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闽都文化 > 话说闽都
百年茶港刷新认知——读孟丰敏《百年茶港》
2024-08-0210:36:00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危砖黄

  孟丰敏的《百年茶港》已于今年5月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潜心研究福州茶史、茶港及茶贸易史的一部力作。

  阅读这本书之后才知道,把喝茶喝成礼仪、喝成文化最早的是这位福州人——百丈怀海禅师,他制定了《百丈清规》,“第一次明确地将茶制度化与规范化,应用于禅门修行生活中”。书中由此阐述了唐代禅茶在推动“饮茶习俗逐渐进入平民百姓日常生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据书中描述,福州涌泉寺是全国第一所以托茶盏形式论道的寺院,唐代的福州到处都是茶山和茶园,冶山挖掘出的一块《芳茗原》诗刻,已有对唐代福州茶园的生动描写:“芳茗茶原绿,敷荣看岭东。武夷何用访,采撷宁馨中。”由此,书中展开研究,考察了福州茶在茶史上的重要地位。进而指出,“影响世界的茶叶非福建茶莫属,其中不得不提及近代享誉世界的武夷红茶,而武夷红茶、武夷岩茶与福州的鼓山半岩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早在唐代,鼓山茶同‘方山露芽’‘武夷茶’就被誉为名茶,列为贡茶,其中鼓山半岩茶曾为闽茶第一、闽王贡茶”。

  书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百年茶港形成原因的分析。

  福州之所以成为世界茶港,一个普遍认可的说法是,鸦片战争之后,福州列入五口通商,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并一跃成为超越广州的世界茶港。这个说法比较笼统。《百年茶港》则为我们细致地分析了福州开埠的七大理由:第一,福州的独特地理位置和省会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第二,福州设有海关,比厦门更方便外商纳税;第三,发达的商业形态;第四,福州南台是商船汇泊之区;第五,福州有便利的内河航运、发达的海上运输航线;第六,福州发达的私营钱庄;第七,“福州通商,意在武夷山茶”。但福州虽于《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开埠(1844年6月),开埠初期却处于“开埠不开市”的境地。原因包括地方官员反对英人入城、要求地方商贾不得与外商贸易、武夷红茶贸易采取预购制度、英商在福州无法大量购买红茶、英美资本尚集中于上海,等等。直到1853年,福州的茶叶贸易才出现转折点。

  福州港开埠的前9年出口贸易量并不大,广州、上海是中国茶叶贸易的中心。“咸丰三年(1853)是近代福州商务历史的转折点,福州对外贸易获得爆发性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太平天国战乱“切断了两湖茶、江西茶、武夷茶通往广州的旧通道及通往上海的新通道”,而福州,基本没有受到太平天国战乱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旗昌洋行率先以巨款购入武夷茶,经闽江顺流而下,由福州出口。随着英国怡和洋行等加入由福州出口的茶叶贸易,福州茶叶贸易和茶港地位迅速得到发展,并先后超过广州、上海,乃至成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最大茶港。这期间,从中国到英国的运茶船大赛,成为西方各国最关心的事情。当时,从武夷山运到福州的红茶都存放在仓山泛船浦的沿江茶仓里,由舢板船运到马尾罗星塔江面,再装船远航。

  这些来龙去脉的分析和梳理,以及诸多贸易过程、细节和数据的描述,正是这本书的一大贡献。

  以上诸方面,窥斑见豹,可以说,《百年茶港》刷新了我们固有的认知。当然,这本书的贡献,远不止于此,它的对福州古渡口的描写、对福州茶行茶庄茶帮诸方面的记述,乃至对福州茉莉花茶简史的梳理等等,都是值得一读的。

  《福州晚报》(2024年8月2日 A13版 二梅书屋)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