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榕城 > 榕城影音
红色闽都-党史人物|反文化侵略的先驱——翁良毓
2024-07-2517:07:23来源:福州市委党史方志室

欢迎收听由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推出的《闽都风华——红色闽都》。

“此身不作资产杰,有日甘为无产奴!”这是福州市第一位为革命牺牲的共青团员翁良毓在狱中写下的著名诗句,反映了翁良毓毕生追随中国共产党,誓为无产阶级奋斗终身的壮志豪情。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反文化侵略的先驱——翁良毓”的故事。

翁良毓,字子濯,号一赤,1905年出生在福州的一个小康之家。他自少天资聪颖,熟读经书。1921年,翁良毓考上福州师范学校,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他用心阅读进步书籍,关心国家大事,寻求革命真理。

1923年,翁良毓北上求教于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同志。回福州后,他用自己的平时积蓄购买了《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在班上办阅览室,组织读书会,还参加由进步青年陈任民、方尔灏等组织的“民导社”,出版《民导报》,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唤醒民众觉醒,受到民众和进步学生的欢迎。

1925年3月,翁良毓加入共青团,成为共青团福州组织的重要骨干之一。这一年,震惊全国的上海“五卅惨案”发生,翁良毓领导全市学生举行罢课和示威游行,组织话剧团、演讲队上街宣传,散发宣传品,爱国运动迅速波及社会各阶层,在全市掀起了反帝热潮。这一年,翁良毓拿出2000元家资,在鼓楼前“简而文”刻字店旧址开设“福州书店”,经销马列主义书籍和革命刊物,还作为团组织地下交通联络站开展工作。更是在这一年的9月,福建学生联合会成立“收回教育权运动委员会”,翁良毓当选为委员长。从此,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收回教育权运动留下了他嫉恶如仇、身先士卒、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斗争身影。

教会学校是外国列强倚仗不平等条约,通过传教士在我国各地经营的产物。1919年,列强仅在福建创办的教会学校就多达1709所,他们不向中国教育部门立案注册,不受中国教育团体监督。在教会学校的压制下,学生的言论、思想、行动、信仰等各种自由都被剥夺殆尽,收回教育权成为福州一代代有志之士梦寐以求的夙愿。

由翁良毓担任委员长的收回教育权运动委员会一经成立,即致电全国发出宣言,表明“收回教育权之决心”。向教会学校发出通告,要求未履行办学条件前不得开学;发行《收回教育权运动》小册子,揭露帝国主义利用传教、办学进行文化侵略的险恶用心;派出大批人员深入各教会学校宣传鼓动,提高学校学生的觉悟;……特别是翁良毓刊写的《设立教会学校的原因和反对的理由》《告观望踌躇的教会同学》两篇文章,有力推动了教会学生积极投身收回教育权的运动之中。

在翁良毓的发动、领导下,收回教育权运动取得重大成果,大批学生退出教会学校转入公立学校,许多教会学校被迫停办,勉强维持的也不得不聘请不信教的人充当校长。斗争取得了显著胜利。

翁良毓的言行引起了帝国主义走狗、福建军阀头子周荫人的不满。12月23日,翁良毓被反动军警抓捕。面对凶残的敌人,翁良毓虽饱受酷刑,但视死如归,正气凛然,写下了“此身不作资产杰,有日甘为无产奴”的铮铮誓言,表现了一个革命者坚贞不屈的崇高品质。

1926年9月23日,反动军警将翁良毓押上刑车,秘密驶向刑场。临刑时,他神色自若,在“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的口号声中英勇就义。那年,他才21岁。

反文化侵略收回教育权运动充分展现了中华有志青年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和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翁良毓的英名将永载福建、福州的革命史册。

本内容由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喜马拉雅福州服务中心共同推出。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