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闽都文化 > 海洋文化
郑和下西洋,为何从福建开洋?
2024-07-1210:02:40来源:福建日报

 1720749808661920.jpg

耸立在闽江边的郑和石雕像 姜亮 摄

1720749819986887.jpg 

郑和公园里的圣寿宝塔 姜亮 摄

1720749828681202.jpg 

郑和下西洋航线图 (网络图片)

1720749838912939.jpg 

泉州天后宫 (资料图片)

滔滔闽江,纳百川之水,从闽北直奔千年古城福州,遇螺洲岛而分南北两支,北支仍曰闽江,南支曰乌龙江,双江至马尾罗星塔(又名中国塔)下,再次合流,始为马江。

马江从中国塔下蜿蜒折向东北静静流淌,陆路需经琅岐岛到金刚腿,约21公里,水路航程则不足10公里。

金刚腿雄峙闽江南岸,背山面水,是一片险峻而开阔的江边裸岩,位置刚好在琅岐岛与马尾中国塔中间,可谓扼马江之咽喉。

1405年至1433年,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航海船队——大明郑和下西洋船队,最多时达249艘,最少时也有60多艘,气势磅礴的船队,七度从江苏长江沿岸启航后,驶向东海,南下过舟山群岛,进入台湾海峡后,这支有史以来最大的船队,却一改航向,竟从闽江口上溯到金刚腿下,这儿,600年前有个颇为吉利的名字:太平港!

浩浩荡荡的船队,从总指挥(正使)到普通水手、勤杂人员,最多时达2.78万人,就这样驻泊在太平港,等候东北季风到来再开洋出海。

郑和七下西洋拉开了人类走向远洋的序幕。2005年4月25日,我国决定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中国航海日。今年7月11日,是我国第20个航海日暨纪念郑和下西洋619周年纪念日。

 

驻泊候风,何以选闽江口?

郑和与他的庞大船队,为何选择福建,选择闽江的一隅驻泊候风?为何不直接穿越海峡,奔向南海?

航海史学家有各种各样的解读。但较为一致的观点是,郑和船队从明初京城所在的江苏启航,经福建长乐,集结闽江太平港候风开洋。所谓候风,是要等到冬季东北季风南下时,船队顺风踏浪,直下南洋西洋……更重要的是,驻泊候风期间,郑和有长达数月的足够时间,招募集训船员、修固福船、补给物资。

“长乐成为郑和下西洋驻泊基地和开洋起点的有利因素有很多,大体来说,优越的地理区位,拥有泊舟良港、适合的气候以及雄厚的人力物力资源是其中的关键。”福州市长乐区郑和史迹陈列馆馆长陈迟表示。

首先,与太仓相比,长乐距离“西洋”更近,可以在有限的东北季风期间,到访更多“番国”;与泉州相比,长乐毗邻省城福州,有“镇守太监”“提监市舶太监”等宦官的协助,有闽江口五虎门、梅花千户所的护卫,安全上更有保障。长乐与盛产瓷器的德化还可通过闽江支流大樟溪沟通,十分便利。

其次,郑和庞大舟师驻泊基地港要具备水深、港阔、避风、出入方便、淡水充足等条件,这些太平港都满足。当时的太平港可以说是“一片汪洋”,四周村落多以“洲”“洋”“屿”命名,如霞洲、祥洲、泮野、洋屿等。太平港四周山环水绕,可有效抵御台风袭击,并且太平港距闽江入海口尚有30公里之遥,属闽江淡水港,太平港西北的上洞江和东北的下洞江均与闽江相接,形成太平港之水“两头涨”的奇特现象,便于船只顺潮进出,提高通行效率。

再次,长乐素以“鱼米之乡”著称,气候暖热湿润,来自各地的官兵和船员,在这里进行驻泊集训,吃、住、穿等方面条件要比冬季寒冷的太仓优越;最重要的是,长乐的主导风向为东北,每年从10月至次年3月间,多刮东北大风,闽江口风力更是强劲,在以风为动力的帆船时代,这种气象条件正是郑和船队扬帆开洋所必备的。

“最后,郑和船队以福船为主,长乐及周边连江、福清等地的沿海港口,拥有众多的造船、航海技术人才,这也是郑和选择长乐作为驻泊基地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陈迟表示。

郑和下西洋,船舶优劣,至为关键,福建制造、驰名中外的优良福船,正是郑和舰队的主力船型。清道光《重纂福建通志》载:“(明)永乐七年(1409年)春正月,太监郑和自福建航海通西南夷,造巨舰于长乐。”著名的郑和宝船就是采用福建沿海一带常见的福船船型。今天,福建泉州、莆田、漳州、宁德等沿海多地,匠人仍能制造福船,这种制作技艺,还被列入世界非遗项目。福船尖底、阔面、水密,适于深海远洋航行,更有独特的隔舱设计,可防止整体漏水沉没,是古代中国航海木帆船的四大船型之一(另有沙船、广船和鸟船),亦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主力船型之一。

“郑和七下西洋,都选择长乐这个福地开洋,也许还和两个福建人有关。”九州出版社资深出版人吴越如是对记者说。

一个是大名鼎鼎的传奇人物姚广孝。这位出入朝野、时在红尘又时隐化外的大和尚,作为明成祖朱棣的国师,是靖难之变的幕后高人。同时,他有个重要身份:福建长乐人!或许正是这一身份,使这位在明初力挺朱棣派船队开洋看世界的重要人物,策划支持郑和船队选择其家乡长乐,驻泊候风、伺机开洋。

另一位便是王景弘,郑和船队的副使(另说和郑和皆为正使),也是朱棣身边的大太监,靖难功臣,他和姚广孝是同乡,祖籍福建,出生于闽西漳平的香寮村。王景弘作为闽人,熟悉航海技术和航线,善于指挥管理庞大船队,对他来说,选择家乡沿海港湾集训船员,补给所需,驻泊候风,协调地方提供相关支持,显然有着更充分的把握。

第一次驻泊太平港,是1405年(永乐三年)的夏秋之间。夏日暑气未消,秋风未起,闽江下游江海之交的水面,还是温的。白天,江面上船舷相扣,桅樯相望,风帆猎猎,楔入巨岩的船坞里,工人们在维修加固船舶,数里之内,斧锯铁锤敲击的叮叮之声,震撼山海,令人仿佛置身于一片偌大的露天工地间,那场面、那气势,在中世纪的世界任何地方,都难得一见。

祭拜妈祖,保佑一帆风顺

长期研究海上交通史、海丝历史的吴越受访时认为,郑和七下西洋,七次连连选在福建候风开洋,除了地理位置、招人、集训、补给以及相关人脉等方面的战略考量外,还有精神层面上的需求,那就是向妈祖祈求保佑开洋一帆风顺。

妈祖原名林默,民间称林默娘,出生于北宋建立元年,即公元960年,羽化于987年,其一生行善救人、大爱无疆,升天后被宋元明清14位皇帝册封36次,最高敕封为天妃、天后、圣母,是世人公认的航海保护神。在郑和时代,妈祖信仰已极为普遍。郑和开启下西洋壮举,是国家重大战略举措,为保万无一失,顺利实施完成这一国家战略,郑和船队容不得任何闪失,更必须让全体船员在精神上怀有必胜信心。

“所以,选择在妈祖故乡福建驻泊,同时举行盛大典礼,祭拜天后妈祖,祈求妈祖保佑航行平安顺利,是必须且可以理解的行为。”吴越说,事实上,在长乐天妃行宫和泉州天后宫,郑和与王景弘等人多次前往祭拜妈祖,相关史料皆有翔实的记载。

永乐十年(1412年),郑和因三次航海活动皆受到天妃庇佑,遂奉请朝廷在长乐南山(又称三峰山、塔坪山)修建天妃行宫,同年行宫落成。抗战中,虽然此天妃行宫遭毁,但至今尚留下4块柱基,见证当年郑和拜祭妈祖史实。

如今,在长乐区郑和史迹陈列馆内,陈列着一块“天妃灵应之记”石碑,这是郑和下西洋的最好见证,也是郑和拜祭妈祖、祈求保佑的实物证据。该碑通高1.62米,碑体宽0.78米,厚约0.16米。碑用黑色页岩作为原料,碑额刻有祥云捧日图案,中央是篆书“天妃灵应之记”,两旁阴刻如意云水纹,碑体四周边框刻有缠枝番莲纹。碑文有31行,一共1177字,记述了郑和前六次下西洋的经过以及第七次下西洋的任务、航行时间、船只、人员等情况。

“《天妃灵应之记》碑文有关记载对史学研究贡献突出,可以说是古人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陈迟表示。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起点,泉州天后宫始建于宋庆元二年(1196年),是中国最早的天后宫之一,地位尊崇。永乐五年(1407年),郑和第二次出使西洋时途经泉州,特地遣使祭拜妈祖。永乐十五年(1417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再次途经泉州时,依制祭拜妈祖,郑和行香所立碑石至今尚在。

郑和下西洋,阿拉伯各国是其主要目的地和到访交流地。在泉州东郊灵山南麓伊斯兰教圣墓墓廊西侧,矗立着一块郑和行香碑,记述郑和对阿拉伯圣贤的礼敬。灵山圣墓,相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弟子三贤四贤的墓,1417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前,专程来此拜谒阿拉伯先贤,祈求庇佑。地方官蒲和日在这块石碑中,记载了这次“官方祈福”的生动内容。

风起闽江太平港,潮接西洋万里航。郑和七下西洋,主要航线达42条之多,先后到达亚洲、非洲37个国家,其航线最西到达赤道南面的非洲东海岸麻林(今坦桑尼亚的马林迪),接近莫桑比克海峡,最南到达爪哇,最北到达红海的天方(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总计航程16万海里,合29.6万公里,极大拓宽并延伸了从中国到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增进了中国人和东南亚、南亚、西亚及非洲的交往交流与了解理解。

航海文化,绵绵传承至今

回眸六百年,仿佛只是瞬间。回望一代伟大航海家,28年铸就的不朽传奇,他的饱满形象,依然如昨。他与福建的故事,依然生动!

那么,率领船队七下西洋的郑和,究竟长什么样子?也正是在长乐,考古人员第一次看到郑和的真实面貌。上个世纪90年代初,福州市长乐区漳港街道显应宫出土了一尊郑和像(巡海大臣),塑像头戴嵌金三山帽,身着簇新蟒龙袍,腰系玲珑白玉带,脚穿文武皂朝靴。专家断定,这是世界上唯一的郑和标准像,也是郑和信仰的具象化雕塑。

这尊据说与郑和真实形象误差最小的雕塑,在长乐被发现,再次证明了郑和与长乐、与福建的缘分!

近年,随着福建加快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郑和史迹保护更受重视。

登上长乐塔山顶端,一座圣寿宝塔(又名三峰寺塔)雄伟高耸。“当年,郑和船队以此塔为航标,通行太平港。他经常登上圣寿宝塔远眺太平港,每次出入闽江口时,还凭借圣寿宝塔的位置来确定航线。”陈迟介绍,因圣寿宝塔对开洋出海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郑和在往返泊舟太平港时,多次出资修葺圣寿宝塔。

为纪念郑和航海探索精神,早在2002年,长乐市便发动社会捐资近千万元,在长乐航城街道金刚腿附近,兴建了以郑和下西洋为主题、长约2公里的景观走廊——郑和广场。这里有郑和石雕像、郑和福船、太平港帅营、郑和舟师起锚处、长乐海丝馆(原郑和航海馆)等纪念性建筑。

重新布置的长乐海丝馆,紧扣海丝文化主题,以历史发展的脉络为纵线、以海内海外两个长乐为横线,展示长乐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发展和未来。郑和史迹陈列馆展品中,古有明代各种珍贵文物、史料,今有各地遗址精美照片、图表、模型等近130余件。

眼下,郑和广场已和郑和公园、郑和史迹陈列馆等连成一体,构成了长乐当地独特的郑和文化风景线。“郑和文化是海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乐成为我国东南沿海著名的‘海员之乡’和‘侨乡’,也与当时许多长乐人跟随郑和下西洋、出海谋生有着重要联系。”长乐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几年,长乐先后投入资金对海丝遗址地登文道码头、三峰寺塔等周边环境进行整治提升,还编撰《海丝拾古》系列丛书,继续做好海丝遗产的调查工作,不断挖掘和传承海丝文化。(记者 刘益清 范陈春)

帆樯如歌 心随梦渡

——写在第二十个中国航海日之际

□刘益清

今年7月11日,是第20个中国航海日。这个特别有意义的日子,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辽远的海洋。

从太空鸟瞰地球,三分之二的面积被海洋所覆盖。人类赖以连接各大洲和岛屿的,是风帆,是桅樯。

在人类追逐远方的漫长岁月里,帆樯如歌,陪伴他们,渡过迢迢大洋,寻觅异域之梦。

蔚蓝广袤的海洋,在伟大的理想主义者眼里,是无尽的天地、无尽的宝藏、无尽的机会。

从凭借独木舟搏击万里风浪,到架起桅杆、扬起风帆,人类向海远征的历史,至少1万年以上,几乎和人类的文明史一样悠长。

远古以来,从东方到西方,人类对海洋的追梦,是一样充满探寻探究的激情、勇气与智慧。

古代中国人,从黄河与长江流域,向更遥远的内陆与沿海繁衍生息,开拓生存发展的空间。

8000年前,生活在南中国的华夏人,就学会驾驭独木舟,越过台湾海峡,漂过西太平洋,抵达南太平洋和印度洋,形成覆盖辽阔大洋的南岛语族。

3000年前,殷商的一支部落,挥舟从东北亚跨过白令海峡,抵达古老的美洲大陆。

周朝建立伊始,分封在山东半岛的姜子牙,就面向大海,有意识经略海洋,奠定了海洋文化色彩鲜明的齐文化。

2500年前,位于东南的吴国和越国,视海如陆域,舟师发达,发展出海洋气息浓郁的吴越文化。

秦代,传说徐福率3000男女,浮舟东瀛,留下浪漫的传奇故事。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长安建立西汉时,越王勾践的后裔闽越王无诸,定都冶城(今福州),大兴江海之利,开启福建面海发展、向海图强的先河。

三国纷争之际,雄霸东南的吴国,派卫温率舰队抵达夷洲(今台湾),并在霞浦沙江设置温麻船屯,制造水师舟舰。

隋唐时期,福建甘棠港崛起,泉州港跻身全国四大贸易港。

宋元之际,泉州刺桐港桅樯林立,风帆飘达南洋西洋,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齐名的东方第一大港,足迹遍亚欧、见多识广的大旅行家马可·波罗对此盛赞不已。

元代,大旅行家汪大渊,从泉州启航,跟随商队,航行亚非几十个国家。

明初,郑和与福建人王景弘,率领中国史上最庞大船队,从福建闽江口伺风开洋,开辟42条航线,抵达37个国家,极大拓宽从中国联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乃至地中海的海上丝绸之路。

16世纪,位于九龙江口的月港,应和全球大航海的号角,踏潮崛起,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门户。

鸦片战争后,以福州人林则徐为代表的中国有识之士,睁眼看世界,拓展开放的全球视野。福州、厦门对外开放,融入世界。左宗棠、沈宝桢开创的福建船政学堂,延聘日意格等一批西洋教习,造新式船舰,育新派人才,奠定中国海军近代化、教育现代化的摇篮。

在古代西方,从古希腊古罗马到古埃及,一直到中世纪的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都围绕地中海,展开2000多年的激烈角逐。古罗马的前后“三巨头”,都以地中海为舞台,创造人生的传奇功业,古埃及的艳后克里奥佩特拉,亦从尼罗河奔向大海,酣畅淋漓展示女王的绝世风采。

经商天赋绝伦的阿拉伯人,沿着风帆飘过的航线,把生意做到全世界,把阿拉伯数字,输到人类生活的每一域。

雄踞南亚的印度人,自古以来,以金奈和孟买为口岸,在东西方之间,扮演了重要的航运中转角色。

在中国的郑和完成七下西洋一甲子后,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挣脱中世纪教会桎梏的欧洲人,扬帆越过大西洋,抵达美洲,大航海家哥伦布先生因以为到达印度,乃称发现了新大陆(即所谓美洲新大陆)。他之后的麦哲伦,才真正绕过南美洲最南端,进入太平洋,抵达亚洲,并从印度洋穿过好望角,返回大西洋和欧洲大陆,实现人类历史上的首次环球航行,实证地球是圆的科学结论。

一帆虽小,却远渡万里,可达任何一片海域。

一船虽窄,却不惧风涛,可载人类抵达万邦。

航海的历史,就是人类走出一隅,跨越山海,与远方族群彼此交流、彼此欣赏的历史。

大海之远,一苇可渡。

天涯有岸,梦可抵达。

风舞的地方,潮涌万里,帆达天下。

从人类的童年,划着独木舟远航,到驾驶40万至50万吨级巨轮,破浪向五洲,航海的梦想,早已绽放成硕大之花,盛开在全世界。

21世纪,人类早已从连通五洲的航海,上升到探索外太空的航天之旅,人类的梦想,早已从浩瀚大海,跃向浩渺天外。唯一不变的是,人类的心灵,永远朝着神秘的世界,迈进。

假如有一天,帆樯不再追逐远方;

假如有一天,梦想不再展翅飞翔。

大海与大海的距离,必将成为人类交流的阻隔;

星辰与星辰的航路,必将成为心灵的遥不可及。

即便如此,但我们一定相信:

在有海水的远方,波浪是航海者的彩带,浪花是航海者的勋章。

只要航海到达的地方,就有人类实现共同梦想的彼岸。

只有航海者勇渡海洋,各个文明的聚落,才能互相沟通、互相借鉴,达到守望相助、携手共赢。

航海让世界更加美好,让人类生活充满更多可能。

从一隅到另一隅,从此岸到彼岸。因为航海,不同族群的心灵贴得更近。因为航海,我们的星球更像个蓝色的村庄。

帆樯如歌,心随梦渡。

有帆高扬,梦想就无处不在。

有梦飞扬,小小心灵,就能到达全世界。

600年前,郑和下西洋船队,规模最大时船舰多达249艘,航行里程长达16万海里,创造人类航海史的奇迹。

在新的时代,尤其是在面对百年变局的时期,中国造船业领先世界、航线联通五大洲、港口吞吐量屡创新高的背景下,我们仍需心系远方,逐梦远方,仍需放眼看世界,向海图更强,厚植海洋意识,才能共筑一个无愧于新时代的海洋强国!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