕康、陈子道、陈瑾道、陈文芳、僧传兴。万历壬辰春,林杰书”。
从以上文字记载可知,登文道修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登文道地处闽江口要冲,潮急浪猛,泥沙淤积,船只难以靠岸,交通不便。长乐潭头的考生要到省城或者京城赶考,在此登船极为不便,于是就有考生牵头献石铺路、修建码头。码头取名“登文道”,寓意成功的起点。
登文道码头的桩基用的是松木,最初长约200米,现在仅存近百米,并且由于潮汐变化,这条石道时常淹没于江水中,潮水尽退才能显露真容。道头由双条大块花岗岩条石铺就,古道上每块条石重达两吨多,长3.3米、宽0.6米、厚0.4米,道头最宽处有3.5米。登文道条石上的刻字,有的至今还清晰可辨,如“岐尾高怀阳拾道一门”“枫林张家拾道一门”“龙门高家拾道一门”“枫林姜助造”“岭南陈”等等。它们见证过当年修造时的盛况,已成为不朽的历史注释。潭头文石登文道条石上的这些题刻,幸运地成为福州长乐海拔最低的摩崖石刻。这些条石在潮起潮落中,被江水不断地冲刷侵蚀,有些条石已变得凸凹不平,甚至残破不全,但仍不失它的珍贵。它们都是福州对外交流以及学霸们的印记留存,每一块条石的背后,都有一个愿望、一个故事……
登文古道,几百年来走出众多的名士和贤达,延续着文脉潭头的才学和智慧。登上这条古道,江风扑面,潮声弥耳,令人思绪万千。那些被江水冲刷得极为光滑的条石,默默诉说着这里曾经的成功与辉煌。明清两代,绅衿来往及儒童赴乡试、赶京考由此经过,免收过渡费。长乐和福清的学子上省、进京应试都要从这里登船渡江。由于闽江口水急浪大,道头附近泥沙淤积,船只不易靠岸,许多学子都要请人涉水背到江中登船,返航时也要从这里以同样方式上岸。后来,学子们在天妃庙烧香许愿:倘若高中或出仕,必献石铺路,并题刻留念,后来就有了这条石道。道头取名“登文道”,表明这是登上文石的道头,也寓意从此登上文官仕途。
但是,金榜题名并不容易,而且三年才一届,除非加恩科。因远水解不了近渴,为方便众人上下船,后来还是由何文叶、刘仕康等和僧传兴牵头出面,四处化缘,募及长乐南北108个乡村及福清,前后历经4年才建成这个登文道码头。
在登文道码头附近,至今还保留着明代摩崖题刻二方、清代碑刻三通,分别记载了码头重修的年份,分别是明永乐年间(1403-1424)始建,万历十七年(1589)、二十年(1592)和清乾隆二十年(1755)、光绪十三年(1887)等。登文道碑刻,记录着百年岁月的流逝,见证着闽江边的物是人非,诉说着古码头的历史变迁。长乐文石登文道码头,如今已是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列入“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史迹”文化遗产的保护范畴。
登文道码头周边不远处,有一座供奉妈祖的天妃庙。文石村天妃庙,始建于明永乐七年(1409),墙壁原为泥拌瓷瓦夯筑而成,因年久失修,于清末倒塌。如今的天妃庙是村民在原有基石和两堵残垣上按原规模重建的。
明永乐七年(1409),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曾在登文道附近的天妃庙设祭开船。因郑和船队在海难中幸得妈祖显灵相救,使他们安全回到南京港,于是,郑和特将此事上奏永乐帝,从而就有了这座富丽堂皇的庙宇,以及那块“钦赐天妃庙”匾额。此后郑和历次下西洋都在“登文道”设祭开洋,挥别天妃庙前的“海不扬波”,踏过登文古道,扬帆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