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侯贞诚
位于福州台江太平山山仔里16号的高家大院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闽浙赣省委设立在福州的联络总站旧址。70多年前,地下党员们在这里开展秘密斗争,掩护革命同志,收集情报,转运枪支弹药,设立秘密电台,支援闽中北游击区,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福州,建立了重要的功勋。饶刚生便是其中具代表性的一位,联络总站是他参与建立及后来长期主要负责的。他那一段在高家大院及其衍生的联络站点内惊心动魄的红色故事,值得铭记。
高家大院航拍图。叶诚 摄
一
饶刚生于1935年参加革命,长期战斗在闽浙赣边区隐蔽战线上,峥嵘岁月里,曾任中共福建省委机关管理科科长、福建省委交通部福州地下联络总站负责人、闽浙赣省委机关游击队政治委员,是一位在福建革命斗争中作出重要贡献的隐蔽战线上的领导干部。
抗日战争胜利不久,蒋介石悍然撕毁“双十协定”,国民党军队向我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爆发,白色恐怖笼罩八闽大地。在这严峻形势下,福建省委遵照中共中央和华东局的指示,结合全省革命发展形势,坚定贯彻关于“掩蔽精干,积聚力量,等待时机”的方针,坚持武装斗争和白区斗争相结合的原则,果断采取两方面战略决策:一是加强党对游击区武装力量的领导,深入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开展游击战争,不断巩固和扩大游击区;二是深入敌人心脏,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在国统区(白区)发动工人群众等秘密开展地下革命斗争,省委决定在省会福州设立省委地下交通联络总站。
1945年9月,饶刚生受中共福建省委指派,与省委委员、分管省委政治交通工作的苏华等同志,秘密潜入到福州,筹建地下联络总站。饶刚生是历经磨炼的地下老交通员,先后转战闽中,奔赴长乐抗日前线,守护省委机关驻地和电台安全,屡次担负省委机关南迁北转先遣交通联络工作等。他化名林济群,与另一战友到达福州后,一起在南校场(今五一广场)边上粉干道附近难民区内搭了一间小木棚居住。当时党的活动经费相当紧缺,饶刚生通过关系,在台江义洲白马河附近的锯木场买了一些零碎的木板皮,锯成家用柴火出售,维持生活。白天他们以贩卖柴火为掩护,暗中深入潭尾街附近观察“同和”锡箔杂货行周边情况,周密细致地考察是否适合在此建立省委联络总站;晚上再开展活动,为过往同志提供饮食和住宿,木棚屋成了临时接头点。
潭尾街“同和”锡箔杂货行是福建省委1945年初设立的联络点,经营锡箔行的老板高振云(又称高一)是省委电台负责人高振洋(高二)胞兄。省委联络总站后来迁至高家大院即其祖宅。高振云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是国民党林森县参议员,政治上又受其弟高振洋革命思想影响,比较开明进步,同情支持革命。因此,苏华和饶刚生等人来福州后,首选“同和”行作为考察重点。他们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后,经过综合考虑,认为潭尾街地处三保闹市,往来商贾多,生活便利,利于掩护工作,地下党负责人可以以闽北、江西客商的身份出现,不容易被敌人发现,适合设立联络站。在高振云的支持下,经省委同意,省委福州地下交通联络总站设在“同和”锡箔杂货行。
联络总站直属省委领导苏华分管,主要工作由饶刚生负责。饶刚生处事严谨果敢、沉着冷静、考虑周密,有丰富的地下斗争经验。联络站以“同和”行为阵地,开展地下革命工作,首先在店里物色了宋子云、高振诚两个工人作为发展对象,向他们宣传进步思想,启发阶级觉悟,培养和发展他们入党。
1946年上半年,经组织考察,由饶刚生介绍宋子云、高振诚入党。同时,联络站以潭尾街为据点,配合地下航线开展活动,支援游击区,在闽江上建立起安全可靠的水上交通联络网,从此拉开了红色太平山的序幕。
在潭尾街“同和”行联络站,饶刚生既负责日常联络工作,又经常参与活动。根据高振云回忆,“当时饶刚生经常经过潭尾街,有时晚上住在店楼上开展工作”,“1945年至1946年闽中游击队寄存在潭尾街联络站的枪支弹药,多是由高振诚等混装在锡箔杂货中押运放在船底,从苍霞洲码头下船,运往南平葫芦山、岳阳、茶洋、金沙村等地,由当地游击队接去……有一次由饶刚生经手从潭尾街42号联络站转送给闽北葫芦山游击区一批枪支弹药”。运送枪支弹药到闽中北游击区是十分危险的事。国民党明令运送枪支弹药者,就地枪决。饶刚生等联络站的同志在看不见的战场上,默默无闻地为闽中北游击区转运数以万计的枪支弹药,有力地支援了闽中北游击战争。
不久,由于对敌斗争的需要,省委联络总站移至太平山山仔里16号高家大院。苏华曾回忆道:“这里地处农村地带,又靠近城区,水陆畅通,交通比较方便,而且三面环河,村中果树茂密,地点比较隐蔽。”而且出入村道只有一座石桥、三条石板小路,只要设哨瞭望即可发现情况。村里居住的主要是高家族人,基本群众多是太平山党员的亲属,有地利人和的优越条件,便于接待和掩护地下省委和各地委主要领导开会及来往住宿的安全,也便利在闽轮公司和台江码头开展联络活动,与地下航线形成水陆联络网,是对敌斗争隐蔽工作的理想阵地。
为加快发展地下联络站点,饶刚生在负责太平山联络总站期间,积极协助苏华利用高振云宗亲关系,以高家大院为基点,从潭尾街、山仔里发展到浦东村、双埔头,仓山十锦祠瑞元酱油支店、下渡高家女婿张立言酱油店、下湖联络站等。
1948年,省委地下联络总站转移到仓山一带。虽然联络总站的活动中心转移了,但由高振云联系发展的十锦祠、下渡、下湖村等联络站点仍然坚持秘密工作,有的还成为地下航线寄存枪支弹药的重要转运点。1948年3月至1949年6月,苏华离开福州回省委机关时,饶刚生责任更重了,在高振云、高振海等革命群众的大力掩护和经济支持下,联络总站工作开展顺利。
二
太平山联络总站的建立和不断发展,成为党在福州安全可靠的落脚点。解放战争期间,省委多次在太平山联络总站召开重要会议,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饶刚生对此高度重视,每次都精心制定预案,周详安排,选派骨干在村头站岗、树上放哨,以策安全。
1946年3月,省委部分领导人在高家大院召开抗战胜利后首次重要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曾镜冰、苏华、黄国璋、左丰美、黄扆禹、王一平、庄征、孟起等。会议主要传达了党的和平民主方针,部署开辟地区工作及开展整风等。
1946年7月,省委书记曾镜冰装扮成商人,化名“老张”来到太平山找省委电台台长高振洋,协商在福州设立电台,并约好频率和呼号与华东局联系。
1948年初,曾镜冰去延安汇报福建省委工作,路过福州来到太平山,在这里召集高振洋、苏华、李铁等同志开了一次会,着重讨论省委领导机关从闽中迁闽北地区南平、建瓯、古田边界处等问题,还指示省委电台要跟随省委机关转移。
除了省委领导外,当时还接待和掩护了许多来往同志住宿安全,如闽中地区地下党负责人陈亨源,闽北地下党负责人王文波、张翼,闽北地下党杨兰珍等等。这些同志到联络站后,有的就地安排住宿,或者到可靠的群众家中居住。其中,饶刚生功不可没。
1947年,随着人民解放军反“围剿”取得重大胜利和蒋管区人民革命运动的发展,盘踞在福建的国民党顽固派加紧了对游击区的封锁与“围剿”。为粉碎敌人的进攻,扩充游击队力量,饶刚生根据省委指示,在太平山联络总站中选送高振诚、高振枢、高振溪、高青、李青藻、何兰芬、陈振亨、柯振铭等8人前往闽北支援游击区和各地开展地下交通联络工作。1948年3月,又选派高大贤前往江西南昌,在胞兄高大灼家建立联络站,负责与省委联络。
省委赋予福州地下交通联络总站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设立秘密电台,形成水陆空相连接的地下联络网,为省委与中央华东局和各地党组织联络提供重要保证。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密封锁,饶刚生按照省委的部署,全力协助苏华在太平山设立秘密电台,并担负保障电台畅通运行和安全任务,以防国民党的监测和监控。饶刚生十分熟悉电台通信译报业务,早年他在担任闽中特委机关管理科科长时就兼译报员。1941年转战长乐抗日前线,又多次化名潜伏罗都乡,想方设法帮助架设省委(特委)电台和修械所等。转潜长乐鹤上乡时,任谍报秘书,专门搜集当地情报。
在苏华等的努力工作下,电台很快在高家大院内设立了起来。根据苏华回忆,“1947年6月后,地下党的电台曾设在该村内”。高家二楼的大平台上有座隐蔽的阁楼,秘密电台的发报地点便设立在小阁楼里。由高振洋负责与华东局联系,高振丰当助手,吴天旺负责户外放哨。高家大院周边种满荔枝树,每回电台工作时,饶刚生都安排支部党员在村前村后轮流值班把守,一旦发现可疑人员进村都设法盘查来历。若有情况,便通知电台人员迅速转移。高家房子下面还有地道,万一有变可以及时通过地道转移,保证电台安全。高振洋回省委机关后,电台便藏在太平山高振云胞姐家的夹墙内。
三
秘密电台的设立为联络总站加强通信联络工作奠定了基础。通过电台,省委跟华东局保持着密切联系,从现有保存完好的饶刚生手抄绝密文件稿,如1949年4月1日《华东局关于江南新区农村工作的指示(草稿)》和1949年4月10日《华东局关于我军南进与各游击区会师的工作指示(草稿)》及《闽中工委会关于加强党的组织指示》等中不难看出,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福州,饶刚生和战友们用生命守护着地下电台,传送着秘密情报。
1949年6月初,闽浙赣省委领导派苏华等奉命潜回福州再次设立秘密电台,为十兵团解放福州搜集情报。在饶刚生的全力协助下,电台在高家大院迅速设置,通过电台报务工作,保持与中央华东局联系,汇集各联络站送来的重要情报及时向省委汇报,同时将重要战事情报源源不断发往人民解放军三野十兵团。其间,饶刚生主要承担掩护电台的安全畅通任务,并废寝忘食指挥全市各联络站点搜集银行、报社等重点单位和胡琏敌军情况、敌八十师的人数装备等情报,配合解放军解放福州。
同时,太平山联络站还用收音机,每天晚上定时收听新华社发出的消息,作为刊印《消息报》的内容,及时报道解放战争胜利的消息,秘密散发到学校、工厂、粘贴街头等,进一步教育和坚定同志们革命意志。两部电台一直工作到8月17日福州解放,圆满完成省委赋予的历史使命。
沿着山仔里河边的小石桥,步入高家大院,历经岁月风霜,这里已成为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和福建省国防教育基地。重温红色大院的故事,感动于饶刚生等地下党员们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不怕牺牲、机智勇敢与敌人进行顽强斗争的精神,他们为支援闽中北游击战争、为迎接福州解放作出的重要贡献,将永远铭刻在福建革命斗争史上。
《福州晚报》(2024年8月11日 A06版 闽海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