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闽都文化 > 姓氏文化
福清姓氏主要特点初探
2024-10-0311:35:00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毛立平

  姓氏,是表明家族的字。姓和氏本有区别,姓起于女系,氏起于男系。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姓氏的国家。大约5000年前的伏羲氏时代,氏族中的王公贵族等上层人士开始拥有姓氏。“正姓氏,别婚姻”。姓氏的产生,标志着从群婚制到以血缘关系的婚姻制的转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现在我们说的姓氏,专指的是姓。

  现有考古出土文物表明,距今45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在福清东张一带繁衍生息。

  而1985年,福建省考古队对原来长期隶属于福清的海坛岛壳丘头遗址(今平潭县平原镇南垄村)首次开展大规模考古挖掘,并对出土文物进行碳14测年,表明距今约65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福清原住民在这一带活动,他们,还可能作为南岛语族的早期人群,成为向我国台湾地区,甚至南太平洋岛国扩散的重要出发点。

  在福清这块沃土上,我们的祖先数千年前就在这里耕耘、繁衍,然而有关福清最早原住民的姓氏记载,则付之阙如。

  相比较于其他国度,中国人的姓氏在历史传递上是延续的、恒定的,它揭示的是血缘文化的历史履痕,是生命遗传的外在形态。探究福清的姓氏发展,最主要的特征是,所有的姓氏来自外来姓。

  史料考证显示,先秦之前,作为百越之一的闽越族,只有图腾,没有姓氏。那时的福清地处蛮荒之地,同样也是如此。

  战国晚期,闽越族助汉灭楚,头领无诸因此被汉高祖刘邦封为闽越王,中原文化开始浸润闽地。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大姓纷纷渡江南迁,史称“衣冠南渡”,其中就有多个姓氏迁入闽地,多数聚居于闽北建州、闽中福州一带。

  而中原军吏士民南下福清,第一次高峰出现在晚唐王审知入闽之后。他们与福清闽越族原住民融合,带来中原的姓氏文化。今福清方言中,仍把女子称为“诸娘人”(无诸之后裔),称男子为“唐部人”,也可看出原住民的无姓状态和他们与大唐中原人士通婚融合的痕迹。福清原住民与中原人士融合后,采用中原盛行的姓氏。

  福清现有姓氏,绝大多数源自河南,比如,陈姓源于河南固始,林姓源于河南淇县,而王氏、郑氏、吴氏等几个大姓的主要支脉,其入融先祖都来自河南固始。

  汉武帝刘彻时期,闽越王余善反叛。汉武帝派兵征讨,灭掉闽越国,并将闽越人民迁往江淮等内地。但是后来,有不少闽人又辗转回到福建。这样,福建与地处河南、安徽交界的河南固始县之间,逐渐辟出了一条交通要道,即从福建出闽北到江西,经由九江一带过长江进入安徽,由安徽寿州到河南光州固始。唐高宗时,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平定闽南之乱;唐末王审知、王潮兄弟随王绪转战福建,终成“开闽三王”。尽管前后相隔100多年,但相同的是,陈氏、王氏都带领固始县的数十个姓氏的子弟兵进入福建。

  固始子弟留居福清的,主要是唐末王审知时期。他们在福清屯垦练兵,招怀离散,在福清融城、渔溪、海口、江镜驻扎,并与当地原住民通婚结好。这些男子被称作“唐部人”,是福清姓氏的主要渊源。

  迁居福清的第二次高潮,是在南宋时期,北方战火频仍,偏隅东南的福清成为避难之地。

  此外,福清的一些姓氏,或者大姓的部分分支,也有来自福建省内福州、漳州、泉州、莆田的二次搬迁。比如,海口南厝陈氏,先祖原居河南,迁南京又迁侯官(福州),宋亡后再迁福清东壁岛和南厝村。九牧林氏,唐时由莆田迁居福清。

  福清人历来有同姓聚居、联宗修谱的习俗,而且婚姻联结的半径很小,婚娶地域相对固定,这样就促成了同姓人群相对集中分布,因此,福清人的大姓特征非常明显。

  大氏,也称常见姓氏。中国福建、广东、台湾三省,陈、林两姓人口居多。在福清坊间,也盛传“陈林半天下,王郑满街排”。2020年,福清户籍总人口139.4万人,其中陈林两姓人口约占三分之一,均超过20万人,原因是福清的陈林两姓支脉众多,历史上长期为福清地区豪门旺族。

  比如融城玉涧(今福清侨中前)陈氏,是陈氏中最早居住福清的一支,其入融先祖陈崇,晚唐担任御史中丞,天祐年间福清为陈中丞封地。

  又如林氏,唐宋时期,仅融城的西溪(今西涧寺周边)、东塘(今瑞亭、瑞云社区一带),就有西溪十二进士、东塘武状元林票等卓越人才。

  福清姓氏中的一些小字姓,或称为非常见姓氏,含排名百位之后的小字姓,在全省却占有很高的比例。

  比如俞姓,中国俞姓人口全国总人口的0.12%,在百家姓中排名119位。但在福清俞姓人口超过4万人,占福建全省俞姓人口的近40%。主要集中在龙山街道的北店、塘头、坊里、隆中等村,三山镇的嘉儒、良棋、北陈、沁前等。

  念氏源于羌族,根在念邑(四川江油)。福建念氏入闽始祖念子华,南宋绍兴年间率族人南下,定居于福清仁寿里杞店(今福清市海口镇南厝村),后子孙分迁平潭海坛岛澳前海下里、霞浦县牙城镇等地。念氏全国人口不足10万,除了福建福清、平潭、霞浦等地,在云南陆良、富源、罗平、卢西、丘北等县,甘肃庆阳市环县等地分布。

  明清时期,福清融城有“一龚二夏”之说,声名十分显赫。明代内阁首辅叶向高长子叶成学,曾迎娶龚氏之女为妻。明清时,夏氏是城内望族,融城后埔街店面为夏姓族人掌柜经营,时人称之“夏埔街”。福清方言中,“夏”与“后”谐音。

  《福州晚报》(2024年10月3日 A06版 闽海神州)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