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时政要闻
万亿之城竞风流——福州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成就综述之一
2024-10-1016:14:50来源:福州日报

  闽江奔腾,东海澎湃,交汇共舞,孕育出一座追风逐浪、生机勃发的先锋城市——福州。江与海的深情眷顾,让福州成为一座立于潮头的门户城市,也为这片土地植下奋楫争先的血脉基因。何以见得?75年峥嵘岁月当是最好的历史见证,地区生产总值则是最佳的观察指标。

  俯仰75年,福州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串联成一条昂扬向上的弧线。194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26亿元,2002年跨越千亿元关口,2020年突破万亿元大关,2023年GDP总量达到12928.47亿元。

  一次次突破的背后,是福州持续传承弘扬、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开创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州实践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链式发展 产业聚变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75年来,为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福州改变传统“广撒网”的产业发展方式,实施产业链链长制,锻造优势长板,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夯实产业链基础,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优化升级,实现集群能级跨越。

  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制造车间内,一些员工忙着组装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大容量风电机组。“在三峡集团带动下,上游的金风科技、东方风电、中国电建等企业纷纷入驻。”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盛雷说,目前园区已涵盖电机、叶片、整机封装、海上吊装等全产业链各环节,进一步推进产业集聚。

  身处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生存发展离不开上下游之间的协同。作为产业园负责人,盛雷最能感受到完整产业链的优势。“各个公司均处于产业链中的一环,能够互相沟通,省时又方便。”他说,这也可以带动各个公司更好地进行产品创新、降低成本,让企业更有市场优势。

  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智改数转”正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兴赛道。在福耀集团新建成的绿色智慧工厂,生产线上的机械臂有规律地来回摆动。一块平板玻璃,经过裁磨、压制、镀膜等精细工序变为成品,直至物流装箱,全生产线实现高度自动化。“这是福耀最新打造的‘4.0工厂’,生产线人数减少近20%,生产效率提升200%,每30秒内就能生产一套天窗。”福耀主管汽车玻璃生产的负责人吴礼德说。

  工业互联网是大势所趋。福耀正积极布局,将“神经系统”覆盖全球工厂,触达产业链上下游。在福耀全球工厂里,50%以上自制数控机床采用互联网传感器等技术并接入信息处理中心,可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优化管理。经测算,福耀生产效率由此提升了30.5%,产品不良率降低30%以上,能源利用率提升12%。

  龙头企业引领,链式发展助力构建产业新生态。在恒申、京东方、万华、中景等链主企业带动下,我市实现“锦纶6”、平板显示、聚氨酯、聚丙烯等产业链完整布局,2023年全市规上工业营业收入突破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0.6%,创历史新高。如今,6大千亿级产业、19家百亿级企业、217家行业龙头企业、450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有福之州这片创业沃土上不断汇聚、蝶变、起舞,一幅量质并举的产业蓝图正在展开。

  向“新”提质 突破攻关

  天高云阔,金秋意浓。日前,全省科学技术大会在榕召开,福州以实际行动交出亮眼成绩单:全市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达283亿元,连续7年保持全省第一;到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509家,总数保持全省首位,年净增量连续6年蝉联全省第一,涌现出坤彩科技、福昕软件等品牌质量突出创新主体;围绕16条重点产业链以及海洋科创高地,开展科技重大“揭榜挂帅”技术攻关,已经揭榜59项,突破多项核心技术。

  多年来,福州始终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赢得未来的“关键一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大潮奔涌,科技突破不断涌现。

  昔日连片低矮的闲置旧厂房,如今华丽变身为百亿级智能产业园,仓山智能产业园成了福州科创走廊上的新明珠。这样的蝶变,是福州建设科创走廊打造都市型创新创业热土、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一个缩影。

  作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重大举措之一,福州于2021年8月启动科创走廊建设,瞄准“以产兴城、以城聚产、科创赋能、产城融合”总目标,逐步形成“一城四区,十片多点”的科创走廊空间格局,实现科学城与老城区联动发展,建设国内一流的科技创新集聚地,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截至目前,全市科创走廊累计建成载体面积603.3万平方米,生成载体建设项目168个,总投资765.4亿元,吸纳各类高层次人才12197人。

  “试验成功!现场测量显示氢气纯度达到99.999%。”今年,全球首个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首次应用于工业废水制氢领域,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团队将喜讯从内蒙古试验现场传回福州。

  近年来,福州加快建设闽都创新实验室、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等一批高端科研平台,聚焦科研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84项。

  目前,全市拥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国家级3家,数量居全省第一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4家)、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国家级8家)、新型研发机构等共计419家。

  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为此,福州加速推进科技人才培引工作,培育省“创业之星”“创新之星”人才8人,累计选认科技特派员3000多名,实现镇村全覆盖和一二三产业全覆盖,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提供人才支撑。

  加“数”前行 向海而歌

  解码福州这座“万亿之城”,数字福州与海上福州是两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维度。论其原由:纵横驰骋数字时代,近5年福州数字经济规模年均增速20.7%,2023年数字经济规模突破710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55%;因海而生、向海而兴,2023年福州海洋生产总值达3250亿元,居全国第三位。

  数字中国,潮起东南。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数字福建”,开启了一场影响深远并持续至今的数字化转型变革。2014年11月、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闽考察,都深入福州数字经济企业调研,勉励福州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成效如何?以福州软件园为例。开园之初,园区入驻企业不过百余家。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园区入驻企业已经增加到1700多家,培养出瑞芯微、福昕、福晶、顶点等30家全国乃至全球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2023年,福州软件园总收入达1800亿元,与中关村软件园等一起蝉联“中国最具活力软件园”。

  再看长乐,拥有超千亿产值的纺织产业集群,是福州聚焦传统优势产业,推动制造业企业持续深化“智改数转”,深入挖掘数字经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新动能的缩影。该区打造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全区超1000家企业、14000多台设备“上云上平台”,纺织中小企业平均生产效率提升约20%,能耗降低约20%。

  连续7年,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办。数字福州已经成为观察数字中国的窗口,用思想的碰撞推动时代的变革,激荡万千气象。

  如果说“数字”让千年闽都焕发新光彩,那么海洋赋予了这座城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30年前,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极具前瞻性地提出“海上福州”战略,在我国沿海城市率先吹响“向海进军”的号角。

  福州市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久久为功,积极向海洋强市迈进。愈发富饶的海岸线带来了海洋渔业、临港产业、滨海旅游等强劲的“蓝色引擎”,牵引“海上福州”奋楫扬帆。如今,全国每卖出的三只鲍鱼,就有一只来自福州;全球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基地诞生在福州;全球首台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州成功并网发电……

  前不久召开的全市加快建设“海上福州”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提出,要怀着特殊感情、带着特殊责任、扛起特殊使命,坚定不移向海进军、奋楫扬帆耕海谋强,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海上福州”。

  (本报记者 蒋雅琛 颜澜萍 傅亦静)

  《福州日报》(2024年10月1日)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